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学习方法的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既要研究教法,又要研究学法。实践证明,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差的原因,如果不是教师教不得法,就是学生学而无方。在地理教学中,既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同时,还要积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变“学会”为“会学”。在当代,传授知识只供一时之用,而教人获得知识的能力和方法则将终身受用。因此,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以知识,更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求得知识的能力,这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我的一些做法,供大家磋商。学生学习和一般人的认识过程是一致的,都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地理知识大部分都是前人的经验总结,因此,学习地理知识可分为三个阶段,即理解、记忆、应用。
1 第一阶段是理解。即引导学生去阅读和理解教材。在阅读前教师要设计好阅读题纲,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并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
1.1 首先教给学生读书的基本方法。如怎样理解题目,怎样读懂课文,怎样把握重点,怎样分解和突破难点,读前质疑,明确读书“三要素”,即有什么?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要充分利用地球仪和地图,知道所学上述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和空间联系。
位置分析: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
1.1.1 绝对定位(经纬度定位)
七条重要的纬线: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30°N、30°S、45°N、60°N;
十一条重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20°E、20°W、40°E、60°E、90°E、100°E、120°E、90°W、60°W、180°。
1.1.2 相对位置。一个区域相对于其他地理事物的位置,如海陆位置。在定位过程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记忆所有地理事物的经纬度。常用方法为:记忆一些主要的经纬度及相关的主要的地理事物,然后以它们为参照物。利用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定位。
1.1.3 利用区域地理环境的典型特征定位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各不相同,利用区域地理环境的典型特征也可以进行区域定位。如海陆轮廓的形状、地形起伏特点、河流、湖泊、植被、动物、资源、城市、人文建筑等。
1.2 左图右书,图文对照。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地图和地理学的关系十分密切,它们之间是“骨”和“肉”的关系,地图犹如“骨架”,只有让学生把地理知识附着在这副骨架上,才容易记住,并引起一系列联想,从而获取丰富的地理知识。因此,学习地理时,必须按照左图右书,图文对照的原则,将书上的文字内容,一一落实到地图上。将一幅幅形象、具体的图象印在脑子里,形成心理地图。这样既克服了死记硬背,提高了记忆效率,又使枯燥的地理事物学起来不感到乏味,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1.3 做到“四读”、“四边”、“四到”。
①“四读”即一般描述性内容快速读,重点内容反复读,疑难内容仔细读,联系内容对比读。
②“四边”即一边读书、读图:一边圈点绘图:一边分析思考;一边设题自检。
③“四到”即读书时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且相互配合。
2 第二阶段是记忆。地理课内容很多,不可能要求学生什么都记住,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向学生提出主要记什么,记到什么程度,用什么方法去记。可以通过动手填绘地图,把要记忆的地理知识落实到图上,实现图文结合和图文转换,加工整理、综合归纳识记材料,对地理原理、规律等要注重理解。对不同类型的知识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去记忆。如歌诀法、压缩法、联系法、鞋想法、对比法、图像法等强化学生记忆。
3 第三阶段是应用。即帮助学生对教材的知识进行引伸和应用。地理知识的理解、记忆固然重要,但知识的应用就更为重要。因为学习地理知识的目的就在于应用,也只有通过应用地理知识才能检验学生领会、理解和巩固知识的效果,才能形成各种地理能力。目前,对地理知识的应用主要是完成作业和练习,通过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用已有的知识技能、方法去分析、理解新情境下的新问题。
总之,教师在教学之余,要不断总结指导学生学法的一些经验做法。只要努力探索,大胆实践,就一定能做“教人发现真理的好教师”,不做“只会奉献真理的笨教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19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