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中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启凤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而又非常重要的学科,教学内容中有许多的定义、公式、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学生如何消化基础知识,掌握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进而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但要靠“教”,更主要的是要使学生会“学”。
一、课堂上要设计好适当的、良好的学习氛围
叶圣陶先生曾说:“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无论教师讲得多么好,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学,不培养自学能力,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因此,课堂教学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这样课堂气氛才会活跃起来。具体措施有如下几点:
1.让学生“讲一讲”。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大胆质疑,对于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难以掌握的内容,应积极引导学生去议论,鼓励学生去讲,在讲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出现的差错、漏洞,教师要特别耐心引导,帮助他们逐步正确地表述。
2.带动学生“做一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验中得出结论,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
3.引导学生“想一想”。养成解题后反思的习惯,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反思多种解法的优劣,反思各种方法的纵横联系。适时地组织诱导学生展开想象,题设条件能否减弱?结论能否加强?问题能否推广?等等。
4.让学生多讨论。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质疑、讨论、设问问题怎样解决可通过讨论,学生间可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达到交流进而共同提高的效果。
二、注重因人施教,让学生有个性
教学本身就包括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的个性差异,也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如,在课堂教学中,可根据不同气质的学生因人施教,对“兴奋型”学生可采用“以忙制动”“以动制动”等方法。根据他们反应快,愿意表达自己看法的特点,多提问、多让他们发表意见、多让他们操作演示。让善于思考又不爱发言的“抑郁型”学生发表不同看法;让积极发言又常丢三落四的“活泼型”学生讲清算理,分析算式;让机灵沉着又稳重内向的“安静型”学生说一说别人讲得对不对,并加以补充等等。这样围绕教学内容和要求,根据学生气质差异因人施教,既有统一要求,又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使他们的长处得到充分发挥。
数学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培养,有其广阔的天地。教师可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出发,帮助他们建立兴趣小组,利用数学园地开辟“请你攻擂”“一题多解”等栏目,推荐不同解法,展现独特见解。定期组织讲座、竞赛等活动;既要根据学生个性差异的相似性进行分组活动,又要留有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构成了数学学习的整体,保障了学生的潜能、特长有施展的空间。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个性,数学教学也要注入时代活水,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校门,开展与数学相关的研究性学习,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又把数学与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以致用,体现自我价值和成就感。
三、重视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的激励作用,通过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教师应操纵或控制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有关变量。在许许多多的变量中,学习动机是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关键作用的一个,它是有意义学习活动的催化剂,是具有情感性的因素。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动机,学生才能对学习积极准备,集中精力,认真思考,主动地探索未知的领域。在实际教学中,向学生介绍富有教育意义的数学发展史、数学家故事、趣味数学等,通过兴趣的诱导、激发、升华使学生形成学好数学的动机。教学中,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的方法很多。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入新知,既能化难为易,又使学生倍感亲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能激励学生积极投入探求新知识的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肯定;组织竞赛;设置愉快情景等,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不断体验解决问题的愉悦。坚持这样做,可以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热情。
四、重视自我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参与评价也是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好办法,如课堂上某个同学发言后,教师不急于给予评价,而先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评价这位同学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好在什么地方,不足在什么地方,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更好等等。如果学生评价得不全面或不准确时,教师再予以引导,这样让学生在互评中得到共同提高。在全课总结时也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在这节课中最满意的地方,这样能使学生在自我评价中获得自主发展,又能培养学生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
总之,教师要用新的教育理念,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主,突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善于引导学生用合作、讨论、交流、观察、思考、操作等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自觉学习、自发评价,获得成功的体验。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大丰市第二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66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