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时 鑫

  地理教学,从根本上讲不仅仅是传授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的思维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地理思维是地理素质最本质的东西,只有把握住了这种思维的特征,才能使分析问题的过程更好地体现出地理性和“地理味”,也才能更为全面、彻底地贯彻地理素质教育。所以,应该围绕地理的思维特性,把地理教学过程当做一个不断提高学生地理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的思维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一定实践能力的过程,切实改进当前的地理教学。
  
  一、“区域科学”思维的培养
  
  区域性是地理学的特色,传统的地理思维主要是剖析不同区域的内部结构,揭示不同区域特征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区域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之间发展变化的制约关系。利用区域比较是地理学习中重要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针对教学重点,选择恰当的地理要素进行区域比较的内容可以包括很多方面,如不同区域的地形地势、气候水文、矿藏植被、工农经济、城乡发展以及地理事物的形态、构造、过程、特征等,直观与抽象相结合,使用形式多样的学习材料进行区域比较。类比思维是通过联想、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把已经熟知的地理知识、地理规律、思维经验与所研究的地理现象、过程相联系,找出它们的相似性,并用类似方法分析、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区域比较法的应用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地理创新思维开拓了宽广的思路,学生可以通过精细观察、联想对比、敏锐感知、分析归纳、演绎推理等学习活动来锻炼地理思维并表达自我主张。他们不仅掌握了知识,更通过区域比较总结两者间的内在联系,达到了较深刻的理解。进行区域比较不仅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较为抽象的内容,更成为了启发学生的地理创新思维、进行深人探讨的问题情境。
  
  二、“综合地理”思维的培养
  
  地理事物的多样性、整体性决定了地理思维的综合性特点。人文现象之间、人文现象与自然环境之间均存在错综复杂的关联,只有对所有关联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从总体特性上进行研究,注意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分析综合这一思维活动的特殊功能就是在于它能够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从而把握事物的整体性。根据地理学科综合性的特点,在地理教学中应遵循“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加强集中思维训练,强化思维的综合性。利用综合地理思维方法,可以积极推动区域综合开发、区域系统工程和区域综合问题如黄河断流、三峡工程和长江流域的治理与开发等的研究。
  
  三、加强读图、填图训练,强化思维的图像性,建立空间思维系统
  
  空间性可视为地理学所特有的属性,它强调研究地球表层空间差异的现象、原因及其规律。各种地理事象都分布在一定的空间里,地理科学是以一定的空间为研究对象的空间科学,具有突出的空间性特点,组成地理环境的地形、气候、水文、动植物、资源、人口、工业、农业、城市等地理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则要通过地理图像加以展示,才能清楚明了。地理图像直观、简明地表述了地理事物及其特征,注意地理图像的使用,特别是读图、填图技能的培养,可以避免走进“读死书”的死胡同,有助于知识点的记忆、理解和运用,进而培养地理创新思维。另外,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除了运用各种现成的图像课文插图、地图册等外,还应结合教材创造性地将文字转变成图像来进行教学,从而在培养学生一般空间思维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思维的图像性。例如,讲解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规律时,单纯用语言说明,学生要掌握这一知识点要花很大精力。若设计成示意图,边讲边绘,变成一幅简图,则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地理宏观思维和微观思维的培养
  
  地理学以宏观研究见长,强调从大处着眼,开展系统的体系研究。例如,城市地理中对城镇体系的研究,就是把城镇看做一个点,研究一定区域内点与点之间的关系,包括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组合结构、地域空间结构和网络系统结构。近年来,地理宏观研究中出现了研究大区域或大系统的宏观问题的趋势,如对地球科学系统、陆地科学系统的研究。地理也重视微观领域的研究,同属城市地理,微观研究则把城镇看做一个面,综合研究城镇的内部空间。如近年兴起的公司地理研究,探讨地方化与柔性生产网络的作用、研究国有企业改革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等。微型社区更是典型的微观研究,如对北京“浙江村”、苏南集镇等,通过微观研究、归纳、衍化类型,从而具有更为普遍的指导意义。
  
  五、加强逆向思维训练,促进思维的流畅性
  
  逆向思维是创造发明的一种有效的方法。面对需要创新的问题,当从正面难以突破时,如果能反过来思考,或颠倒过来考虑,那就能获得与众不同的新想法、新发明。魏格纳根据大西洋西岸、非洲西部的海岸线和南美东部海岸线正好彼此吻合的现象,打破“海陆固定论”这一思维定势,运用逆向思维这个锐利武器,提出了“大陆漂移说”。逆向思维突破了习惯思维的框架,克服思维定势的束缚,带有创造性,常使人茅塞顿开。因此,地理课中有必要不失时机地加强逆向思维的训练,促进思维的流畅性。在教学中,根据所学内容,可运用反思法、辩论法引导学生灵活地、严密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举例说,在学习地球运动时,我提出假如地球逆向自转,而公转方向仍旧自西向东,则恒星日与太阳日之间的关系将发生怎么样的变化?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将发生怎么样的偏转?西欧气候将发生怎么样的变化?引导学生根据基本的地理原理,通过充分的辩论,创造性地解决教材中没有直接回答的各种问题。学生不弄清地理原理,靠死记硬背是很难做出正确判断的,因此,教师如果能在地理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超乎常规、假象性推测的例题,让学生思考回答或练习,则既可丰富学生的想象,加深对正面事物的理解,又可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
  河南南阳宛东中专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78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