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创设“开放型”教学环境浅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昌财

  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创新教育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而创新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超越和突破,它的显著特点是外向和开放。因此在教学中创设“开放型”的教学环境,给学生提供一个能够充分表现个性,激励创新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
  那么,如何创设“开放型”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下面是我的一点粗浅认识。
  一、精心设计开放型导入――使学生想创新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精心设计开放型导入,引发学生的兴趣,能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从而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如教学以“求剩余”为基本数量关系的两步计算应用题时,老师先出示下面的条件:(1)食堂有40袋粮食;(2)平均每天吃8袋;(3)吃了4天;(4)吃了32袋。让学生选择其中的条件提出问题,学生大胆地提出以下问题:(1)食堂原来有40袋粮食,吃了32袋还剩多少袋?(2)平均每天吃8袋,吃了4天,吃了多少袋?(3)食堂原来有40袋粮食,平均每天吃8袋,可以吃多少天?(4)食堂原来有40袋粮食。每天吃8袋,吃了4天,还剩多少袋?这里学生能够大胆地质疑问难就是创新意识的一种表现。接着,老师让学生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由于(1)-(3)都是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学生能很快回答。但(4)是新授的例题,大多数学生处于暂时的困惑,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老师趁热打铁,导入新课,既复习了与新知密切相连的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作铺垫,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精心设计开放型问题情境――使学生敢创新
  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和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创新,才会有发展。开放型问题的提出是促使学生形成良好认知结构的推动力,也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举措。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一些灵活多样、多向的开放型的提问。如六年级“数的整除”的复习课中,在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形成知识网络后,提出这样的问题:在2、4、5、8、12中,你认为哪个约数与众不同?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就连平时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学生也把手举得高高的。生1:我认为2与众不同,因为它是唯一的偶质数;生2:我认为5与众不同,因为它是这5个数中唯一的奇数;生3:我认为12与众不同,因为这5个数中,只有12是两位数;生4:我认为4与众不同,因为它是最小的质数;生5:我认为5与众不同,因为5与2、4、8、12都互质;生6:我认为8与众不同,因为8是轴对称图形……这里的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促进学生动脑思考问题,检索已有知识,这就为学生自主探索问题,实现“再创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我们看到连平时不善于表达自己观点的学生也纷纷举手。特别是有学生大胆思考努力探索出如“8与众不同,因为8是轴对称图形”这样具有较强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问题。由此可见。创设开放型的问题情境可以调动起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想表达、敢创造,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三、精心设计开放型练习――使学生会创新
  所谓开放型练习是指一个数学问题,它的答案不唯一或有多种解法。因而它的解题策略也是多种多样的。这样不同的解题策略,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并从中发现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能促进学生创造性的发展。
  例如下面的应用题教学,六年级乙班有48名同学,在读书读报活动中,班委决定每人购买一本单价为5元的书,书店对购买50本及以上者给予九折优惠。利用以上信息,启发学生分析、思考、讨论购书方案。经过小组讨论有以下3种方案:(1)学生个人单独购买,全班共付:5×48=240(元);(2)班级统一购买50本,全班共付:5×90%×50=225(元),钱付得少,且书多得到2本。(3)与其他班一起购买,全班共付:5×90%×48=216(元)。
  这个例子中基本上所有学生都能想出怎样购书,这是第一层次;第二层次,学生还想到班级统一买、与其他班合买。这又让一大批生活经验丰富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而第三层次,有的学生设计出了一种,有的则有几种方案,对所获信息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会得到不同的解决结果,对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由此可见,开放型的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会创新。
  总之,创设“开放型”的教学环境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要关心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锻炼,给学生创设一个能够展示自我的空间,从而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使他们从小就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为今后参与社会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西芹中心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53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