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走进数学探究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薛东升

   课堂是最具有生命力的地方,课堂的生命活力来自于学习者对问题的敏感与好奇;来自于学习者在问题探索过程中的发现与创造;来自于生生互动中不同观点的碰撞与启迪。
   在课程改革逐步深入的今天,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活动”,就应该重视上好探究课。因为探究,是最能体现人之本性和人之力量的心智活动。探究课,使课堂教学既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过程。
   一、教师学习和理解“探究性学习”,为上好探究课做好准备
   课前对“探究性学习”方面的内容进行收集,加强学习,用新课程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主要目的是要让教师明确“探究性学习”的必要性、内涵、形式以及产生问题的对策等等。只有领会“探究性学习”真谛,才能高屋建瓴,熟练驾驭课堂。
   什么是探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和接受性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探究性学习主要着眼于学生的学,以独立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索性、研究性学习活动,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索、自我体验和创新超越。
   探究性学习大致有三个过程:(1)提出问题,创设情境。让学生有兴趣投入到对科学问题的探索中。(2)实践探索,形成解释。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找到问题的答案。(3)同伴交流,评价结果。学生、教师一起参与交流评价,共同提高,分享成果,并达成共识,进一步提升探究内涵。实践表明这种过程比较适合我国课堂教学的实际,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与效果,同时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教师对课进行精心设计反复推敲是上好探究课的关键
   加强理论学习和理解,为上好探究课打好坚实的基础,一堂好的探究课更在于教师别具匠心的设计。
   1.设计分组形式
   进行分组探究是为了学生合作学习。一般以分成5至6组为宜,同时注意好、中、差学生的优化组合。组与同学的座位之间留有适当的空隙,这样既便于学生之间的交流,特别是后进生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也能积极参与探究,也能有所收获,同时也便于教师直接参与学生的探究,及时与学生交流。
   2.设计探究的内容
   探究的内容是一堂课的精髓,教师要精心设计,反复斟酌,亲自实验,把握细节,预设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采取的应对策略。教师选择内容首先要具有探索性和实际性,否则就会失去探究的意义。其次探究的内容要具有一定的探索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这样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思考,乐于参与探究。
   3.设计探究的情境
   “人对知识的掌握,源于自身的兴趣和自身的需要。”有了探究的内容,不宜一开始就探究,首先要激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其次要让学生明确探究的目的,所以创设丰富的情境显得尤其重要。
   4.设计探究的时间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这里所说的支配时间其实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探究课教学让学生主动地去探求知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就必须要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做后盾,否则就是一句空话。我们不能把探究课变成一种机械、刻板的模式化课堂作秀。一堂课45分钟,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虽必不可少,但也应当尽量压缩时间,以5至8分钟为宜,要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探究、交流评价、再探究。
   5.设计课堂提问
   学生探究需要情境支持、方法指导,更需要问题刺激。一堂好的探究课就如一篇好的散文,设计好的提问如散文中的线索,起到承上启下的引领作用。提问始终贯穿在探究课中。探究性学习的提问,应是能激发和维持学生主动探索、积极进行发散思维的提问。探究性学习的提问,要体现一定的开放性,既要允许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做出多种回答,也要体现一定的序列性,即探究各阶段提供给学生的问题,应当是递进式的、前后衔接的,相互呼应和逐步深入的。另外,既可以由教师精心设计,也可以由学生自主提问。设计好的课堂提问,才能使学生形成一种强烈而稳定的问题意识,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
   三、课堂教学既要“按部就班”,更要“随机应变”
   在教师课前精心的设计下,课堂教学按部就班,井然有序地进行着。在学生探究时,教师在教室里四处走动,采取以听、看为主的交流形式,把注意力集中在对学情的了解上,再迅速加以思考。教师是否应当介入,什么时候介入,下一步的教学应该做何调整,哪些问题值得全班讨论,哪些问题要教师讲解。对这些教师都要及时做出最恰当的选择。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是数学课改的一个重大举措,是我们数学教师面临的一次机遇与挑战,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当然,探究性学习还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郑陆初级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55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