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政治课教学实效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伟红
笔者结合几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本着课改精神,认为要激发思想政治课课堂活力,切实提高教学实效,从方法上讲,必须重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抓好新课导入
常言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新课导入,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引发学生思考,引起学生的期待心理和求知欲望,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很快地进入课堂角色,为整堂课的教学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
那么,新课导入要从哪些方面着手呢?首先,导课材料的选用应注意典型性和真实性。其次,导课要有针对性。再次,导课的模式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实现多样化。总之,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情境,把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迅速地吸引到课堂教学之中。
二、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也就是让学生经历一个不协调――探究――深思――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不协调”必须要设疑,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之中,从而使学生注意、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这里,问题的设计是关键。提出的问题必须新颖、明确,富有启发性,兼顾梯度性,能激发学生的思绪和求知欲望,引起学生的探索活动,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三、提高讲授艺术
思想政治课是说理课,教材中科学的理论能使学生从理论高度来认识问题,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这些内容总是离不开教师的“讲”,离不开理论的灌输和系统的讲授。现在有一种模糊认识需要澄清,有的人认为教师讲就是“注入式”教学,这是很不正确的。事实上,教师系统的讲授也可以具有启发性。关键在于教师怎样讲,怎样讲出艺术性。
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学生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恰当的取舍。在讲授过程,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和“于无疑处生疑者”,促使他们动脑筋、想问题。
其次,讲授要力求语言简洁准确、形象生动,并注意节奏。此外,讲授中还可辅之以图表、录音、录像、幻灯等多种手段,使学生在课堂上有如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真切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联想,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实效。
四、注入时代活水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的根本原则和方法,也是政治课教学的生命之所在。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不是不愿上政治课,而是不愿听那种脱离实际的空洞说教。基于此,需要教师关注社会热点,把现实热点注入教学,让教学跳动着时代的脉搏,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例如讲“一国两制”内容时,可以引入香港和澳门回归的事例;讲国家宏观调控时,可以引入我国西部大开发、三峡工程;讲国家机构内容时,可结合国务院新一轮机构改革事例等。这些最新材料的引入和补充,能丰富教材的内容,使我们的政治课教学更富有时代气息,更具有新鲜感,使我们的教学更利于学生接受。
五、增强情感因素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教育的课程,集理论性与教育性于一体,运用情感因素进行课堂教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其他学科所要解决的一般是学生“知”与“不知”的问题,而思想政治课更要解决学生“信”与“不信”、“行”与“不行”的问题。假如忽视了情感因素,则不可能达到教学目标。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增强情感因素,并使其潜在的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首先,要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其次,要创设富有情感的教学氛围。再次,教师以发自内心深处的激情进行课堂讲述,是情感化教学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教师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这样去讲马列主义真理才会有真情实感,才能用情感去感化、教育学生,从而实现情与理的结合和情、信、行的统一。
当然,激发课堂活力,提高教学实效的方法不限以上几种,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关键取决于教师如何去科学选择和运用。相信只要我们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自身特长对各种方法加以灵活运用,并不断在实践中探索新的方法,那么,思想政治课一定会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生动活泼的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02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