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运用行动导向教学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通过赴德职业教育培训与考察发现,行动导向教学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产生的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方式,其微观层面的行动导向教学法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注重职业能力的综合培养等特点而被灵活应用于各种教学过程中,成为德国职业教育领域的主要教学方法。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 微观层面的行动导向教学法 职业能力
  
  2009年1月11日至24日,由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组织的教师赴德培训团一行19人到德国巴登符腾堡州教师继续教育学院(以下简称教师继续教育学院)进行为期2周的“职业教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的培训活动。这次活动由培训与考察两部分组成。培训期间,我们先后了解了德国职业教育的制度、教育目标、德国学习领域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等内容。考察中,我们参观了两所职业院校及其合作企业,深入了解了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模式、学院模拟公司运作以及校企合作等方面内容。
  这次培训活动,收获很多。在与德国学者、专家的思想碰撞中,对德国的职业教育从宏观的制度层面到微观的课程设计与教学活动形式层面有了深入的理解与体会。其中给笔者印象最深刻的是行动导向的教学活动。
  一、行动导向教学
  行动导向教学是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产生的、适应现代工业、要求劳动者具有较高专业能力和核心能力的一种职业教育教学范式。行动导向是设计、实施和评价教与学的指导原则,即有目的地、系统化地组织学习者在实际或者模拟实际的专业性情境中,参与设计、实施、检查和评价职业活动的经历,发现、探讨和解决职业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体验并反思学习行动的过程,获得完成相关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
  为我们授课的克劳斯教授特别强调,行动导向本身不是一种教育理论,也不是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新的教育范式。作为一种教育范式,行动导向教学可以分为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的行动导向教学是教师在设计整体教学活动时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如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微观层面的行动导向教学则是指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运用的具体教学活动方式或教学方法。目前,我国职业教育领域也在积极倡导使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开展教学活动,而关于微观的、具体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则很少被提及。笔者将就在德国学习到的微观层面的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梳理。
  二、微观层面的行动导向教学法
  德国从1999年起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学习领域课程模式,设计学习领域课程时,其目标不再是关于“知识”,而是“职业能力目标”,即通过学习领域课程的设计使学生在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得到发展。专业能力是学生在教学内容的学习中获得的,但是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则需要通过一定的教学载体(即教学内容)去培养,而且要在培养专业能力的教学内容中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设计,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使学生同时获得三种能力的目标。克劳斯教授在这里强调了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能力中的重要作用,而他提到的教学方法,就是微观层面的行动导向教学法。
  克劳斯教授在教学过程中先后展示了“传球游戏”“抛色子选数字”“美女、魔鬼、少年”“轴承法”“教学导入法”“字母表法”“小岛之行或滚雪球法”“Zip游戏”“拼积木法”“库存模拟游戏”等教学方法。
  根据每种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适用阶段或能力培养目的,笔者讲其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传球游戏”“教学导入法”与“Zip游戏”。这类教学法适用于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训练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有利于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第二类:“抛色子选数字”“美女、魔鬼、少年”与“小岛之行”。这类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在团队中的决策能力、妥协能力、达成共识的能力等社会能力以及制定计划、解决实际问题、评估工作结果等方法能力,同时使学生意识到决策或选择的重要性。第三类:“轴承法”、“字母表法”、“拼积木法”和“库存模拟游戏”。这类教学法能使学生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较轻松地掌握知识,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制定计划、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等方法能力与人际沟通、团队合作等社会能力。
  这里笔者仅选择几种有代表性的教学法作简单介绍。
  (一)传球游戏
  1. 适用情况:一门课程、一个教学单元或一节课开始之初。
  2. 目的
  (1)使小组成员快速熟悉。
  (2)收集学生对一门课程或一节课的学习期望或意见。
  (3)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4)训练学生的记忆力以及集中精力与快速反应的能力。
  3. 步骤
  (1)教师与学生一起围站成一个圈。
  (2)教师首先传球给任意一个学生,接到球的学生大声说出自己对课程的期望或意见,然后将球传给圈中的任意一个没有接到过球的同学,该同学说出自己的期望或意见后再传球,依次类推,直至球传完一圈回到教师手中。
  (3)教师开始第二圈传球,此圈传球不必说明想法或愿望,但学生要按照第一圈传球的顺序进行,并加快传球速度。
  (4)如果时间及其他条件允许,教师可准备3~4个球,依然按照第一次传球的顺序连续抛出,以训练学生的记忆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4. 活动时间:10分钟左右。
  5. 道具或材料: 皮球若干个。
  6. 教师角色:参与者、组织者、协调者。
