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没有课件的计算机辅助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利用课件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过程不灵活,很难根据教学情况随机应变,更难以应对突发事件。而没有课件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就不会有这种尴尬。没有课件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这一模式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能够得到积极的发展。本文通过一个数学教学案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模式 课件 几何画板
  
  计算机辅助教学从教学形式、方法和手段上讲,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发展和充实,它使课堂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和更具活力,增强了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时代感,它对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改革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为顺应多媒体教学的需要,一个个课件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教材讲到底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需要,于是乎,电脑搬进了教室,屏幕在黑板上占据了半壁江山,教师在课前已经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好课件,课堂上教师根据课件流程进行播放,这是目前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常见模式。其缺点是课件制作工作量大,由于教师日常工作繁多,难保课件质量,而且课件通常固化不易修改,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很难根据教学情况随机应变,难以应对事先没有考虑到的问题。
  对数学教学而言,信息技术特别是《几何画板》,在加强几何直观,促进“数”与“形”结合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借助《几何画板》强大的图形、图像功能,可以形象、直观的帮助学生认识所研究的图形或曲线;在动态演示中观察图形或曲线的性质,在直观了解的基础上寻求形成这些性质的原因及代数表示,为抽象的认识增添了形象的支持。多媒体信息技术是观察数学现象的望远镜,它帮助我们思考,“延伸”大脑的功能;它是动态研究数学问题的“实验室”,帮助学生从数学角度发现并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优势和弊端。例如计算机辅助教学形象直观地揭示数学规律,这个优势黑板无法比拟;大量习题,教学内容的展示采用大屏幕清晰、快捷,省去繁琐的低层次板书,但大屏幕展示内容难有整体效果,画面繁多,造成学生视觉疲劳,对思维产生抑制作用。那么如何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长,如何将它融入我们的教学,就像我们使用粉笔一样得心应手,这需要我们每位教师的努力,在粉笔和鼠标之间寻找一个合适的结合点。
  我们在“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一节尝试了一堂没有课件的计算机辅助课。主要采取问题解决的方式,下面是其中截取的片段。
  第一部分:作图
  问题:1.怎样作出指数函数图像?以y=2x为例。
  2.“五点法作图”在哪里取值?如何取值?
  给学生一定的讨论时间,然后交流结果,发表意见。作图时手工、电脑同步进行,大家一起取点,学生在网格纸上描点,教师用《几何画板》描点,成图后两相比较。通过作图,使学生对指数函数的图像有了初步的印象。
  第二部分:看图探究
  探究一 底数a对指数函数性质的影响
  1.观察y=2x的图像性质,可以推广到y=a2(a>0且a≠1)吗?
  由学生任意给出口的值,教师利用《几何画板》的“绘制函数”功能快速做图(图1),学生从中发现图像根据底数范围可以分为两类,然后引导学生分类总结两组图像的性质。
  2.由图1观察a>1时,a增大时图像如何变化(图2)?
  学生归纳总结规律,教师利用《几何画板》的“动画”功能,通过动态改变a的值,图像也会随之改变。
  探究二 底数互为倒数的指数函数图像间的关系
  1.如何作y=0.5x的图像?
  除五点法作图,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电脑上y=2x与y=0.5x的图像,发现两图像好像关于y轴对称。用电脑演示对称关系,在y=2x图像上取点A并显示其坐标,利用“反射”功能做A的对称点A’并显示坐标,按下“动画按钮”,让A点在图像上动起来,我们可以看到,A’点始终在y=O.5x图像上移动(图3),直观得到两图像对称的结论并引导学生从数的方面证明。
  2.结论推广:底数互为倒数的指数函数图像关于Y轴对称。动画演示,并用代数方法证明(略)。
  3.性质应用:利用图像变换作y=0.5x的图像。
  
  探究三 知识延伸
  1.利用函数单调性比较大小。
  2.尝试作函数y=2x+1的图像。
  3.在同一坐标系作函数f(x)=1.3x与g(x)=x的图像,观察它们是否有交点,有几个?(图4)
  4.方程1.3x=x否有解?有几个?
  过去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和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分注重问题的结论及解题的方法与技巧,注重数学的严谨性、逻辑性,导致学生看不到数学被发现、创造的过程,忽略了探索发现的过程。而这样设计,利用多媒体演示工具,丰富拓展了数学活动内容和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使学生亲自参与问题的探索。通过实验进行测量和计算,提出猜想,加以证明或否定,然后推广。
  使用课件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无法根据课堂上的实际反应和气氛有针对性的组织或调整教学内容,只好从头放到尾,教学过程不灵活,难以应对突发事件。而没有课件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就不会有这种尴尬。因为这种模式下的所有问题的演示和解答,都是教师根据教学过程的实际情况,当场进行设计和制作的,能够随时解决处理课堂上遇到的问题。
  “数学事实首先被猜想,然后是证实”,猜想在数学中极其重要,那么怎样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大胆猜想,合情推理呢?没有课件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可以成为老师的帮手。因为没有课件的框框约束,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认为合理的猜想,然后借助数学软件来验证或否定猜想,最后再给出证明。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情景”、“协助”、“对话”、“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要求教师由知识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和促进者。
  没有课件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恰好与建构主义的观点不谋而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少直接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而是向学生提出问题,并借助计算机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通过学生间的互相合作与讨论,不断提出并验证或否定猜想,进而尽可能给出严格证明,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完成意义建构,从而获得数学知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所起的是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的作用,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学生通过努力能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绝不包办代替,这也正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
  没有课件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数学教学模式。教师不再像以往那样整天忙于写教案、出考题、讲习题、批作业。也不再是数学知识的简单的传授者,而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教学问题的设计师。在这一模式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的探索、创造能力都得到积极的发展。他们在下述几方面的变化表现得非常明显:
  ①对一个问题的发生、发展过程始终抱有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
  ②勇于参与探讨、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猜想,甚至可以为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
  ③积极与他人合作,与小组成员交换不同的看法;
  ④对于由一些偏差和疏忽引起的错误,积极尝试自我矫正;
  ⑤一边记录、一边思考,能处理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表达自己的思想。
  总之,这种“没有课件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学生不仅掌握了必要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他们更乐于研究探索问题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他们的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通过对问题全过程的参与自我尝试,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从而有利于培养独立思考的品质和探索精神,有利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学生从学习数学变成了研究数学,促进学生在课堂上不断进行探索,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借助于数学软件的强大功能,还可以将问题拓展延伸产生质的飞跃,获得新的结果,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50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