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主体性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主体性教育是现代化社会需要的具有新的教育观念的新的教育模式大学英语教育现存一些问题,受到社会英语教育的冲击和挑战。面对现实,如何重视教育改革,提出了值得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主体性教育 大学生 大学英语教育
  
  主体性教育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这一概念是从哲学认识论中“主体”、“客体”的概念引申而来的。它强调现代人要接受现代化教育,“现代化要先化人后化物”,这是法国学者让•莫内提出的观点。21世纪,全球世界各国高新科技领域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整个人类第一次跨进了社会发展史最先进的时期。人们对于物的追求远远高于对人的追求,因而产生了现代社会的新问题。现代科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家等理论研究工作者在探索未来,审视今天的教育时,深刻体会到对未来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时代在发展,不仅仅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人本身的发展也十分重视。教育模式的落后制约着人在教育活动中自我发展与创造能力,主体性教育模式正是在现代化教育阶段一次新理念的诞生与创新,它预示着新时代、新的教育模式的展现,这种新型的教育将更加适应现代化的发展,我们将拭目以待。
  新世纪的到来是传统与现代事物相碰撞的交汇点,科学技术领域的许多新物质新技术应用于广泛的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人们传统的认识和理解也发生了变化,从观念上自然会追求新的认识。但新生事物出现时,往往会因为不成熟、不规范、不完整而使人们产生为难或疑惑甚至偏见,这就是传统与现代的许多事物交织在一起的原因。主体性教育的提出正是处在新旧历史时期的关头,它力图适应现代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解决教育在新时期培养人要适合社会需求的现实问题,展现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推进教育改革的快速进展。
  长期以来,在教育活动中有两种争执的观点:一派是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说”;另一派是以杜威为代表的“学生中心说”,这两种“中心说”理论仅仅重视教学本身,而对人的主体内涵的研究涉及较少,忽视了对人本身的研究。在教育活动实践中,教育工作者深深体会到无论是“教师中心说”还是“学生中心说”,都有一些弊端。“教师中心说”是在教育及教学中重视教师的作用,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抑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中心说”对学生无约束,放纵任其无规矩不成方圆地自然成长,使学生没有明确的目标。我们的教育处在重教不重学,重统一不重个性自我,重传授不重探索的循环中。主体性教育提出:“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着新人”,“替一个未知的世界培养未知的人”。主体性教育不是一种知识传授活动,而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的精神交流,重视自我能力和活动的个体体现,通过理解和对话获得人生体验和生活智慧的过程。
  
  1.主体性教育的内涵。主体性教育的实质是打破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的传统教学模式,没有了中心的概念。在教学活动中建立起新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平等、互助的互动关系,通过相互的学习与交流,真正建立起精神上相互尊重的关系。通过精神、情感、知识的交流,“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都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教师式的学生和学生式的教师。教师的“教”也是在学,学生的“学”也是在教,这种互动的教学方式,从头到尾都是在互相地教和互相地学中,完成双方的学习过程。
  
  2.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角色。在主体性教育中,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建立的关系,不是严肃的师生关系,而是更能体现现代人与人的正常关系,平等关系。通过这种相互尊重的关系,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同学”、朋友、伙伴的平等人,学生也如此,从此没有了畏惧感。在日常的交往中,体现的主要是一种相互情感交流。教师的职责已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而是激励学生勤于思考,挖掘学生本身自我能量的提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将成为学生的顾问,与学生交换意见的参与者,能提出意见而不为学生做主的人。在知识的掌握上,教师需要做更大的努力,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以一当十,以一当百的知识面,来准备应对多数学生掌握的众多知识。这种教育是对全体教师的全面能力的挑战,传统教育面对“死学生”,重视学生记忆的能力,而主体性教育面对“活学生”,重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教师的知识的广博度仅达到一个或几个学生的知识面的总和,那么做学生的顾问就很难了。这种教育不是教师没事了,而是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学习的任务加重了,要做的事情更复杂了。学生的学习不再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而更主要是增强自我求知的能力、探索与创作的能力,以主动学习为主;同时增强学生的动脑、动手的能力。国外发达国家的教师用于指导学生的教学内容仅占15%,学生自学的部分占85%,只要学生能够自己通过各种渠道得到有关知识,教师就不再讲授。学习是通过学生主动学习获取的知识的过程,而不仅仅是死背,是通过教师和同学互相交流掌握知识,扩展知识。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不仅仅是提高智力,同时也在培养提高情商和人际交往的能力。近几年,西方心理学界提出了“情商”这一概念,他们认为,一个人能否成材,智商因素仅占20%,而情商因素具有更重要的作用。学生学习的过程应得到智力、情感和个人素质都正常发挥的状态,才能在社会生存中有竞争力。
  
