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中自主学习在中学化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马领娣
新课程改革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让学生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地得到发展。目前我国,学生自主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对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学习好坏看作是自己的责任,而是依赖老师学习。二是没有真正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技巧,也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三是由于教师观念滞后,思想不够解放,不太相信学生能自己学好,因此造成课内讲课满堂灌,课外占用自习课时间讲课、辅导,并且作业量太多,使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没有保证。解决好自主学习问题,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要解放思想,相信只有学生把学习的责任承担起来,真正做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学习的潜能就能得到开展,就能实现深层次学习、良性学习。所以,认识自主学习,掌握自主学习的相关知识对中学教师尤为重要。
本文介绍自主学习主要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自主学习的定义,自主学习的特征,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要满足条件,自主学习中教师应做好自己角色的转换,自主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几个方面研究在中学化学教学实践中自主学习方式。
一、自主学习的定义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觉地运用元认知策略和行为策略,主动而有效的进行学习的方式。
二、自主学习的特征
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习动机是内在的或自我激发的;学习内容是自己选择的;学习方法由自己选择并能有效地加以利用;学习时间由自己进行计划和管理;对学习过程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对学习结果能够进行自我总结、评价,并据此进行自我强化;能够主动组织有利于学习的学习环境;遇到学习困难时能够主动寻求他人的帮助,发展自身主体性的过程。自主学习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自主学习的能动性。自主性学习是把学习建立在人的能动性基础上,它以尊重、信任、发挥人的能动性为前提。能动性的表现形式有:自觉(自律)与主动(积极)。自主学习是一种自律学习,一种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使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生了根本变化:从他律到自律、从被动到主动、从消极到积极,不仅开发出了学生的潜能,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责任心。
2.自主学习的独立性。自主学习把学习建立在人的独立性基础上,自主学习的实质就是独立学习,独立性是自主学习的灵魂,姜求学生能够不依赖教师和别人,自主独立地开展教学活动。
3.自主学习的异步性。自主学习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学生在充分了解自身的客观条件,并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需要,制定出具体的学习目标,选择相关的学习内容,并对学习结果做出自我评估。学习的异步性;使不少学生脱颖而出,使暂时落后的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尽快赶上来。
4.自主学习的监控性。自主学习不是依靠教师和家长的外力被动学习,而是依靠学生自觉、主动地对学习过程的监视、控制和调节等行为来达到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所以,学生对学习活动的自我监控是自主学习最显著的特点。
5.自主学习的创新性。“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自我,具鲜明的个性特征。教师注重向学生传授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学习的精神,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发现勤于探究;既能求同,更能求异,成为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创造性人才。
自主学习是一种学生把自己置于主人地位上的学习,学习也就变成自己的事,自觉自愿的事。学习积极性的根源在于学生内部学习动机,而这种积极性一旦被调动起来,学生将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学习也将是高效的。教师要放手给学生必要的个人空间,为学生创造、发现、表现,提供更多的机会,特别是为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发展空间。可以说自主学习不仅能开发出学生潜在的能力,而且能激活、诱导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一切天赋和诺言都不如习惯更有力量”。
三、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要满足的条件
(一)激发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手中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兴趣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心理学家都有不少论述,两千年前的教育学家孔子就指出:“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其潜能便会得到开放,主体性便会得到弘扬。因而,化学教学应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应做到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要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乙酸》第一节乙酸性质时,我让学生先读课题,从课题中,你想知道什么?同学们的话题一下子打开了,提出了很多问题,学习兴趣被激发了。
(二)教给方法,多方面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仅有化学学习的兴趣是不够的,若没有自主学习的方法、不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没有较强的学习责任意识,时间一长,遭受学习挫折后,自主学习的兴趣也就因此而减弱。因而,化学教学还必须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1.教师引导。教师根据学生的爱好和个体差异,选择一部分内容,围绕教学目的,有意思地一步一步进行教学。如教《氯气》一课,根据学习的爱好,选择“从状态―性质―用途”这一方法进行教学。第一步,学生带着问题观察氯气,其状态是什么?第二步,根据生活中盛接来的自来水为什么不能直接倒入金鱼缸中和你见过消毒剂有哪些提问,然后学生回答,再做试验说明他的氧化性。第三步,讨论它的用途有哪些,体现了他的什么性质?做小结?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然而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就必须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氛围。
2.总结方法。让学生去自主学习,教学《氯气》课后,我引导学生总结了学习方法,然后用这种方法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硫》,学生学习起来就轻松多子,问题抓得很准,对内容的理解也很透彻。
3.领悟自得。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本身作为认识和思考的对象,反思自己的思维方法、学习进程,从而达到在学习实践中“悟”出学法的目的。
4.以学定教。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法,如读了课题,你最想了解什么?然后让那些想了解同样问题的同学组合在一起,用他们喜欢的方法来自主学习,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5.延迟评价。心理学家认为,延迟评价往往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而过早地评价无论是肯定或是否定,都会抑制学生的灵感和创造性。而学生之间能够就对方的回答进行评价,说明他们已经主动地把自己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去,真正地体现了自主学习。在这堂课中,我对学生的争论暂时不发表意见,对学生的回答也暂时不作评价,而由其他同学进行评价,较好地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三)给足自主学习的时间,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习惯是个性心理中的个性意识的倾向性,习惯的力量是一种自然的力量。化学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化学教师持之以恒的培养。化学课上,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在化学学习实践中不断提高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控制的能力,并逐步达到自觉化。
四、自主学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重课堂调控。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并畅所欲言,这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条件。但许多教师却忽略了这一前提,只顾自己滔滔不绝地讲,结果使学生沉默寡言,就算有一两个“尖子”学生跃跃欲试,也是教师和一两个学生在演戏,而大多数学生则成了台下的观众。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决不仅仅指一两个学生,而应尽量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在大多数学生无动于衷、思维处于抑制状态的情况下,怎么能谈得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2.目标导向要强。有的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大家都抢着发言,把教师忙得不亦乐乎。但学生所讨论的问题,大多数是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无关的,甚至全是些无关紧要的问题。这样的课堂教学热闹非凡,但漫无边际,费时低效。原因是教师忽视了教学的目标导向,忽视了自身的主导作用,片面地认为只要学生发言积极,就是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3.面向全体。现在有不少课堂教学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主体作用发挥得好的学生恰恰是接受能力较快,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他们往往能提出一些比较新的见解和主张,教师却误以为自己引导得法,就跟着这些“主体作用”发挥得好的学生“走”,而中等生和相对比较差的学生则丧失了“发挥”的机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教师没有遵循大多数学生的认知规律,违背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限制了大多数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4.注意学法指导。“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但有的教师只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却忽视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的学习实际上仍然处于被动状态,依赖性强,离开了教师,还是不会学习,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制约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总之,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其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掌握自主学习的定义和特征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条件,做好自己角色的转换,注意应注意的问题,在中学化学教学实践中应用自主学习方式教会学生自主学习,使其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发展。
(作者单位:河间市第一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32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