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音乐新的功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丁媛

  我国自古以来,音乐的主要功用被限于“陶冶性情”。重理性,轻感性,重规范,轻个性。要求情在理中,美以善为本,是我国传统音乐功能观的显著的民族特色。在历史上,这种观念起到了很好的社会服务功用,被广泛接受。但在教育大改革的今天,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仅仅把音乐定义在为德育服务和实施德育途径的功能上是很不全面的。教育如何为国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已被提上教改的重要日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音乐功能的狭隘性应该被打破。
  
  音乐功能的拓展――感性功能
  
  现今教育,学校学科设置中,语、数、自然、外语、历史、地理均为偏重理性的课程,而这些又被叫做“主课”。可想而知,理性在学校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学生身上的规范越来越多,个性、创造性、感性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从而阻碍了理性的发展,导致许多学生感情麻木,感觉迟钝。在这种情形下,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应担当重任,去发展学生的感性特征,使学生成为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
  爱因斯坦说:“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要求同样的思维过程。”所以,我们不能把音乐教育变成技能教育、知识教育。要确立感性与理性并存的观念,充分发挥音乐的感性功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创造力得到极大挖掘。爱因斯坦每当研究问题遇到困难时,他就把自己关起来演奏音乐,他常在音乐中重新获得灵感。这原因正是音乐使他的情感从理性的桎梏中释放出来,他的思路从逻辑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重新获得创造力。
  
  音乐功能的拓展――解放功能
  
  优美的音乐可以治病,正因为如此,音乐治疗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正在全世界蓬勃发展。我国古代名医朱震亨说:“乐者,亦药也。”马克思也说:“一种美好的音乐,比十服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学生时时处在紧张的学习当中,音乐能使他们摆脱这种紧张,达到怡情健身的作用,义能促进其他文化课的学习。音乐的解放功能使最富幻想的学生从理性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为他们的幻想插上坚实的翅膀,让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得到充分伸展,为学生的完美人格作出音乐该有的贡献。
  音乐功能有了新的拓展,对音乐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要树立感性与理性并举的观念。音乐教育不是专业艺术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音乐方面的专门人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完美人格,让他们成为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用模子铸造出来的整齐划一的产品。要让音乐成为他们的朋友,发泄他们的激情,解放他们的心灵。
  其次,要根据音乐新的功能,在教学组织和方法上有所创新。譬如打节奏,可以让学生运用各种手段,手、脚、头、嘴,甚至借助书本、桌、椅、等等,使其能充分施展、发挥个人的想象力。唱歌不一定从潜到词,可从词到谱,不一定用美声唱法,学生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唱法,通俗、气声等,处理也可因人而异。欣赏,根据最初情绪体验,联想自己的日常生活琐事,不要把他们框在作者的意图内。当然,千万不要忘记老师的导向作用,大方向不可废,把这一切纳入到正确、纯净的领域。
  最后,要改变评价体系。唱,不一定和你相似是最好,美声唱法也不一定最好,只要表达出该有的情感,用什么方法是次要的。欣赏,只要能说出基本情绪,喜、怒、哀、乐;联想到那件喜事、怒事、哀事,都应该是好的,只怕他不想。评价时,首先从感性的角度,感觉对不对。其次,把他们自然的导入理性的轨道,这才是评价的高超艺术,不能以记忆、模仿为主要评价目标。
  在素质教育的大形势下,在各科争相进行改革创新的今天。如何从本学科开始进行创新,如何从本源上发出一枝新芽,而不是仅仅从方法上、手段上进行表面更新,用新瓶装老酒,有待所有从事音乐教育的人士进行探索,为我们学生的个性发展、人格完善闯出一条新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为我们描出一幅五彩斑斓的图画。
  
  责任编辑 王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82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