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天籁是怎样练成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秦戈

  一个合唱队的声音是它演绎作品的基础。一个没有好声音的合唱队,绝对成不了一支优秀的合唱队。
  如果我们在进行合唱训练时,对于正确的合唱声音的概念没有足够清晰的认识,那么就容易导致排练的效率很低、训练方法和手段的目的性不明确、训练效果不明显等结果。
  也许我们曾经的排练,偶尔也会触碰到那天籁一般令人神往的、美妙和谐的声音,可是仅仅是偶尔碰到而已,从来就无法定格。究其缘由,我认为是全体合唱队员(包括指挥)对正确的合唱声音的概念没有共识。在没有形成一个共同的理念之前,尤其是在一个队员的个人音乐素质都比较好的团队,大家在进团之前都有一定的声乐演唱基础,对声乐的概念都有自己各自的独立见解。因此,排练时大家都各自按照自己的方式发声,其结果,当然是很难达到声音的高度和谐统一了。就算是一个刚刚建立的新团队,队员的一切行动都听从指挥的训练要求,可如果指挥没有正确的合唱声音的理念,那也会是个盲人摸象的结果。
  当然,偶尔指挥也会努力尝试让大家做到那么几次协调统一的发声,但终因手段和方法的目的性不够明确,因此也只能偶尔触碰到比较理想的声音效果,却无法定格这种效果。
  那怎样的声音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理想的合唱的声音呢?
  当然,合唱声音的运用和作品的风格是分不开的。按作品的风格和声音运用来划分,目前我国的合唱大致可分为室内合唱、歌剧合唱、民歌合唱、现代合唱、流行歌曲合唱和原生态合唱六种类型。如果再进一步细分,又可划分出很多不同的种类。这些组别之间除作品的风格各异外,在声音运用上也不尽相同。
  但是不管是什么样风格的合唱队,用的是什么样的声音,哪怕就是原生态的合唱队,用的是原生态的发声方法,作为合唱而言,最为重要的是声音要高度的统一、高度的和谐,侗族大歌就是个有力的证明。不论什么唱法,只要字声能统一在相同的位置上,都会得到好的和声,即使是用通俗或流行唱法。由“超女”组成的小团队合唱,同样的年龄,同样的嗓音条件,同样的唱法,唱在同一个力点位置上,同样具有极好的感染力,这便是和声共振。
  和声共振,它是有别于声乐术语中的歌唱共鸣的。所谓歌唱共鸣,是单指某人的声带振动引起人体发声器官在不同频率上的振动。而和声共振是指合唱队员每个个体都同时发出音色相近、强弱一样、频率一致(或一方是另一方的和声音)的声音。这种状态又称为谐振,处于谐振状态的声音振动会成几何倍数放大。因此只需轻声发音都会听得很清晰。除此之外,谐振状态的声音会在整个空间形成一个流动的声场,让人感觉妙不可言。
  和声共振是合唱艺术追求的声音极致,但国内鲜有合唱团能够整体达到这种难以名状的声音境界,甚至也鲜有并排站立的两个团员之间能相互感受到这种妙不可言的共振和声。即两个人发声方法相同,两个声音在同一音高位置上,音波声频达到高度一致,进而声音在体外碰撞,产生出一种特别的只有两个人彼此才能听到独特的声音鸣响。试想若全团每个人之间,每个声部之间都能达到这样的和声共振,大家都融进一个奇妙的声场当中,那样的音响效果将会是天籁般无可比拟的。
  毫无疑问,和声共振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理想的合唱的声音。谁掌握了和声共振的训练方法,谁就掌握了合唱声音训练的真谛。
  那怎样才能获得那恍若来自天堂的天籁――和声共振呢?
  我认为首先要求全体合唱队员都必须具备正确的合唱声音的理念,有强烈的追求谐振音响的欲望。
  然后,依据谐振发生的条件之一――音色相近,首先要求合唱队员发声的状态要基本一致,这样大家就都能获得非常接近的音色。要做到这点,其实说容易也容易,说难就非常难,关键取决于执行训练的声乐指导或指挥是否有一双敏锐的耳朵,能够捕捉到队员之间细微的音色差异,然后通过有效的手段引导队员把歌唱状态调到基本一致,进而使大家获得相近的音色。
  依据谐振发生的条件之二――同时发声,这就要求指挥的起拍和拍点要准确而清晰,使队员的声音都发在同一个点上,绝不能参差不齐。这一点相对上一条来说要容易做到一些。
  依据谐振发生的条件之三――强弱一样,这条又相对难办到,难就难在所有的队员强弱的感觉很难一致。在歌唱活动中,强与弱从来都是相对来说,鲜有标准的尺度。许多合唱指挥费了很大的劲想统一强弱的标准,其结果都收效甚微。非常难得的是我国著名的合唱指挥家孟大鹏先生独创了一种方法,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孟老师根据人的情绪变化有常态和非常态的实际,把从pp、p、mp、mf、f、ff这些个力度记号分成了常态和非常态两大类,mp和mf这两个力度属于常态,mp属于常态时情绪稍微低弱的时候的状态,而mf正好与之相反;而pp、p和f、ff则属于非常态,尤其是pp和ff。孟老师强调,唱这两个力度的时候都要五官挪位来唱。
  有了孟老师的这一“强弱理论”,指挥只要在训练时,按指挥理论的要求,把各个强弱记号用手势定位出来划拍,队员们一定会心领神会,唱出强弱一致的声音来。
  最后,依据谐振发生的条件之四――音高要一致或唱在和声音上。这一点,既要求指挥具备敏锐的音准听觉,而队员本身的音乐素养也是十分必要的保证。要不然,巧妇怎能做出无米之炊呢?此外,就是指挥与队员之间长期艰苦的训练与磨合。
  我想,做好了以上几个方面的工作,美妙的天籁就将呼之欲出了。
   (作者单位 南昌第十二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55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