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生阅读过程的心理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阅读也是一种基本的智力技能。从语言心理学的角度看,阅读活动则是从看到的言语向说出的言语(大声或无声的)过渡。在这个过渡中,不是机械地把原文说出来,而是要通过内部言语,用自己的话来理解或改造原文的句子和段落,从而把原文中的思想变成读者自己的思想。因此,阅读是由感知、思考、评价、判断、想象、推理和解决问题等一系列过程和行为构成的总和。但阅读又不光是心智行为,它还包括引起情感的反应,改善阅读者的态度和意志,对发展身心活力、调节情感产生影响。小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心理,制约与影响着阅读教学的效果。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小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各种心理因素。
  【关键词】小学生 阅读过程 心理分析
  
  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阅读也是一种基本的智力技能。从语言心理学的角度看,阅读活动则是从看到的言语向说出的言语(大声或无声的)过渡。在这个过渡中,不是机械地把原文说出来,而是要通过内部言语,用自己的话来理解或改造原文的句子和段落,从而把原文中的思想变成读者自己的思想。因此,阅读是由感知、思考、评价、判断、想象、推理和解决问题等一系列过程和行为构成的总和。但阅读又不光是心智行为,它还包括引起情感的反应,改善阅读者的态度和意志,对发展身心活力、调节情感产生影响。小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心理,制约与影响着阅读教学的效果。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小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各种心理因素。
  
  1.阅读与兴趣。兴趣是渴望认识某种事物或者爱好某种活动的感情倾向,是需要在感情上的表现。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好”就是兴趣,由于好,可以使人废寝忘食地钻研。因此,兴趣也是阅读的动机。兴趣的产生一靠内部萌发,二靠外部诱发。内部为主,外部为辅,二者又相辅相成,构成兴趣的发展。
  学生认识阅读的意义,明确每个阶段、每课书的具体目的和要求,便可以产生阅读的需要,这也是阅读兴趣的基础。选择一些内容丰富新颖、深入浅出、文字优美、切合小学生兴趣特点和生活实际的读物,吸引学生阅读的注意力,是产生兴趣的条件。教师运用一些幽默艺术,使课堂气氛愉悦是产生兴趣的润滑剂。设计一些学生力所能及而又需要开动脑筋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在阅读和答题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是兴趣产生的动力。
  
  2.阅读与思维。思维是阅读能力的核心,每个小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思维能力集中表现在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这五种思维品质中。
  2.1 思维的敏捷性表现在视读广度宽度,具有一定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抓住材料的重点,领悟文章的中心;能边读边从文字中选择有价值的信息。
  2.2 思维的灵活性表现在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所读的内容,善于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集中注意力吸收有用的材料,处理没有价值的材料;善于变化阅读速度,次要的部分快速读,重点的部分慢速读。
  2.3 思维的深刻性表现在能准确理解所读内容的要点,在了解“是什么”和“怎么样”的基础上,能弄清“为什么”,善于深思,能理解体味文章内在的含义。
  2.4 思维的独创性表现在阅读时善于比较、联想、发散和鉴别。阅读过程能再现语言中所描写的现象,进行创造性的复述。
  2.5 思维的批判性表现在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和形式加以评判;能运用比较的方法发现所读文章的特色;能学习作者的表现手法,提高写作能力;能对作品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
  
  3.阅读与想象。想象是阅读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思维活动。想象可分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图形、符号等,在头脑中形成形象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再造想象的过程就是静态分析的过程。即以课文为范文,引导学生深刻地、多角度、多方面地理解语言文字(还可借助插图),在理解的基础上,想象课文中所描绘的情景。比如:《桂林山水》一文,在细读课文之后,体会语言的内涵,在眼前浮现“舟在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活的画卷。
  创造想象则不是根据现成的描述,而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创造想象的过程就是动态分析的过程。即在学生的头脑中打破课文的权威性,破除唯书唯上的思想,通过研究和推测作者的创作过程,引导学生通过假设和想象,对课文进行再创造。如《再见了,亲人!》一文,学习后,学生可以对文章进行续写,创造小金花到中国、志愿军回访朝鲜、中朝两国妈妈会面等新的情节。
  
  4.阅读与情感。情感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类的需要与愿望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始终伴随着情感体验。而情感体验又会对教学活动起支配作用。
  就情感教学而言,要求在“教―学―环境”系统中,在学科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从中获得认知、情感并举的教学效果。
  在阅读教学中制约培养学生情感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4.1 教材。情感是学生后天接受教育的产物,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情感是以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为原动力的,而这种原动力是引起学生情绪共鸣的基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阅读教学正是通过让学生阅读一篇篇文辞精美的作品,去体验语言文字的魅力,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4.2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影响学生情绪反应的因素很多,教师的影响是最大和最直接的。教师只有深刻体会教材的思想内容,对学生饱含热情,在是非、善恶、美丑等问题面前,表明自己的鲜明态度,才能动之以情,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如果教师能把爱生之情贯穿于课堂中,学生则会出现“爱屋及乌”的心理反应,由爱某个教师到爱他所上的阅读课,从而产生激情,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
  4.3 教法。阅读教学中,优化教堂结构、选择最佳教学方法是使学生产生良好情绪体验的重要手段。如采用合作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充分利用电教媒体,把无声教材变得有声有色、有静有动。美化学习环境、产生求知氛围、激发学生兴趣等都可以培养良好的情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21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