  (二)小岛之行
  1. 适用情况:在教学开始之初;或者当学生感到疲惫,注意力不集中时。
  2. 目的
  (1)通过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训练学生的协商能力、决策能力、妥协能力与说服他人的能力等社会能力。
  (3)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逻辑性、合理性等方法能力。
  (4)培养学生对决策重要性的认识。
  3. 步骤
  (1)教师给每位同学一张列表,上面列有到某个无人小岛野营可能要带的物品,有帐篷、瑞士军刀、火柴、汽艇、罐头、书、收音机、睡袋、矿泉水、钱、手电筒等。
  (2)教师请学生各自从所给物品中选8件认为必须要带的物品。
  (3)将学生3人一组分组,各小组选择认为必须要带的7件物品,教师随机请几个小组陈述他们选择物品的理由。
  (4)再将学生以6人一组分组,各小组选择认为必须要带的5件物品,并陈述他们的选择理由。
  (5)教师与学生共同列出在第四步中各小组选择的同样物品,并讨论选择理由,评出选择理由陈述最充分的小组。
  4. 活动时间:15~20分钟。
  5. 道具或材料:物品列表。
  6. 教师角色:组织者、协调者、评价者。
  (三)拼积木法
  1. 适用情况:复习或学习新知识。
  2. 目的
  (1)让学生在互动讨论中掌握知识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训练学生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社会能力。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收集、整理与分析材料等方法能力。
  3. 步骤
  (1)教师事先将学习材料分成若干知识点(如5个知识点)。
  (2)将全班同学随机分为若干“原始小组”,每组人数与知识点个数相同(如每组5人),小组成员商议各负责一个知识点,即作为一个知识点的“专家”。
  (3)各小组中负责相同知识点的成员重新组合成为“专家小组”。教师给专家小组的成员发放与其知识点相关的学习材料,供讨论学习,如对知识点有疑问,可以向教师咨询。
  (4)专家小组成员掌握学习材料后,返回各自“原始小组”。每个人要作为自己所负责知识点的“专家”向原始小组成员进行讲解。
  (5)原始小组成员分别讲解知识点后,教师再将完整的学习材料发给每个原始小组,小组成员将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6)教师通过提问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4. 活动时间:35分钟左右。
  5. 道具或材料:学习材料若干份。
  6. 教师角色: 组织者、评价者、答疑者。
  从以上教学法中可以看出,行动导向教学法充分体现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器,而是积极加工者,他们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通过团队活动积极、愉快地完成对知识的理解与吸收,同时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的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可见,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行动导向教学法对我国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启示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课程改革以德国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模式为主流。这一模式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基础,符合职业学院学生未来工作的要求。但是,学习领域课程中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职业能力目标如何实现?精心选择的教学内容如何有效地被学生掌握?精心设计的教学情景如何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这就涉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但是,由于中德两国职业教育在教育制度、教育理念、学校现实条件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在借鉴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注重知识传授的传统观念
  在德国培训过程中,有的教师提出质疑: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确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这种教学法比较耗时,为了让学生掌握一两个知识点就用行动导向教学法,一节课堂传授的知识量如何保证?这一问题反映了我国绝大多数教师的一个传统教学观念:注重知识的传授。克劳斯教授的回答是:学校教育应该关注学生各种能力培养,而不仅是传授的知识量的多少。如果教师为了保证知识量而一味“满堂灌”,却不顾学生是否愿意学、是否掌握了,那么这样的教学是失败的。
  如果说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在高考的“指挥棒”下不得不顾及传授知识量的多少的话,职业教育则完全可以摆脱“注重传授知识”的传统做法,以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职业能力是否有所提高作为判断教学是否成功的标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注重传授知识量的传统观念。
  2.教师要善于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材料
  在培训期间,笔者注意到德国的教师在课堂中除了用到PPT、幻灯片等教学媒体外,还会用到许多在中国的幼儿园里常见的各种教学材料,如各色不同形状的彩纸、彩笔、裁纸刀、别针、图钉、胶水、巧克力,以及不同教学法中需要的特别道具,如皮球、骰子、图表等。每种教学材料都有多种用途,如不同颜色的彩纸可以用来代表学生对知识的不同理解程度;也可以作为答题卡使用。这些教学材料为德国职业院校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奠定了物质基础。他们认为,鲜艳的色彩、多样的手段是保持学生良好注意力的好方法。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学着将形式多样的教学材料与道具带进课堂,为学生枯燥的学习增添更多色彩与新奇。
  3.教师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运用中要注意提高课堂控制能力
  在德国,职业学校的学生每班通常在30人以内,这样的学生规模比较容易控制。但中国的职业院校每班学生规模通常四五十人左右,这样的班级规模会使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学生不好组织与控制、活动空间不够、活动时间更耗时等问题,这就对教师的课堂控制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要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缩小分组规模、观察学生的表现、控制活动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等方式控制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50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