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郑贤红 孙连坤 费瑞

   摘 要:教师必须要正视大学生责任感缺失的现状,要对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现状进行分析,只有了解到这些详细的情况,才能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主要分析了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的现状,并就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提出了一些个人看法。
   关键词:大学生;责任感;缺失;培养
   从本质上讲责任感既要求利己,又要求利他人、利事业、利国家、利社会,并且当自己的利益与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出现矛盾时,就需要能够以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为重。一个人只有具有责任感,才能够拥有驱动自己一生都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才能感到许许多多有意义的事需要自己去做,才能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才能真正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力军,必须拥有良好的责任感,才能够为自身与社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责任感的含义
   所谓责任,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对工作、群体以及社会应尽义务的自觉状态,它是一种价值要求。责任是外部环境对行为主体的一种客观要求,是对人的行为的一种约束与规范,是他律。一个人如果能够意识到责任,并能够从内心认同、接受,并将这些内在要求转化为其内心的自觉意识,那么责任就演化成了责任感,此时外在的各种要求就将会转化为其自身内心的自觉,将他律转化为自律。
   责任感是主体对于责任所产生的一种主观的意识,也就是责任在人的头脑中的主观反映形式。责任感是一个人对自己、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包括国家、社会、集体、家庭和他人)主动施以积极有益作用的精神。责任感对于个人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够促使一个人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高度责任感不仅能让个人得到极大的发展,还能够为社会创造极大的贡献。
   二、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的现状分析
   我们必须认识到,大学生除了应该担当起普通社会成员所应该担当起的责任之外,还应该因为其自身所接受的教育与素质,而对社会、对个人负有更多的特殊责任。虽然现在的很多大学生都能够在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以及专业技能方面付出极大的努力,但是却显现出了令人担忧的责任感淡化甚至缺失的倾向。
   1.自我责任感缺失,不思进取
   一个个体具有良好的自我责任意识,是其对他人、家庭以及社会产生责任感的前提。然而,对于经历过高考后,跨入大学校门的大学生来说,很多人都表现出了一种放纵的心态,特别是高校中相对中学时代更为宽松的管理环境,让他们无法从放纵的心态中解放出来。对于这样的大学生,又如何能够让他们具有良好的责任感。
   2.注重个人价值,忽视社会价值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各种西方先进思想涌入,使得人们开始认识到个体的独立性、自主性的重要性,同时其地位也逐渐得以确立。然而随着先进思想的进入,一些糟粕也得以传播,例如人们在进行活动的时候往往都会从自身的利益出发选择自己的行为,一切行为都很少考虑到社会价值,只是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有所发展、获得利益,就一定是创造了许多社会价值。现在的大学生正是受到这些糟粕的影响,很多事情都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虽然他们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但是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却趋于弱化。
   3.唯我独尊,缺乏对他人的责任感
   由于如今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的增强,使得他们很容易出现夸大人际冲突的倾向,他们总是在有意无意间表现出忽视或排斥他人的存在,严重的甚至出现了“极端功利化”的趋势,他们在很多时候都只是关心自己的命运,重视自己的个人前途,缺乏对他人的责任感。大学生这种过度关注自己甚至是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虽然不被社会所容,但是如今的社会却是这些大学生形成这种思维的重要诱因。
   三、高校培养大学生责任感的措施
   当今大学生责任感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高校所能够做的就是努力地在大学生步入社会之前就让他们产生正确的责任感。
   1.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
   责任感就是一个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大学生之所以缺乏责任感,有很大的原因就是他们没有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没有一个正确的人生目标。因此必须加强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让大学生们能够自发地形成产生责任感的精神支柱和履行责任感的强大内在动力。高校还必须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让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再只是传授理论知识,还要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能够坚持正确价值的导向,帮助大学生树立自我责任感的意识。
   2.要营造良好的学校氛围,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
   虽然大学生相对自由,但是他们一天中留在学校中的时间仍然是比较长的。因此学校的氛围与校园文化都会对他们树立责任感产生影响。为此高校必须加强教师的师德修养,为学生们创造出良好的氛围,同时还必须要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包括为人师表,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榜样。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力量推动下健康成长,形成良好的责任感。
   3.加强对大学生道德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培养
   道德素养与人文素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大学生的责任感。要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素养,首先,要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深刻了解祖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古老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和美德,并能够从心底接受这些优秀的传统美德。其次,是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教育他们任何时候都应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只有真正懂得感恩的人,才能主动地去关心身边的人,关心社会,关心国家。
   总之,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是一个社会能否做出明智选择的主要力量源头。缺乏责任感的大学生是无法承担起社会发展的重任的。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又系统的工程,高校必须加强大学生责任感教育,不断消除不和谐的因素给大学生带来不利的因素。
   参考文献:
   [1]姜会,常立生.新形势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建立[J].文学教育(上),2011(3):119.
   [2]刘莉,黄佳慧.当代大学生责任感教育探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9(3):160-164.
   (作者单位 郑贤红: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细胞生物学系 孙连坤: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系 费瑞: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细胞生物学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44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