蛹到蝶的美丽蜕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根据不同时代中国时装设计的特点,将中国元素在本土时装设计中的运用分为四个时期:遭遇西式美学的启蒙时期、丢弃传统的学步时期、为民族而民族化的混沌时期和渐入佳境的蜕变时期。同时,结合时代背景特点,通过与国际时装设计演绎中国风的横向对比,分析中国时装设计理念的转变,详细解读中国元素在本土时装设计中运用的沿革过程。
关键词:时装设计;中国元素
中图分类号:J5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23(c)-0136-01
一、遭遇西式美学的启蒙时期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千年紧闭的大门,也带来了让中国人倍感新鲜惊喜的西
方文化。服装是文化的浓缩表达,如果把旗袍作为中国近现代时装的标志,那么旗袍本身就成为中国元素在时装设计中运用的第一笔。
最初的旗袍源于满族旗装,传承从唐朝延续下来的直线剪裁,在结构上采用平面剪裁的方法,穿着宽松。它不注重款式,而注重面料的表现和花纹图案的加工工艺。当国门被打开之后,初次踏上中国土地,身着束腰宫廷裙的金发碧眼女子让中国裁缝铺里的师傅仿佛看到另一个美的世界。于是,到了二十世纪,在西方服装造型和服装设计思想的影响下,习得西方剪裁工艺的裁缝对原始旗袍进行了改良。旗袍的设计开始追求腰节,在胸、腰、臀三个部位按中国女性的身形特点取值收紧,体现出形体的存在感。同时紧随西方服饰的潮流趋向,在领口、袖口等细节做了多样化的变动。改良之后的旗袍合体修长,体现出中国女子柔美的身形,为中国服装表现立体化造型迈出了第一步。
到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款式简单、穿着方便的新式洋装在中国流行开来,尤其在时尚潮流汇集的上海。透过纷繁靓丽的服饰,这些设计和制作优良的洋装为中国时装上了一堂西方美学的启蒙课程。受到启发的中国时装设计师对中式旗袍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他们在吸收了西方时装设计优秀理念的同时,也意识到旗袍具有的特殊东方风情。于是,一方面,旗袍的融合洋装的款式,结构设计更加丰富,剪裁更加大胆;另一方面,旗袍的制作更加注重细节,对精致的盘扣、镶边、图案、纹理、花色等中国服饰元素的运用精益求精。
旗袍是中国时装体现中西合璧的代表作,它以原始旗袍为基础,通过立体剪裁的方法表现出了中国时装和中国女性独特的魅力,成为中国时装最早的特色鲜明的标志。
二、丢弃传统的学步时期
六十年代的中国,中山装是中国元素在时装设计上的体现。立领、整齐的四方口袋让中山装显出简单统一的气质,中国传统服饰强调端庄、大方,正体现中国文化讲究整体布局的和谐,也体现了新中国建立时期追求整齐划一的集体主义精神。
结束文化大革命之后的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一步步获得解放,不再单纯满足于传统的低调和千人一面,对个性和美丽的需求一点点被唤醒。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和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仿佛闪闪发光的宝藏,引来了众多青睐的目光。1976年,时尚大师Yves Saint Laurent来到一直向往的中国旅行,这个神秘国度的东方风采让他深感震撼。从中国小巧的古董鼻烟壶中获得灵感而设计的“鸦片”香水,以及之后推出的中国风高级时装,将中国浓郁的东方美展现给全世界,引起了西方时尚界的极大关注。
但此时的中国时装设计由于几十年的物质匮乏,几乎一片空白。1979年时尚大师Pierre Cardin)应邀在北京民族文化宫进行了一场时装表演,拉开了人们对于西方现代时装认识的序幕,从的确凉、比基尼到牛仔裤,嘻哈装等,跟随西方、日韩等国家时装的潮流成为中国时装设计的主要内容。人们通过时装表达对发达国家物质及精神产品的追求,把传统中国元素放置于落后生活方式的印象中。中国时装设计更新的速度和数量都在加快,却在各种交错的外来思潮中迷失自我。
三、为民族而民族化的混沌时期
九十年代中后期的中国,逐渐打开的国籍视野已经培养了人们比较自信的审美观念。新世纪的到来也卷起了一股怀旧风潮。面对未来的不确定,迷失在模仿脚步中的中国时装设计师开始寻找中国特色,重拾民族元素和民族记忆。寻找自我、表现自我是设计的动力来源。
