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美术创新教育培养之我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郭庆霞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所以现代美术教育对学生创新思维和独特个性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我们又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笔者认为: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现代教育,其本质在于:以面向全体学生为基础,唤醒少儿对艺术的兴趣和生活感受为前提,通过形式多样,方法灵活的教学,使广大儿童在美术活动中,广泛体验艺术的美感,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其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创造的热情,引导和培养他们用淳朴自然的真情去大胆表现,大胆创造美的能力,促进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培养兴趣
  
  1 故事法针对儿童喜欢听故事的特点,在绘画创作前,或者是教师先讲故事,或者请学生根据题意自编故事讲给大家听。笔者认为讲故事或者起着陶冶学生情操;或者起着帮助学生心中构思意境的作用,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更有调动学生画画积极性的作用。
  2 欣赏法欣赏同龄小朋友的优秀儿童画作品,可以提高学生创作兴趣,消除对创作的神秘感或者畏难情绪,对调动创作积极性,开阔学生思路,启发学生联想有良好作用。孩子对儿童画感到亲切,由于这些作品反映了孩子的心理特点,接近孩子的一般水平,对消除创作的畏难情绪是行之有效的。
  3 展示法为满足儿童自我展示的愿望,可经常让学生在黑板上用粉笔作画,经常把学生中的优秀作品拿到班上展示、表扬、鼓励。展示法既调动了学生的学画画积极性,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美的感受能力,创造能力,使之乐为之!常言说的好,爱知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是之谓也!
  通过以上几法的刺激,学生对绘画的兴趣更加浓厚了。师生间更加民主和谐,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增强。
  
  二、大胆创造
  
  一幅优秀的作品,在创作时,需要激发灵感。而想象与幻想则是导致进发灵感的动因,也就是说,幻想和想象是绘画创作的前提。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要想激发儿童绘画创作的灵感,就得循循善诱、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和无拘无束的天马行空般的幻想,进行大胆的创作。
  例如,《捏太阳》一课,对于太阳的形状,老师强调的是满足学生愿望,是“喜欢什么形状,就画什么形状!”颜色、表情都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表现去实现。这样,学生在充分讨论制作方法后,就会带着很高的热情开始制作自己喜爱的太阳!
  再如:一次,我让学生画自己喜爱的玩具。一位小男孩将大熊猫画成蓝色的头,旁边的孩子们看后偷偷的笑。借此契机,我将这位孩子的作业拿起来,向全班同学展示后说:“你们觉得这位同学的大熊猫可爱吗?”然后又说:“只要是我们喜欢的颜色都可以用到我们的玩具上。”并表扬了这位男同学。结果这节课交上来的作业,玩具上的颜色特别丰富,同学们将天真烂漫的笑声、将丰富的想象、将自己的意愿感情融入到画中……
  孩子们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尤其需要鼓励,哪怕是一个眼神,―个微笑……鼓励虽然微小但带给孩子们却是无尽的未来。
  此外,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儿童的画,我们千万不能以画得像不像为标准来衡量一幅作品的好坏。
  因为,低年级儿童笔下的形象常常是凭直接感受加上记忆、想象创造出来的视觉形象。不受具体形状,色彩的限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和认识,反应儿童心中的世界。在形式上由于儿童小肌肉群还不发达,因而显得粗犷、稚拙。因为儿童认识能力的局限,他们还不理解,也不能表达出空间和透视现象,还不能注意到形体的结构和比例的关系,还不会有主次、有联系地表现事物。
  所以在他们的图画里,常常突出地表现他们所喜爱的、引起他们注意的东西,舍去他们认为不是主要的,不被他们注意的东西。如常把人画的头大身子小,头发一根根竖立起。他们画的东西常常前不挡后,近小远大,或者把平放的东西画成竖立起来。这些都是儿童幼稚可爱、天真烂漫的反映。
  对此,我们应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这些,而不能以成年人的视点用像与不像去衡量。
  
  三、正确引导
  
  正确引导是指教师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地传授给学生绘画理论知识,并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创作的过程。
  1 引导学生细致的观察生活,熟悉生活是指导教学的前提。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怎样去观察生活,要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发现美好的、有意义的东西,围绕生活中的一定情节,观察人物的思想感情、形象、动态和色彩。教师可以在现场指导学生观察,也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观察,并作记忆画或速写,记录有关素材。
  2 学生在构思阶段,教师的辅导要着重引导学生回忆、联想,开阔他们的思路,使他们从生活中感受自己认为有意义的题材,并考虑怎样表达出来。教师辅导时要了解学生的想法,根据学生的思路帮助他们,不能用教师的想法代替孩子的想法。
  3 在孩子构想好之后,要逐步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构思先在头脑里形成一个清晰的图画,对于儿童不能画出来的形象,教师要给学生讲解,给他们提供资料或者画在另外的纸上供他们参考。
  4 在制作阶段,教师应根据儿童的设想,对造型、设色等问题进一步加以指导。在形象上不要要求过高,儿童所画的形象比例虽不精确,动态虽不够准确,却很生动很形象。
  总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运用各种手段和各种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拓展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的情感以及教师用大自然的千姿万态等诸多美感因素的综合运用,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全方位地推进学生的美育素质的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40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