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具有发展适宜性的图书角对幼儿阅读兴趣和阅读行为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严 冷 张 俊

  摘要 幼儿园图书角的创设与幼儿早期阅读有着密切的关系。本研究旨在调查具有发展适宜性的图书角对幼儿阅读兴趣和阅读行为的影响,以期为幼儿早期阅读提供有效的教育指导策略。研究者采取了准实验研究中的非等组前后测设计方法,选取幼儿园中的两个平行中班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实验调查具有发展适宜性的图书角对幼儿阅读兴趣和阅读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具有发展适宜性的图书角可以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并能促使幼儿的阅读行为趋向成熟。
  关键词 发展适宜性;图书角;早期阅读兴趣:早期阅读行为
  中图分类号 G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4604(2008)10-0025-05
  
  图书角,又称阅读区,是幼儿园活动室中供幼儿自主阅读图书的专门区域。有效利用图书角。可以促进幼儿早期阅读技能的发展,还可以促使幼儿进行长时间的读写活动。然而,我们在北京的一些幼儿园观察时发现,大部分班级中图书角形同虚设,幼儿大多不愿选择在这一区域活动。即便是按照教师的安排进入图书角,也是随便翻翻书就迫不及待地进行其他活动。幼儿究竟为什么缺乏参与图书角活动的热情呢?我们通过进一步观察发现,这些班级的图书角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图书角的环境创设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许多班级的图书角仅有一个书架,没有幼儿的座椅;图书的摆放无规律可循,有的班的图书角里摆放的甚至全是幼儿园教材。其次,教师对阅读活动投入的精力和时间极为有限。例如,很少有教师能坚持每天为幼儿读书或讲故事,区域活动时也很少会到图书角为个别幼儿读书。
  与此相反,美国幼儿园的图书角则是一种具有发展适宜性的图书角,这种图书角的环境创设和教师指导均体现了年龄适宜性、个体适宜性和文化适宜性。这样的图书角能引起幼儿极大的阅读兴趣。美国幼儿对图书角的欢迎程度不亚于对表演区、积木区和美工区。这种具有发展适宜性的图书角是否也有助于提高我国幼儿的阅读兴趣?另外,它对幼儿在图书角中的阅读行为是否也有影响?本文将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研究。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变量及其操作定义
  在本研究中,自变量为具有发展适宜性的图书角。具有发展适宜性的图书角的环境创设和教师指导都要体现出幼儿的年龄需求和个体需求,且两者之间要力求达到平衡。环境创设的发展适宜性具体体现为教师在创设环境时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在选择图书时兼顾幼儿的集体需求和个体需求。而教师指导的发展适宜性则体现为教师将阅读活动纳入常规,强调幼儿自主阅读习惯的培养;定时为幼儿读书、讲故事,通过师幼互动增强幼儿的自主阅读技能;制订并执行图书角的使用规则,帮助幼儿形成规则意识;将阅读与其他活动整合起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本研究的因变量有两个,一是幼儿参与图书角活动的兴趣,二是幼儿在图书角的阅读行为。前者是指一个班在区域活动时间里参与图书角活动人次的多少和幼儿在图书角活动时间(所有人次阅读持续时间的总和)的长短。后者是指幼儿在阅读图书时的具体表现,其类型主要分为浏览、假装阅读、安静研究、传统型阅读和无阅读行为五种。浏览是指幼儿快速翻书;假装阅读是指幼儿以单独或集体的形式假装自己在阅读;安静研究是指幼儿仔细研究图书的插图并尝试将其与文字符号相联系;传统型阅读是指幼儿认识书上全部或部分词句:无阅读行为则是指幼儿在图书角里没有进行阅读。在上述的阅读行为中,传统型阅读属于识字型的阅读行为,由于早期阅读并不等同于早期识字,因此传统型阅读并不是幼儿典型的阅读行为。浏览、假装阅读和安静研究属于前阅读行为。是幼儿典型的阅读行为。在这三种前阅读行为中。安静研究属于注意力集中程度最高的一种类型,标志着幼儿前阅读行为的成熟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应该被视为幼儿早期阅读技能培养的方向。
  
