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立足化学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陶思思 梁学正

  摘要: 新课程改革提出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者在新课程改革的基础上,结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并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学习现状,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了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增强自我意识,提高自我效能感。
  关键词: 自主学习 化学课堂 化学特点
  
  1.前言
  随着科技迅猛发展,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人们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目前,“教会学生学习”已经成为各国教育的热门话题。美国教育家珍妮特・沃斯(JeannetteVos)和新西兰资深记者戈登・德莱顿(Gorden Dryden)合著的《学习的革命――目向21世纪的个人护照》中写道:“全世界在争论着这样―个问题:学校应该教什么?在我们看来,最重要的应当是两个‘科目’:学习怎样学习和学习怎样思考。”[1]“我们怎样学习比我们学习什么要重要得多。”[2]而现阶段我国中小学学生的学习中教师大多重教轻学,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针对上述原因,新课程提出了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新课程提出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要求学生)“能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
  2.学习的含义及特点
  2.1学习的含义。
  国内外学者对自主学习有不同的看法,我国学者庞维国对自主学习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研究,他将“自主学习”概括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3]。本课题的研究也是基于学者庞维国的定义。
  2.2自主学习的特点。
  首先,自主学习具有能动性,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是相对他主学习的受动性而言的一种主动学习。它使学生走出强迫学习的沼泽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当学生将学习的责任由老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自己身上,学生自觉的承担起学习的责任时,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就得以体现了。其次,自主学习具有独立性,自主学习的独立性是相对传统学习的依赖性而言的,它是自主学习的核心品质。它要求学生摆脱对老师的依赖,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最后,自主学习还具有自律性,它是相对传统教学的他律性而言的。它表现为学习主体对自己学习的自我约束和规范。
  以上三点论述了自主学习的基本特点,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其中,能动性是实质,独立性是基础,自律性是保障。
  3.学科的特点
  根据各课程的特点,自主学习策略在落实时也呈现出一些差异。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并同社会、生活、环境密切联系着。它侧重于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物质的应用和相互间转化的规律。[4]
  3.1化学学科的趣味性。
  日常学习生活中接触到的化学品或化学制品及自然界中发生的一系列与化学反应有关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客观鲜活性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资料。这些感性认识会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做好铺垫。
  3.2化学学科的实用性。
  生活中出现的各式各样的化学制品充分体现了化学学科的实用性。学生接触了诸多的化学制品并看到了化学的使用价值,自然而然会产生学习的需要,有了需要学生就更有可能自主进行探究,这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例如:2011年3月15日,因为日本核电站泄漏事故,有谣言称日本核辐射会污染海水导致以后生产的盐都无法食用,而且吃含碘的食用盐可防核辐射,因此引起一些市民疯狂抢购食盐。由此引导学生思考盐的生产渠道,以及碘盐的作用。
  3.3化学学科的实验性。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化学实验现象直观具体、生动形象。学生通过亲自操作和观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探究的需要,激发了学习化学的兴趣,另一方面培养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4.学教学中培养自主学习的策略
  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合理利用课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我从教师的角度阐述如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1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想学”。
  4.1.1化学与社会、生活、环境相联系
  在现实生活中,化学与社会、环境、人类健康息息相关。在化学教学中,尽可能地将所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使学生的化学学习变得好奇有趣、轻松愉快[5]。在讲解胶体这一节内容时,介绍“卤水点豆腐”的含义所蕴含的化学知识。在引入氧化还原这节内容时,可以创设如下问题情境:窗户上的铁栏杆常刷上油漆,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一些容易变质食品常采用真空包装或往包装袋中装入一小包铁粉,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什么?剖开苹果,剖面会有褐色的斑斑点点?用Cr2O3检验司机酒后驾车,为什么?为什么常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会年轻又健康?
  这样学生就会体会到化学的用处很大,化学知识不处不再,从而更有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入手学习化学,激起化学学习的兴趣。
  4.1.2充分利用化学实验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可以得出印象深刻的知识,同时还会产生探究的需要。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度地将一些教师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对于一些比较重要且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如氯化铝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偏铝酸钠溶液和盐酸溶液,采用不同的滴加顺序,使学生观察到不同的现象。教师可以边做演示实验边讲解,在取得较好的课堂效果之余也向学生渐渐地渗透解决化学问题的科学方法――实验。
  总之,化学实验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化学的热爱。
  4.1.3创建民主氛围
  “民主”能有效地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消除学生学习化学的畏难情绪,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变得敢想、敢问、敢说。“民主”的教学氛围应该改变单向灌输的做法,师生之间以一种平等的对话方式开展教与学的活动。此外,教师作为学生的指导者,应尊重热爱每个学生,正确地对待学生个体间的差异。[6]
  以上论述的是如何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这是化学课堂教学的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使学习者对学习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积极性和持久性。[7]在实习和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使学生产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以达到“想学”的目的。
  4.2培养学习策略,使学生会学。
  4.2.1加强阅读能力
  俄国鲁巴金曾说: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化学阅读实际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它需要学生对文字、化学用语、化学符号、仪器装置等进行思考,从而了解其中的意义。[8]课堂教学中教师当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即读些什么,怎么读,哪些需要精读,哪些可以看看即可,等等。在讲解实验步骤时,可以引导学生注意装置图、试剂的用量、滴加顺序、如何加热等细节点;在学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时,很多学生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这主要在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透彻。正确的概念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可提问:①是“化合物”吗?②“某物质如果不是电解质,就是非电解质”这句话对吗?若不对,可以怎么改?③二氧化硫的水溶液能导电,那么二氧化硫是电解质吗?对于例子中概念性的知识,教师应指导学生精读,理清概念里所包含的内容。