但这种为民族而民族化的设计缺少对中国服装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的深层理解,而仅仅通过在服装上生硬地堆砌传统元素来表现。在中国元素的取材范围上,大多数设计师也局限于中国红、牡丹花朵、中国结、山水泼墨等常见的元素,对中国元素的认识留在狭小的空间中,中国服装文化万千精彩的世界善待发现。在时装的剪裁和造型设计上,许多设计师只是将传统服饰全套照搬,再把相关的元素放大变化。虽然中国特色鲜明,却依旧只是从服装传统出发,丧失时代的精神表现。许多设计师在西式服装结构上简单堆上中国元素,这样的中西缺乏内在联系的拼凑组合中,可以看出中国的时装设计还未消化从形体塑造出发的西方服装文化。
总得说来,这个时期的中国的时装设计师在回归自我的路上充满迷惑,像蛹破茧而出之前的混沌挣扎,努力摸索着让中国式美丽绽放的空隙。
四、渐入佳境的蜕变时期
在九十年代末,香港和华裔的一批时装设计师不断尝试,深入地挖掘中国古
典文化,用国际化的审美让许多传统元素重新焕发时尚的光芒。比如张天爱、谭玉燕以及邓永锵创立的“上海滩”品牌。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全球化交流启发了中国时装设计师对孕育中国元素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更多的本质思考。2001年APE C会议20多位国家领导人身着的唐装让世界目光再次聚焦中国。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与中国充满活力的现代化相互映衬而散发的魅力吸引了众多当代顶尖的时装设计大师们:Tom Ford在YSL 04到05年的秋冬系列中,将中国元素贯穿于所有设计中;Robert Cavalli 05年秋冬系列的一袭青花瓷瓶裙惊艳了全场;O7年Fendi在长城举办的时装秀中国色彩浓郁,以88件鲜红色礼服开场,用黑色旗袍压轴;08年aBalenciaga春夏系列用旗袍领和涂鸦般的中国花朵营造春色……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让现代中国风格得到更多的赞许,“中国风”国际顶级时装设计大赏首次大规模地以“中国风”作为核心设计元素,汇聚了17位国际顶尖设计师的倾情之作。无论是Kenzo的旗袍裙,还是Diesel的鸟巢夹克,都让人们看到中国元素百变的时尚风情。
从近年的中国国际时装周的秀场上可以看到,中国的时装设计师在不断的对比学习中,逐渐学会了将中国元素结构分析,打破原有的规则,通过局部的以小见大表现时装的魅力。
对于什么是中国元素,设计师们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中国元素不仅仅是图案或色彩,从面料、款式到工艺等都是表现东方韵味的载体。中西合璧,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带来惊喜的碰撞与融合。中国元素背后要体现的是中国文化和另一种节奏的中式生活风格。在江南布衣、例外、播等一批本土设计师新创品牌的设计中,甚至已经看不到具体中国元素的形象,但在细节上的处理所透出的生活态度却是充满中国味的,设计师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将时装设计从感官享受渐渐深入到意境的共鸣,没有张扬的标志,却真正地赋予服装摇曳的中式风姿。
五、未来:新生的美丽绽放
“中国风格是一种放纵的幻想,将中国想象成梦一样的国度,一切事物都那
么新奇,那么不同,极尽奢华而又惊心动魄。”伦敦服装时装学NSarah Cheang博士做了这样的解释。设计与中国元素,拥有相同的无限可能性。时装的潮流瞬息万变,但风格是永存的。中国元素塑造的中国风格的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它是中国时装设计珍贵的灵感宝库,也是全球共享的精神财富。优秀的设计永远不会停止对美好的追求,而中国元素的美丽犹如蛹化蝶,让我们期待它在蜕变中焕发新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15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