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进一步推进小学数学新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中,人们往往对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解和操作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偏差,但集中反映了一个非常重要而实际普遍存在的问题,即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而学生却没有得到有效的发展・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我们即使有再好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很难改变目前教师和学生负担过重而教学质量不高的现状。因此,在大力推进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今天,增强教学有效性的意识,注重有效教学策略的运用,对于每一位教师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本文分别从目标整合的策略、用教材教的策略,情境教学的策略三个方面进行了一些建设性的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 有效性 教学策略
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有效教学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表现。在新课程理念下,有效的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师必须具有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思想,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本文拟从推进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角度出发,对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作如下思考:
1 目标整合的策略。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学的动力,它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首要条件。
1.1 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知识与技能仍然是新课程的重要目标。是教学的基石,同时,它又是载体,学生数学思维、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和情感与态度的培养,都是依附于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而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1.2 认真制定符合新课标和学生实际的课时教学目标。课时目标要符合四个方面目标的要求,同时要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水平相适应,实现四方面目标的整合。目标是行为的导向,因此教学目标要简要、明确、具体。
1.3 课堂教学是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虽然不能肯定地说每节课都能达到既定的目标,特别是培养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与态度的目标不可能靠一节课或短时间内完成。但在教学中,教师要尽最大努力去落实和实现教学目标。那种不注重学生数学思维、解决问题能力、情感与态度的发展,而专注于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获取的教学是不可取的。同样,如果只追求课堂教学中热热闹闹、华而不实的外在形式,弱化知识与技能,或将数学思考、解决问题能力、情感与态度的发展从教学中剥离出来,企望通过讲授来实现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2,用教材教的策略。
2.1 教师要有课程意识。课程意识就是“教什么”的意识;而教学意识是“怎么教”的意识。对“教什么”的理解,决定了“怎么教”的内容。这是新课程在把握教材、驾驭教材方面对教师的要求。以往“抓纲依本”的提法,体现了教师重视教学意识,即大纲意识、教材意识、教参意识,而课程意识却很淡漠,这是应予以足够重视的。
2.2 根据教学对象科学处理教学内容,不可“只见教材不见学生”。“目中无人”的教学往往表现为“教死书”、“死教书”,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再加工,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也就是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①认真钻研教材是创造性地“用教材”的基础和前提。新教材是课改理念的文本体现,是一个载体,需要每一位教师去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分析教材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学生活动的科学内涵,才能体会新教材中蕴含的教学理念,也才能各出高质量的课。②创造性地“用教材”讲究把教材用好、用活、用实。用好,就是基于教材但又不完全拘泥于教材,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或根据教学的需要,或针对教材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用活,体现在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用实,就是使教材更加切合本地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学得主动、扎实,富有成效。
3 情境教学的策略。有效教学的前提是学生的有效学习,而学生的有效学习的必要条件是学生须具有一定的学习心向。情境教学的目的就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当前的问题情境上来,一方面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明确学习的目标;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醒学生的学习需求,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以提高教学的实效。
3.1 用好新教材中教学情境的文本资源。新教材特别注意选取生动有趣、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素材,精心设计了单元主题图或重要课题的情境图。体现了“数学问题生活化”的理念。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情境图的作用,一是可用放大的教学挂图,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静态的情境动态化、具体化。二是要给学生提供观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看懂图意,获取和选择信息,以利于新知识的引入或发现问题。这有别于语文的“看图说话”,这里要突出数学的特点,要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目光去观察思考,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提出问题。
3.2 教师要正确认识和科学适度地运用情境教学策略。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和学生实际,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中选取素材,创设新的教学情境,如现实生活情境或模拟现实生活的情境、操作情境、趋近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情境、探究情境等,使学生不仅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而且能激发学生认知的需要、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动机。在一些课中,有的教师创设了太多太杂的无效教学情境,多媒体课件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人为地降低思维要求,变成以机器灌人,这需要进一步思考情境教学的目的和作用,科学适度地进行情境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14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