  2.取样
  我们选取北京市某幼儿园的两个平行自然中班作为研究样本,其中实验班有幼儿33名,对照班有幼儿34名。实验前两个班均没有设立专门的图书角,图书都摆放在一个书架上,书架放在钢琴旁边。图书的种类和数量基本相同(均由幼儿园统一发放)。如果想要阅读图书,幼儿必须到活动室里的方桌旁坐下阅读。
  
  3.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
  本研究采取准实验研究中的非等组前后测设计方法。在测定两个因变量时,使用的测量工具为研究者自行编制的《幼儿参与图书角活动兴趣的观察量表》和《幼儿阅读行为的观察量表》。《幼儿参与图书角活动兴趣的观察量表》用于记录各班每天在区域活动时间里参与图书角活动的幼儿人次以及幼儿参与图书角活动的时间;《幼儿阅读行为的观察量表》则用于记录幼儿在阅读图书时的具体行为表现。
  
  4.实验步骤
  (1)前测
  在对实验班进行实验处理前,研究者连续五天使用自制的两份观察量表记录实验班和对照班区域活动时幼儿在图书角活动的情况。
  (2)实验处理
  依据美国幼儿园具有发展适宜性的图书角的创设。我们对实验班的图书角进行了环境创设和教师指导的改造。
  环境创设的改造包括:把图书角设置在活动室中比较安静且光源充足的位置,将图书角的空间扩大到可以同时容纳一名成人和两三名幼儿;在图书角铺设地毯,提供舒适有趣的座位,如沙包椅、充气椅和大靠垫;书架的高度与幼儿身高相适宜,书的封面朝外,便于幼儿选择;为幼儿提供与其年龄相符的图书,尽量选择硬皮图书,图书内容与幼儿生活紧密相关;注意阅读材料的多样化,为幼儿提供反映现实生活的儿童图书、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儿歌、散文、歌谣等各种类型的儿童读物;图书主题尽量与近期课程内容相关,同时也提供其他主题的图书,以满足幼儿的不同需要;图书每周至少更换一次。
  教师指导的改造包括:教师允许幼儿将图书借回家中阅读,提供一个图书借阅本,记录图书借阅情况;使用图书角前与幼儿一起制订图书角的使用规则,并提醒幼儿遵守规则,如不得损坏图书、不得乱扔图书、把书带回家前必须登记、必须将带回家的图书带回来等;每天为全体幼儿大声读书一次,并且在区域活动时在图书角里为个别幼儿读书;将阅读和书写结合起来,在图书角为幼儿提供笔和纸,以供幼儿阅读时记录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将故事性较强的图书引入表演区,让幼儿自由扮演书中角色。
  我们对对照班的图书角未作任何改造,并且与该班教师约定不得作任何与实验班相似的改变。
  (3)后测
  在对实验班进行上述改造后,研究者再次连续五天使用自制的两份观察量表记录实验班和对照班区域活动时幼儿在图书角活动的情况。
  
  二、研究结果
  
  本研究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下。
  
  1.前、后测中幼儿每天参与图书角活动的人次,

  实验班在前测中参与图书角活动人次最多的一天是5人次,最少的一天是0人次,平均每天参与图书角活动的幼儿是3人次;在后测中参与图书角活动人次最多的一天是11人次,最少的一天是7人次,平均每天参与图书角活动的幼儿是9人次。
  对照班在前测中参与图书角活动人次最多的一天是2人次,最少的一天是0人次,平均每天参与图书角活动的幼儿是0.6人次;在后测中参与图书角活动人次最多的一天是6人次,最少的一天是0人次,平均每天参与图书角活动的幼儿是1.2人次。
  此外,实验班在前测中共有15人次参与了图书角的活动,在后测中共有45人次参与了图书角的活动,比前测时增长了200%。对照班在前测中共有3人次参与了图书角的活动,在后测中有6人次参与了图书角的活动,比前测时增长了100%。由此可见,虽然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后测中参与图书角活动的总人次都有所增长。但是实验班的增长幅度远远大于对照班。
  
