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之我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乙晓红

  任何语言的学习都需要大量地阅读。同样,阅读能力是运用英语的主要能力之一。近年来阅读能力已经成为各级各类考试的测试内容,占分比例也越来越高,难度也逐年增加。因此,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成为了英语教学的一大重点。而英语阅读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就值得做一番探讨。下面是我对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提倡任务型阅读
  任务型教学中的任务涵盖了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任务型阅读给学生留下了思考的空间、分析的空间、探索的空间、交流的空间和拓展的空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通过阅读能够激发好奇心,产生一种内在的激励因素来主动学习。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设计相应的任务。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任务循序渐进,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形成一定的梯度。由初级任务到高级任务,逐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就会跃跃欲试,时时体会到成功,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力争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以牛津8A Unit 4的Reading:The story of Xi Wang部分为例。
  首先,指导学生根据标题和插图,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两个比较简单的问题:What does Xi Wang mean?What should we do for Xi Wang?以提高学生寻找文章主题的能力;其次是快速阅读,了解Xi Wang的成长过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再次,呈现生词和关键词组;最后,提出更多关于课文内容理解的问题,引导学生细读,让学生获取更多关于课文中的信息,从而有助于理解文章的基本脉络。如:
  How heavy was Xi Wang?
  When she was born?
  What did she look like when she was born?
  When did she grow into a healthy young giant panda?
  What did she drink at the very beginning?
  When did she begin to eat bamboo shoots and leaves?……
  通过有目的地略读和细读文章,学生能进一步详细地了解这篇文章的主干内容,对大熊猫的生长及外界保护方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始终把整篇课文当做一个整体来教学,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不破坏文章的整体性和趣味性,又不影响学生对课文的整体理解,通过学生的参与、探究、归纳、体验等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以课外促课内,以辅助促提高
  对于一些科普类的文章,在课堂教学之后选读一些围绕或贴近该篇文章的内容,也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文章内容。
  以牛津9B Unit 1 “Life on Mars”的Reading:Moving to Mars为例,在理解这篇文章之后,辅之以Times English Post上的“Explore Mars”、“Travel to space by rocket”两篇阅读文章,以及“The earth and Mars have never been so close”的完形文章,激发了学生探索自然的积极情绪,有利于学生的完善发展。
  三、开展各种趣味性的活动
  对阅读材料进行进一步的输出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经过尝试,我摸索了一些可行的活动模式。
  1.根据所读内容复述文章,分享读后感。通过复述容易了解学生对这篇文章的认知程度;通过读后感,也反映出学生的不同的感想,更能活跃课堂气氛,使所有的学生得到锻炼。
  2.改编所读材料,进行角色扮演。学生往往对这个环节充满了跃跃欲试的情愫,希望通过这次的表现来显示自己。因此,大家都能够认真地带着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表演好自己的角色。
  3.针对某个热点问题,开展讨论。这是锻炼口语、提高合作能力的好机会,因为这样的课堂教学往往需要分组进行,组内分工协作,通过组与组的辩论来阐述各自的观点,有难度,更有看点。
  4.为文章续尾。合理地为文章寻找到一个区别于原文的新颖的结尾,能使学生从中提高写作能力和说的能力。
  四、挤出时间,设置专用阅读课,进一步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我时常注意在每周的英语教学课中专门挤出一节课时间,以任务型阅读为主要方式,切实利用好一份英文报刊来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效率。利用英语报刊的丰富内容作为课程资源,对英语教学是一种补充和延伸,也能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加强素质教育起到重要作用。
  1.激发学习动机,培养自学能力。动机是积极学习的源泉和原动力,兴趣是间接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内在动力。《二十一世纪学生英文报》文字浅显易懂,内容丰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能使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准确了解现代社会;特别是那些能吸引学生兴趣的文章,如足球、体育、电影明星等,学生经过努力便可以读懂。
  2.接触西方文化,了解风土人情。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能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学习和使用好英语。报刊的时效性、新颖性能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世界最新政治、经济和文化动态,为他们打开了一个了解各国社会文化的窗口,这是单纯的课本知识远远无法满足的。
  3.运用报刊阅读,扩大词汇容量。阅读是扩大和巩固词汇容量的最好方法:可以利用“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方法在阅读中积累词汇,并鼓励学生把这些新单词积累到单词本子上,利用零散时间反复记忆,加强印象。这样不知不觉中学生的词汇量就扩大了,成为语篇分析理解能力加强的基础。
  总之,时代发展的需要,赋予了英语教师更为艰巨的教学工作,培养学生对未来社会较强的适应能力,离不开现在相应的训练和锻造。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基地就是现如今的英语课堂教学这一大阵地。如何利用课堂最大限度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值得大家共同来参与、探索的课题。相信通过大家的不断交流与改进,教师会少走一些弯路,学生也会学得更为轻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22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