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再谈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改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阅读课在整个大学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和言语交际能力、扩大知识面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那么怎样才能上好大学英语阅读课呢?这一问题值得广大英语老师不断地进行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英语阅读 教学改革 语篇教学法
  
  The Research into the Reform to the Teaching College English Reading
  Fan Huajing
  【Abstract】English Reading plays a vital role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t’s a very important subject for bringing up students’ comprehensive language ability and communicative ability, enrich students’ knowledge range. How to teach college English reading is worth carrying out research and action by all English teachers.
  【Keywords】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reform Teaching method to articles
  
  阅读课在整个大学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和言语交际能力、扩大知识面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从某种意义上讲,提高阅读能力是提高听、说、写、译能力的关键。大学英语的一项重要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提高其综合文化素养,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这一目标其实也是对英语教师和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1.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现状。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常见的课堂教学组织模式大致有以下几种:①传统英语教学法;②常规英语教学法;③听说交际教学法;④阅读教学六步骤,即MRCDEF教学法;⑤语篇教学法等等。这些教学方法见证了中国英语语言教学的发展,从最初的传统课堂教学逐步发展到现代的交际语言教学以及篇章语言教学。教学研究的重点也从教师转向学生。同时这些教学模式也是语言理论和外语教学深入发展的结果,尤其是交际教学法,在当今世界各国外语教学中受到普遍重视,它摒弃了传统式的教师操纵课堂,更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和训练了学生阅读技能,成为当前影响最大、流行最广的教学法之一。
  2.阅读教学改革探讨。根据大学英语教学的特点,阅读的任务在于着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语言、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验证等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速读能力以及阅读的兴趣;扩大学生的词汇,增加文化背景知识。在教学中,我们认为,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都必须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通常将阅读教学分为精读,泛读和快速阅读三种类型。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英语阅读教学大都采用传统教学法,以精读课为主,在精读课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精力和时间,教学方法单调,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侧重于语言技巧训练,尤其是词汇讲解,忽视了主题思想和语篇布局,把阅读看成单纯的语言活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只能使学生认识语言,而认识语言并不等于掌握语言,结果学生获取的信息量小,阅读速度跟不上去,知识面狭窄,分析能力差。显然,这种教学方法不符合当今信息密集的时代要求,更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因此,这种现状必须在教学中加以改革,逐步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如语篇教学法。
  语篇教学法是提高学生概念能力的有效途径。概念能力指的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把零星的信息升华为概念的能力。现代阅读理论认为,阅读理解实际上是一个人的概念能力、背景知识和加工策略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语篇教学中,教师将注意力集中在引导学生抓住作者的主体思想和中心主题上,然后讲解和分析词汇,短语和句子意义及惯用法,并运用语言分析进行教学,提高语言技巧训练的效率,克服孤立讲解语言形式的弊端,使学生能有效、得体地使用语言,确保语言表述的准确性。
  采用语篇教学法可使学生摆脱对教师和教材的依赖,改变以往在课堂上只听不问,只记不说的习惯,使学生从词汇和句子中走出来,根据文章体裁和课文信息来分析判断综合语篇大意,达到提高阅读的速度和理解的准确度的目的。在课堂上教师成了组织者和指导者,据此,教师应要求学生尽可能快地从阅读材料中获得重点信息,引导学生在掌握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让他们掌握把语言基础知识与其他知识结合起来的能力。教师在讲授基础知识和强调语言共核的同时,注意阐明篇章结构,点出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教会学生学会识别主题句(Topic Sentence),掌握文章的篇章结构、基本内容和中心思想,摸清作者的思维脉络以及词和句子的衔接手段等。
  在阅读课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法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它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共同探讨、分析、比较和综合归纳问题,主动探求和掌握知识。语篇教学法与启发式教学法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后者很难达到语篇教学的目的,为了让学生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是语篇教学成败的关键。所以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抓住重点,精讲多练,灵活机动,形式多样,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他们提供和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教师还必须帮助学生了解英美文化,认识西方社会,通过各种途径把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和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及语言技巧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要求学生积极配合,多读多练,从而掌握阅读技巧。有了师生的共同努力才会有理想的教学效果,才能达到符合大学英语教学特色的阅读教学目的。
  3.抓住阅读教学的几个重要环节。要上好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必须抓好阅读教学中的几个关键环节。笔者认为,首先要重视阅读前的预热环节,即阅读前先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信息知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逐步学会阅读技巧,进行有效的阅读;其次,重视文化背景知识教学。文化背景知识和阅读理解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任何语言都深深地扎根于其文化中。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是阅读前必备的,也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必要的文化背景介绍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使他们产生阅读欲望,积极地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来,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准确的把握文章要旨,对课文深入理解。再者,语言点的处理要科学化。所谓语言点就是指课文中出现的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关键词汇、短语和句型。对于语言点的处理则是阅读教学中的中心环节。这一环节处理得好坏直接关系到阅读教学的成败。要处理好语言点就要从以下几个步骤入手:
  ①要分清主次,选好语言点。
  ②语言点的释义要确切,教学要精讲多练,避免过多引申、辨析。
  ③语言点例句的选用应力求实用新颖。
  ④语言点的操练形式要灵活多样。
  此外,教师还应该特别注意学生学习的个性,充分调动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学习和掌握语言点,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状态下打下较好的语言基本功。最后抓好英语阅读教学,还要重视语篇教学,培养学生的语篇理解能力。在语篇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探讨文章发展的布局、写作技巧、修辞手法和文体风格等,以培养学生的高层次语言运用能力。
  以上四个环节是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关键,决定着阅读课的成败。当然,除此之外其他环节也应注意:例如在练习阶段,教师如何避免充当核对答案的角色等。还有许多微型的教学技巧,例如语言的讲解方式,启发式的提问,操练实践生动有趣与活泼等都对阅读的教学效果起着重要作用,值得广大英语教师不断地进行研究与实践,最终达到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36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