  2.前、后测中幼儿每天参与图书角活动的时间
  实验班幼儿在前测中参与图书角活动的时间5天累计为109分钟,平均每天幼儿参与图书角活动的时间为21.8分钟;在后测中,幼儿参与图书角活动的时间5天累计为507分钟,平均每天幼儿参与图书角活动的时间为101.4分钟,比前测时增加了365.13%。对照班幼儿在前测中参与图书角活动的时间5天累计为22分钟,平均每天幼儿参与图书角活动的时间为4.4分钟;在后测中幼儿参与图书角活动的时间5天累计为39分钟,平均每天幼儿参与图书角活动的时间为7.8分钟,比前测时增加了77.27%。结果表明,虽然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后测中平均每天幼儿参与图书角活动的时间都有所增加,但是实验班的增加幅度远远大于对照班。
  
  3.前、后测中幼儿在图书角的阅读行为类型
  在前测中,实验班幼儿的阅读行为包括无阅读行为7人次,假装阅读4人次,安静研究4人次,浏览1人次。在后测中,实验班幼儿的阅读行为包括安静研究28人次,假装阅读10人次,浏览5人次,无阅读行为2人次。
  在前测中,对照班幼儿的阅读行为包括浏览、假装阅读和安静研究,均为1人次。在后测中,对照班幼儿的阅读行为包括浏览3人次,假装阅读2人次,传统型阅读1人次。
  比较实验班和对照班前、后测中幼儿的阅读行为可以发现,实验班在后测中浏览比率小幅提高,假装阅读比率小幅下降,安静研究比率大幅提高,传统型阅读比率无变化,无阅读行为比率大幅下降;对照班在后测中浏览比率小幅提高,假装阅读比率无变化,安静研究比率大幅下降,传统型阅读比率小幅提高,无阅读行为比率无变化。相比之下,实验班后测中参与图书角活动的幼儿的阅读行为显现出一种成熟化的趋势,即进入图书角的幼儿在后测中更有可能进行阅读,并且前阅读行为更趋向于安静研究。
  
  4.买验班与对照班的差异比较
  (1)幼儿参与图书角活动的兴趣
  实验班后测时参与图书角活动的幼儿平均每天提高了6人次,幼儿参与图书角活动的时间平均每天提高了79.6分钟。对照班后测时参与图书角活动的幼儿平均每天提高了0.6人次,幼儿参与图书角活动的时间平均每天提高了3.4分钟。
  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后、前测中每天参与图书角活动的幼儿人次之差、幼儿参与图书角活动的时间之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实验班每天参与图书角活动的人次、幼儿参与图书角活动的时间在实验处理后的增加显著高于对照班,即实验处理对提高幼儿参与图书角活动的兴趣具有显著的效果。
  (2)幼儿在图书角的阅读行为
  实验班后测时在图书角浏览图书的幼儿平均每天增加了0.8人次,安静研究的幼儿平均每天增加了4.8人次,假装阅读的幼儿平均每天增加了1.2人次,进行传统型阅读的幼儿均为0人次,无阅读行为的幼儿平均每天减少了1人次。对照班后测时在图书角浏览图书的幼儿平均每天增加了0.4人次,安静研究的幼儿平均每天减少了0.2人次,假装阅读的幼儿平均每天增加了0.2人次,进行传统型阅读的幼儿平均每天增加了0.2人次,在图书角无阅读行为的幼儿均为0人次。
  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后、前测中参与图书角活动的幼儿的浏览人次之差、安静研究人次之差、假装阅读人次之差、传统型阅读人次之差以及无阅读行为人次之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后发现,实验班幼儿在图书角里进行安静研究的人次在实验处理后的增加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班,即实验处理对幼儿在图书角中进行安静研究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三、讨论
  
  1.对实验班幼儿参与图书角活动人次的增加较对照班显著的分析
  接受实验处理后,实验班幼儿参与图书角活动人次的增加较对照班显著。我们认为导致该差异的原因有两个。首先,实验班图书角环境发生了改变,儿童的座位从冰冷、坚硬的木椅变成了舒适的地毯、靠枕和儿童沙发;杂乱无章的图书变成了目的性强、多样化并能定时更换的图书;图书角从只具单一阅读功能的区域变成了兼具阅读与书写功能的区域。种种环境的改变带给幼儿舒适、愉快的情绪体验,并且为幼儿提供了自由选择图书的机会,因此大大提高了幼儿主动参与图书角活动的积极性。其次,在创设新环境后,教师坚持每周为幼儿提供新颖、有趣的图书,并带领幼儿一起阅读图书,这样的指导策略有利于培养幼儿对图书的感情和养成经常阅读的习惯。
  
