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在音乐教学领域中已逐渐被广泛地运用,它也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喜爱,逐渐成为目前教学手段的主流之一。然而,随着新课改、新课程的稳步推进,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出现了许多教师滥用多媒体,使它充斥整个音乐课堂。在音乐教学中,要正确运用多媒体,不能偏离了《音乐新课标》中提出的正确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基本理念。要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使其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才是我们的出发点和着眼点。
关键词:多媒体 实效 合理
随着新课改、新课程的稳步推进,多媒体技术在辅助音乐课堂教学中已逐渐被广泛地运用。它不仅突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开阔了学生的音乐生活和音乐视野,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而且对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加强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等方面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它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喜爱,逐渐成为目前主流的教学手段之一。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认为运用了多媒体就是体现了新课改精神,只有运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才算是一堂好课,所以就出现了许多教师滥用多媒体,使它充斥于整个音乐课堂。笔者认为,应理性对待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不能偏离了《音乐新课标》中提出的正确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基本理念。
一、目不暇接,主次不分
多媒体教学是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和影像于一体的辅助教学手段,在不少课件中常常可以看到,图片、动画杂乱堆砌,令人眼花缭乱。如在一节公开课中,讲授的是《可爱的宝岛,台湾!》,教师在新课伊始问“同学们,你们对台湾了解吗?”接着大屏幕上展示图片。然后问“你们了解高山族吗?”再放一组图片,展示高山族的风景、服饰、建筑、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学生眼睛应接不暇。其中很多是大海的图片,这些图片什么地方都能代表,不一定只有台湾有大海。介绍台湾、高山族还用了大篇幅文字让学生认读,不仅耗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从开始到现在学生都没有静心地去感受歌曲,学生更难以把握音乐的旋律,他们接受的只有视觉上的刺激,使学生眼花缭乱,不知这节课的重点在哪里。这种教学方式忽略了音乐课的主体―音乐在课堂中的重要地位。而且过多的图片,动画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很难专心致志地聆听音乐,多媒体的使用已是喧宾夺主。
二、机械播放,教学被动
课堂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指向多元化目标的、学生充满情趣的实践活动,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并努力做到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认知与情感协调发展。在多媒体技术得到大量运用的同时,教师也是为运用而运用,虽然一个个问题都由课体展示出来,教师似乎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变成了“解说员”,将自己的“满堂灌”交给了电脑,自己成为“幕后操纵者”。而学生的思路则跟着电脑的流程转动着,学生的思维局限在多媒体图片中,完成着多媒体提出的一个又一个问题,这怎么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呢?例如,某教师在上《沃尔塔瓦河》欣赏课时,电脑程序按顺序播放着,画面出现这首歌的节奏歌谱,教师让学生完整地跟教师念歌谱节奏,再唱主旋律。对于低年级学生,他们的试唱水平还达不到这种高度,却在这里花费了很多时间,致使最后连教学任务都完成不了。所以这里让学生按电脑程序走,越走越艰难,教师成不了主导者,学生也不是学习的主体。
有了多媒体,有些教师整节课几乎不范唱,也不用钢琴,教室里的钢琴成为了摆设,只通过点击鼠标播放音乐。其实有些教材配套的音像资料,并不适合于课堂教学。例如,有的歌曲伴奏速度太快,有的歌曲调高不适宜班级的实际情况。学生跟多媒体演唱,大部分学生实际是把“演唱”变成了为多媒体“伴唱”,这样的“伴唱”限制了学生对歌曲创造性价值的表现,师生都变得很被动。师生间本来和谐人性化的关系被冷若冰霜的人机关系所取代,忽视了自身教学的能动性,割裂了师生间的情感纽带。
三、包罗万象,抑制想象
运用多媒体是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运用音乐,而不是代替他们理解音乐,更不能限制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积极地参与课堂中来。但是,正因为如此,有些教师就把能够涉及的内容,包括可有可无的内容,一股脑地全部搬到了课堂上。如,在教学《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一课时,点击一,草原风光;点击二,蒙古人的服饰;点击三,蒙古民族乐器;点击四,作者介绍;点击五,有关描写蒙古的诗歌;点击六,蒙古民歌,这堂看似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音乐课变成了不伦不类的综合课,上成了语文课、自然课、美术课包罗万象的大“拼盘课”。在教唱时,将歌曲中所描绘的景色定格于一个个画面,让学生很容易地认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就是一片片青青的草原,一群群牛羊,一个个蒙古包,剥夺了学生想象力的发挥,禁锢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不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影响了学生对歌曲情绪的体会与理解。
四、注重效率,正确使用
多媒体是为教学的服务的,它的使用一定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体现其实效性。只有找准多媒体使用的最佳时机,注重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不能因为不用多媒体就不算是一节好课,教师不要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过分强调多媒体教学的优点,而忽视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简洁明了、方便易行的优势。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才是我们的出发点和着眼点。
五、结束语
我们一定要科学地运用多媒体,正确处理好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中的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媒体,使四要素彼此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使多媒体在音乐课中泛滥成灾,不能因为运用了多媒体而剥夺了音乐这个本体性内容,使听觉让位于视觉,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千万不要因为赶“时髦”而盲目地使用。
参考文献
[1]刘再生.中国音乐的历史形态:刘再生音乐文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2]郑祖襄.郑祖襄音乐文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45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