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任 平
这是一节二年级数学的“统计”教学课,开课时我自己设计了一个课件:四种漂亮的小车,不时地伴随着鸣笛声,从整洁宽敞的路面驶过。学生第一遍观看时非常投入。这时我提问了:“同学们,马路上一共驶过多少辆车呢?”
这下学生们可为难了,刚才大家只顾着看车水马龙的马路,谁注意过有几辆车驶过呢?“老师,让我们再看一遍吧。就一遍好不好?”看着学生一脸“无辜”的表情,我爽快地答应了:“行,再看一遍!”
我把课件播放了第二遍,学生们个个兴高采烈地数出汽车的辆数来,还没等我开口,就迫不及待地喊出了结果。谁料,我换了问题:“请问马路上有几种车辆?各有多少辆?”
“有轿车、面包车、客车、货车,各有……”在大家的七拼八凑下,好不容易回答出车辆的种类,至于各有多少,学生就记不清了。
“啊!老师,我们还要再看一遍!”“哎,等等,让我分别把这四类车的名称记下来,便于记录数量。”在他的提醒下,所有的学生都行动起来,已有的统计知识发挥了作用,在此前,我们曾两次接触统计知识。
我又一次满足了学生的愿望,再次把课件播放了一遍。可马路上的车速较快,车辆出现得没有规律,一辆是客车,一辆是轿车,一辆是面包车……还没有看完,学生就急着嚷嚷:“不行,我们记不下来!”
“快开动脑筋想想怎么办?你们讨论一下,想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我再让汽车第四次从这条马路上驶过,好吗?”
学生热火朝天地讨论起来。过了一会儿,有的说,老师你能不能放慢镜头;有的说,我们用“正”字统计要快一些;还有的说,我们要分分工,一人记轿车,一人记面包车,一人记客车,一人记货车……
一、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有思考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对于问题的设计,我的确是煞费苦心,采用“换问题”的策略,让学生饱尝了“想轻而易举地解决问题,偏不让你如愿”的滋味,吊一吊学生的胃口。看到孩子们个个被我逗得“心痒痒”,又迫不及待地想一探究竟的可爱模样,我想,这个问题情境的创设成功了!
一开始我问:“共行驶了多少辆汽车?”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真可谓“小菜一碟”,数一数就行了。可是接着又问:“驶过多少辆轿车?多少辆面包车?多少客车?多少货车?”学生就感到困难了,各种车辆的出现是没有规律的,学生数了这样,又忘记了那样。于是在这种状况下,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需要获得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如何进行动态统计。学习变成了学生的需要,统计方法的优化得到学生的共识。
二、倡导探究性学习。使学生有收获
如何进行动态统计?是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呢,还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无疑,我选择了后者。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是给予,不是灌输,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探索中形成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通过刚才的教学片段,清晰地向我们呈现了学生由习惯性的以个人思考,独立操作为主解决问题,到遇到新问题,产生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的必要性,最终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成功地“摘下了果实”的全过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人本意识,让学生自己学会发现问题,学会在小组合作交往中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成功的快乐。构建过程中不仅仅是传达一种知识,表达一种信息,而且是一种移情,一种设身处地的体验,达到对知识的形成。
三、寻找“最近发展区”。使学生有发展
所谓“最近发展区”,通俗地说就是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地方。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的设计应是略高于学生现有能力,并留有充足探究空间,落脚在“最近发展区”内的问题。在“汽车第四次驶过”的教学片段中。4个数学问题的设计就是如此。我没有开门见山直接提出问题,而是通过一系列相关问题,自然地引出本课的主要问题:“轿车、面包车、客车、货车各有多少?”留下探究空间,让学生自由自在地尽情发挥。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彰显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合作,感受到合作学习的价值。
对于一节数学课,我们不只注重最后的教学质量,还要看教学中是不是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求知环境,是否引导学生会思考、会研究、会归纳,是否让其成为知识的发现者,主动参与教学。这个“汽车第四次驶过”的课例,仅作为课改实验沃土中的一粒种子,相信只要我们实验教师做有心人,坚持不懈地培养下去,那么埋在心底的创新种子,就一定能生根、开花,并结出丰硕的创新之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84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