  2.对实验班幼儿参与图书角活动时间的增加较对照班显著的分析
  接受实验处理后,实验班幼儿参与图书角活动时间的增加较对照班显著。我们认为导致该差异的原因也有两个。首先,参与图书角活动的幼儿人次的增加可以导致幼儿参与图书角活动时间的增加。其次,图书角舒适的阅读环境、有趣的阅读材料和教师经常性的引导增强了幼儿自主阅读的积极性,幼儿更能沉浸于图书之中,阅读图书的时间也相应有所延长。
  
  3.对实验班幼儿安静研究人次的增加较对照班显著的分析
  接受实验处理后,实验班幼儿安静研究人次的增加较对照班显著的可能原因有四个。首先,将图书角设立在活动室里相对独立、安静且光源充足的位置,幼儿在图书角活动时不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其次,图书角中柔软、舒适的座位能让幼儿放松地享受阅读的乐趣。再次,大多数幼儿喜欢自己熟悉的和可预见的阅读材料,教师为幼儿读书、允许幼儿将图书借回家中阅读、将阅读和前书写结合起来以及将故事性较强的图书引入表演区,这些均有助于幼儿熟悉图书角中的阅读材料。最后,经常更换图书角的图书可以避免幼儿对图书产生厌倦情绪,新颖、有趣的图书可以吸引幼儿深入阅读图书。
  
  四、教育建议
  
  本研究说明,在幼儿园创设具有发展适宜性的图书角,有利于提高幼儿参与图书角活动的兴

趣和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幼儿的前阅读行为逐渐走向成熟。结合研究结果,我们对幼儿园图书角的创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幼儿园教师必须加强对早期阅读重要性和早期阅读内涵的理解
  不理解早期阅读的重要性,教师便不会把精力和时间花在图书角的创设上,即便是创设了图书角,教师的工作也可能仅仅浮于表面――图书角硬件设施很完善,但是幼儿的阅读行为缺乏教师正确的引导与干预。如果没有正确理解早期阅读的内涵,教师在为幼儿选择图书、提供指导和干预时容易产生偏差,有可能把指导和干预的重点放在幼儿识字上。
  
  2.图书角环境创设和教师指导应当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
  环境创设要遵循安静、舒适、有趣、方便和新颖的原则。教师在选择图书角空间时应尽量将图书角设置在有充足光源的安静的地方,避免与喧闹的建构区或表演区相邻,要保证图书角至少能同时容纳一名成人和两三名幼儿。图书角应配备与幼儿身高相适宜的书架和既柔软舒适又鲜艳美观的座位。
  教师指导要遵循互动原则,教师不仅要加强与幼儿之间的互动,还要鼓励幼儿与幼儿之间互动。将阅读与其他区域的活动有机结合就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它不仅能促进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还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例如,教师可以将阅读和表演游戏结合起来,组织幼儿讲述图书中的故事或者把图书作为表演游戏的剧本,由幼儿来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可以把阅读和角色扮演游戏结合起来,开展“小小图书馆”的游戏,和幼儿一起为图书编码,共同整理图书,制订图书使用规则,分角色扮演图书馆管理人员和借书者;还可以把阅读和美工活动结合起来,鼓励幼儿欣赏图书中的插图,根据故事情节绘制插图以及修补破损的图书等。
  
  3.图书角环境创设和教师指导应兼顾幼儿的个体需要
  教师在为幼儿选择图书时,除应结合近期班级活动的主题之外,还应尽量提供类型多样、内容有趣的图书,并且努力做到定期更换图书,以满足有着不同兴趣的幼儿的阅读需要。教师还应将开展阅读活动纳入日常工作,定时为幼儿读书或讲故事。值得强调的是,教师应该坚持每天为幼儿读书一次以上,而且在为幼儿读书时应该尽可能向幼儿呈现大图书(big books),以便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因为使用大图书进行手指点读,有助于幼儿集中注意力阅读书中的图画和文字。另外,图书角每天应至少连续开放半小时以上,以便幼儿可以自主选择图书阅读,并且有充足的时间阅读完自己感兴趣的图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69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