  3.大学英语教育的现状。自改革开放以来,大学英语教育已成为大学教育改革中的一项品牌教育,至今已有25年的历史了。几经变革,成绩有目共睹。但是,用主体教育的新思想审视今天大学英语教育,似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真谛。外语教育是有其特殊性、独立性的教学模式,而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从植根于大学教育开始,就立足于专业教育的模式中,没有采用外语教育的本身特有的小班教学方式。教育机制方面是专业教育,而教学、教法是外语专业模式的,这是两种组配起来的配套教育,从根本上影响了大学英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3.1 我国大学现行专业教学,以自然行政大班为教学单位。教师与学生是在大约1:40-80人的“超大班”模式中开展教学活动,大学英语教育也不例外,这种移植模式恰恰击中了外语教学的要害。虽然表面看这是一个学生人数的量化问题,其实这是一个违背语言教学规律的问题。上多少人的课对于教师来说都可以上,关键是学生得到知识的质量是不同的。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大班上课根本不可能实现主体性教育的互动教学模式,因此,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从这里开始。
  3.2 大学英语合格的教师大量缺乏,原因比较复杂。现在在大学任课的外语教师要求硕士学历,而国外的英语教师大都是博士毕业,国内的博士寥寥无几。博士生的培养速度无法跟上社会用人的需求。另外,更加严重的现状是中国外语教育已成为为国外培养人才的基地,只要一沾外语的边,学生的第一就业选择就是出国,还有一部分人选择公司、外企就业。外语人才的大量流失,更加剧了教师人才队伍短缺难以解决的矛盾。这样的现实从根本上不能解决大学英语师资的问题。大学英语师资问题应该由国家大的环境得以重视解决,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状。
  3.3 “一言堂”的教学模式相对传统固化。从专业教学方式移植到英语教学中开始,外语专业小班上课的互助语言教学模式,却在“迁移”中“变了味”或“中途遗失了”,而其他专业“一言堂”教学模式却被借鉴到公外的课堂教学中来。这种不正规的教学模式被激烈的“四、六”级考试掩盖着,他们的“创新办法”是走出大学校门,踏上外语社会求学之路。社会外语学习的大好环境,吸引并敞开了大学生的学习思路,似乎有一种“打开窗户才见到天外天”的感觉。他们不再依赖学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而自己“出外打工”寻觅新的能接受的外语教育模式,这种大规模的大学生的“大部队”的自觉转移行动,是中国教育史上外语社会教育的奇迹,它改变多少年来大学生依赖学校外语教学的传统教育观念。社会机构的外语教育正在与正规大学抢学生。“抢”学生的成功经验为他们创建的事业建立了信心。据了解,大学中有很多学生为提高英语,曾上遍了社会外语开办的名校,如新东方等,经过这种教育,他们更加藐视大学内的大学英语教育。本来四、六级是大学教育的品牌,而社会上的四、六级补习的势头已在向大学公外教育对抗、挑战。他们的出走就已经敲响了大学英语教学的警钟,而我们仍麻木而无动于衷,还没有猛醒。现在,我国教育专家在研究并实践“主体性教育”,大学外语教育可以借鉴,从中摸索出自己的创新之路。大学英语教学真到了实质性改革的时候了。
  3.4 向社会外语创新教育学习。当笔者有这种想法时,似乎也怀疑自己是不是精神错位了。著名的“新东方”和“环球雅思”英语培训中心等教育模式客观上看应该认为是成功的。虽然他们也用“超大班”形式上课,但大学生欢迎,仅这一点就够了。他们的吸引力在哪儿,应该说在教育质量,这一点不能否认。我们应该承认他们的教育是成功的。学过新东方的学生说过:“我们的老师什么也没教会我们,学了新东方才知道怎么学英语,他们真该下课了。”我们曾选择过很多研究课题,都是外语教学研究方面的,却没有人研究研究新东方成功的管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新东方的精神,他们研究托福、GRE和雅思的那种执着精神。
  现在,大学英语教育的问题是比较复杂的,有的自身能解决,有的不能解决。主体性教育理论的提出,新东方、环球雅思在中国的成功模式都在向我们传统的教育挑战,在唤醒我们的改革,要研究,要创新,要走外语教育自己的路,让更多走出去的大学生重新回到大学正规教育中来。对大学的公共外语教育,教师和学生要同时建立信心。
  
  参考文献
  1 张天宝.主体性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8
  2 孙绍振.质问全国分级统考体制.中国大学生.2001(5)
  3 覃昊.青春被四级的藤缠住了.中国大学生.200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15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