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靳新荣

  阅读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和重点。它注重于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及掌握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也一直是困扰教学的难点,究竟该怎么做更好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此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阅读可以开阔视野,提高认识能力,开发智力,可以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培养品德,发展个性,影响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阅读毕竟不是和作者面对面的对话,作者所给出的是一个文本,而且作者一般也不可能仅仅为了我们今天所教的学生这一特定对象而写作。学生面对文本这样特殊的对话者,往往有话不知从哪里说起的困惑,从而失去阅读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深刻体察学生作为人的心灵历程和精神状态,准确估计文本的哪一点、线、面最可能介入学生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找到对话的最佳切入点,从而激发学生与之对话的热切愿望。提问是教师经常运用的对话方式。好的问题本身就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它能吸引和鼓舞学生在思维的王国里不辞艰难地跋涉、攀登。有了兴趣,才能使阅读成为一次快乐的经历,真正使学生爱学、乐学。在学习生活中,教师要多倾听学生读书,多表扬喜爱看书的学生,多向学生推荐好书。
  
  二、让学生成为阅读主体,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学生阅读能力的整体提高,阅读是起点,也是归宿。阅读是学生提高语文素质,丰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底蕴的一条重要途径。一个中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他在整个各学科的学习以及他今后的发展和品尝生活。同时在考试中,阅读能力的考查不仅分值多,数量大,而且区分度也高,最能拉开距离。因此,培养学生较强的阅读能力十分必要。
  首先,要重视朗读,加强“读”的训练。阅读教学必须以读为主,以人为本,以学习语言为本。“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章中准确的语言,生动的形象,必须通过朗读才能更充分地理解。读得好,说明学生理解得透,并受到了感染,就如同站在作者的立场上替作者说一番话一样。朗读,还可以使学生理解词语和句子的结构,掌握语句的内涵。语言精彩的文章,如果能反复朗读,达到熟读成诵,书上的语言就会变成自己活的语言,为储备语言创造了条件。所以,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朗读。
  其次,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阅读主体。学习一篇文章,都需要从阅读到领悟的过程,其中包括感知、理解、鉴赏等几个环节,环节之间有序排列,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反映了阅读能力层次的不断提高。因此,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种有序阅读的习惯。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启发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进行自主探究性阅读。“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获得真知的先导,打开知识的钥匙”。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
  
  三、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激励学生发表见解
  
  课堂不只是教师教学的场所,更是师生有效互动的场所。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活动的促进者和阅读活动的对话者,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体验,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要给学生创设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大胆想象并积极发言,重视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激励学生,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引导学生在一种自由而和谐的氛围中深入体验,畅所欲言,发表见解。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那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教师在表扬的同时要指出存在的问题,不能一味迁就,更不能不做评价。
  
  四、教给学生科学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阅读教学除了着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之外,要教给学生科学阅读的方法。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飞旷。教师应根据不同的体裁和作品时代去引导学生掌握不同的阅读方法,从中理出规律性的东西。比如现代文的阅读,就是把握整体,感受体验和理解文本的过程。但具体的过程和方法也有不同,比如记叙、议论和说明就不同,应指导学生明确问题区别对待。
  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说培养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勤查工具书、善于捕捉信息的习惯,加强积累和练笔的习惯。对初中生的要求是多抄、多积累、多感。那怕一点一滴,三言两语地写在摘抄作品的后面,不怕偏和少,只要有感悟,有鉴赏就行。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就能不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99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