  阅读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没有一个正确的阅读方法,就不可能顺利地获取知识。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方法。
  4.2.2培养问题意识
  在学习中没有问题可问那便是学生最大的问题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发展和提高的过程,也是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体现的过程。在学习“同分异构体”时问“同系物”、“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的区别,启发学生比较学习过的概念、定理、分析它们的异同点。在进行实验探究时可以进行如下的设问: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方?实验仪器试剂有哪些?试验条件是什么,为什么?会有什么样的现象?……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使学生将这些提问方式内化为自己的学习习惯。
  教师应鼓励和启发学生对所看到的、听到的、接触过的事物或现象都问一个“为什么”,从学习生活中的小问题出发逐渐培养学生自主提问的习惯。
  4.2.3引导知识整合
  自主学习离不开已有的知识积累,实现知识迁移是检验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指标。学者们在对中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的调查中得出大多数学生的知识都是凌乱的,他们不善于反思、归纳、总结已学过的知识,这将很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这就要求加强学生知识整合的能力。通过对元素的原子结构、原子半径、元素化合价、元素性质等知识,启发学生分析、比较、综合,并加以归纳推理,导出元素周期律,再利用元素周期律引导学生演绎推理导出某些元素的重要性质。这样促进了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心向,也发展了学生归纳、演绎等逻辑思维能力。启发引导学生挖掘各类物质之间的关系,将它们联点成线,联线成网,汇成系统。
  用问题思维将书本读厚,再用整合思维将书本读薄,那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比较到位了。
  以上三点论述的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这是自主学习的关键。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达到“会学”的目的。
  4.3增强自我效能感,使学生能学。
  根据班杜拉的界定,自我效能感是指导个体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种或某类任务,是个体的能力自信心在某些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庞维国,2003)。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效果,有些学生“吃不饱”即对教师讲解的内容掌握得快并能及时消化吸收。而有的会“吃不了”即不能较快地理解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在尊重个体差异的情况下教师可以一定程度地区别教授,如在讲解氧化还原这节内容时对于“吃不饱”的学生可以加强他们在知识应用方面的能力,对于“吃不了”的学生则从基础的知识点(氧化还原的定义、判断依据、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出发。在教学中,还应积极为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地体验到学习策略运用和学习成功的快乐和喜悦。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多采取表扬、肯定等正面强化的手段,少采取批评、指责等负面强化的手段,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及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最终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能学”。
  5.结语
  课题从教师的角度论述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些策略,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影响因素对应着不同的策略。自主学习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它需要教师、学生的不懈努力和长期实践。学习成为一个永恒的主题,新课改提供了宽广的舞台,这就要求教师在化学教学实践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不断探索有效教学设计的新途径、新方法。[9]
  参考文献:
  [1][美]珍妮特.沃斯,(新西兰)戈登.得莱顿著,顾瑞荣,陈标,许静译.学习的革命――通向21世纪的个^护照(修订版).上海三联书店,1998.12,(第2版):73.
  [2]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华东师大报(教科版),2001,(6).
  [3]段云豹.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研究.教学与管理,2011.11.20.
  [4]冯光瑛,胡建立.教科书中的化学家.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
  [5]姜晓平.高中化学课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索.科教文汇,2011.3.
  [6]沈德立.非智力因素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7]李琳.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2006.12.
  [8]张轶.浅谈在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化学教与学,201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21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