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考试焦虑的案例分析报告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薛效儒
一、来访者基本情况
董某,男,19岁,性格内向,学习刻苦。高三理科班学生,父母双方家族无精神病史。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1、主诉:焦虑,烦躁,入睡困难,不愿与人交往。
2、个人陈述:从小父母对自己很疼爱,并寄予厚望。高二下学期,因害怕考试出现了注意力难以集中、焦虑、入睡困难、食欲下降的症状。期末考试成绩下滑。现在沮丧、烦躁、失眠、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学习效率明显下降。
三、诊断
对该生的初步诊断是一般心理问题,最终诊断为:考试焦虑。
四、咨询目标的制订
改变该生对于考试的不合理观念,降低焦虑水平,改善睡眠状况,逐步提高学习效率,使该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提高有效应对挫折的能力,促进该生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完善其人格。
五、咨询过程
咨询阶段可分为:心理诊断阶段:领悟阶段;修通阶段;再教育阶段。
第一次咨询:心理诊断阶段
1、目的:了解基本情况: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探寻改变的意愿;确定咨询目标:商定咨询方案。
2、方法:会谈
3、过程:
(1)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心理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
(2)与该生交谈,收集临床资料,探寻该生的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
(3)确定咨询目标。
(4)制订咨询方案。
(5)布置家庭作业:请该生回忆,以往生活和学习中,有没有碰到类似的情况,当时的感受是什么?最后是如何解决的?
第二次咨询:领悟阶段
1、目的:加深咨询关系:介绍ABC理论:鼓励该生发现影响其情绪、行为中的不合理信念:,进一步领悟对自己的问题及自身的不合理信念的关系。
2、方法:会谈、合理情绪疗法。
3、过程:
(1)反馈咨询作业,和该生一起分析他的思维倾向。
(2)根据ABC理论,使该生结合自己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
(3)帮助小董进一步领悟对自己的问题其与自身的不合理信念的关系。
(4)帮助小董达到三种领悟:①是信念引起了情绪和行为的后果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②他因此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应负有责任;③只有改变不合理信念,才能减轻或消除他目前存在的各种症状。
(5)布置咨询作业:①让该生结合日常生活,举例说明自己问题的根源,反思自己的不合理信念;②问一问父母,如果自己考不上大学,他们会不会怪罪自己;③将埃利斯归纳的11条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引起心理困扰的不合理信念给该生并请其详细阅读,然后和自己的情况相对照。简略写出感想。
第三次咨询:修通阶段(1)
1、目的:学会合理评价:与不合理信念辩论;帮助该生改变思维,并放弃以往的不合理观念,用合理的信念尝试着代替不合理的信念。
2、方法:会谈、合理情绪疗法。
3、过程:
(1)反馈咨询作业;对该生的体验给予鼓励。
(2)与不合理信念作辩论。
(3)展示不合理信念的无效,以及这些不合理信念是如何影响到该生的行为,并导致相关的情绪困扰的。
(4)让该生认识到,不准确的语言是思维过程歪曲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他以往使用的“必须”、“应当”、“绝对”等,完全可以改为“希望-,“愿望”“可能”等。比如。我希望通过考上大学来回报父母。
(5)咨询家庭作业:让该生自己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学习制作RET自助表。
第四次咨询:修通阶段(2)
1、目的:巩固咨询效果:进一步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放松训练。
2、方法:会谈、合理情绪疗法、放松训练。
3、过程:
(1)反馈作业:检查讨论,鼓励继续执行:
(2)继续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用合理的信念代替不合理的信念:
f31进行放松训练和自信训练等,提高该生应对焦虑性情绪反应的能力,进一步改善睡眠。
(4)家庭作业:继续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写出合理自我分析报告;放松练习。
第五次咨询:再教育阶段
1、目的:巩固咨询效果;结束咨询,制定行为目标,加强自我管理能力。
2、方法:会谈、合理情绪疗法。
3、过程:
(1)反馈作业,检查讨论。鼓励继续执行。
(2)指出继续努力的方向:自我监督与控制。
(3)基本结束咨询:制定行为目标,加强自我管理。
六、咨询效果评估
1、自我评估:情绪比较稳定了睡眠有了很大改善。能够比较坦然地面对考试。
2、他人评定:能够劳逸结合,学习效率提高,睡眠比较正常,与他人交流渐多。
3、咨询师的评估:通过观察、回访,发现巳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七、体会和思考
考试焦虑是一种很复杂的情绪现象,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潜在威胁。通过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对小董考试焦虑问题进行了五次咨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一案例也说明了学校心理咨询的作用――调适学生心理状态,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王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84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