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韩海英

  摘 要: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大学英语教师应当以自身高尚的情感,在学生学习知识和训练技能的过程中,在生动愉快的教学情境中,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
  关键词:英语教学;情感教育;素质教育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进行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英语教学中,不但应该重视对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而且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主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以知育情――在学习知识和训练技能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
  
  学习知识、训练技能和培养情感是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的三个方面。在英语教学中,应当让学生在学习知识和训练技能的进程中接受情感教育,做到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为此,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深入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教育因素,在制定认知领域教学目标的同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寻找知识与情感的结合点。例如,在学习《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中“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一文时,教师可设置一些问题如:“What problems do you have in trying to learn English? ”“What other things do you think we can gain through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等,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可以体会到学好英语不仅仅是掌握大量的语言知识,更能使人认识不同的文化,以一种全新的思维去看待事物。这样就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学好英语的信心。在学习 “A Good Heart to Lean on”一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埋在心底的对身患残疾的父亲的愧意和怀念,使学生感到那弥漫在父子之间浓浓的亲情,从而使学生意识到亲情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在这种教学氛围中,学生们在英语水平提高的同时,对自然、社会和生活的态度都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改变。
  
  二、以境育情――在生动、愉快的教学情境中培养学生的情感
  
  情感具有情境性。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和发展的。因此,教师应该创设优化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
  首先,教师要努力创造一个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和谐的教学情境。为此,教师要彻底摒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创新。教师要经常和学生进行思想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耐心细致地引导学生逐步实现英语学习目标。尤其对于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当他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教师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使各种程度的学生都领悟到成功的愉快,例如,可以设计各种梯度的课堂提问,使后进生也有答对的机会;教师应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当学生回答正确时,要给予“Excellent!” “You made a really beautiful sentence! ” “That sounds wonderful!”之类的赞美和肯定;即使回答错误,也要和蔼地对他们说“Be careful, you’ll do it better .”或“Never mind I am sure you can do better next time.”而不要过多地指责和批评。教师温和亲切的声音、真诚鼓励的眼神、简短而中肯的表扬,都能给课堂带来轻松愉快的气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其次,教师要努力创设一个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课堂教学情境。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的事物最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力求举止美和语言美,要着装大方、美观,风度文雅、庄重,热情、亲切、谦虚。教师可以配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穿插清新健康的谚语、诙谐幽默的故事、言简意赅的典故、寓意含蓄的笑话,使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教师还应当努力美化各种教学手段,首先对母语和外语均应当具有较深的造诣,教学语言生动形象、深入浅出,言语操练的形式多样而新颖,听、说、读、写、译五种言语活动的安排要目的明确,比例合理,恰到好处。另外,要充分运用录音机、录像机、幻灯机、简笔画、语言描述、动作表情等方式,创设和渲染情境气氛,使学生自然置身于教材所描述的情境之中。要重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多媒体来辅助英语教学。多媒体英语教学的显著特点在于能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尤其是在听说和泛读方面,多媒体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接受实现了声音、文字、图像等方面的多渠道、多元化。教师可以自行编制制作多媒体材料,如编制原版影片、英语新闻、背景知识、人物传记、外国历史、地理等有关的教学资料,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第三,应当为学生创设一个符合美的要求的自然环境。环境对于人的任何一种实践活动都是很重要的,而对于以言语交际为主要内容的英语课堂教学来说,环境就更为重要。美的教学环境,例如,宽敞、明亮、整洁、美观的教室、语音室和多媒体室,可以陶冶学生的心境,消除学生不必要的心理障碍,不但可以让学生能以良好的心情自然而然地掌握所要学习的内容,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感。
  
  三、以情育情――教师以自身高尚的情感感染学生
  
  情感具有感染性。人的情感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感染其他人,使其他人产生同样的或相类似的情感。教师高尚的情感不仅是推动教师积极工作,使教师在教育事业中有所创造和成就的动力,而且对学生起着直接的感染作用。例如,教师热爱祖国、忠于教育事业、对教学工作具有高度责任感、对学生怀有浓厚的感情等高尚情操,都会在潜移默化中感染、熏陶学生,对培养学生的相应情感具有重大作用;教师热爱英语学科并以饱满的热情带领学生去探索英语世界的奥秘,将会激励学生以顽强的毅力去学习和掌握英语知识。因此,要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教师自身首先应该具备这样的情感。
  教师情感生活的核心是热爱学生。高尔基说:“不爱孩子,就不配教育孩子。”从某种意义上说,不热爱学生的教师永远不能成为一个优秀教师。爱学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和期待,将给学生以巨大的情感影响并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教师热爱关心学生,往往也受到学生的热爱,学生由此爱屋及乌,就会喜欢其所教的课程。爱学生和教育学生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爱之甚则求之切”。因此,教师一方面要关心学生,深入了解学生,充分理解、信任和尊重学生,另一方面要严格要求学生,要求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前进,而决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迁就学生。
  进行情感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自身应该具有符合教育工作需要的健康的情感,而且应该善于表露自己的情感以感染学生。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做教师的决不能够没有表情,不善于表情的人就不能做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语言、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的变化,诱发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情感,加深对英语知识的理解。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教师在讲课时,可以通过对声音高低、强弱和语速快慢的准确把握,向学生发出不同的情感信息,例如,可以通过放慢语速、适当提高音量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重视。当你感觉到学生对于你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似听非听或无动于衷时,应当用充满真情实感的语言和学生交谈,使学生感受到你是出自真情实意,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师还要善于运用身体动作来表达情感信息,例如,当学生回答正确时给予认可的点头,胆怯、犹豫时给予鼓励性的微笑和肯定的手势,与学生对面谈话时上身略向前倾。这些具有亲和力的动作,都能使学生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教师还要善于运用眼神表达情感信息,从走进教室的一刻起,就要有意识地用和蔼、信任的目光尽可能平均地投向全体学生,让每位学生都有一种被重视感和被关注感。教师还要学会在不同的情景下给学生送去不同的眼神:当发现有学生注意力分散时,用目光去暗示、提醒;当学生回答问题胆怯、萎缩时,用目光去鼓励、支持;当学生犯错误时,目光应严厉而诚恳;当学生有所进步时,应换成赞许、信任的目光。
  总之,进行情感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在英语情感教学的探究与实践中,我们要致力于“知情并进”,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
  
  参考文献:
  [1]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32-45.
  [2]闫传海,张梅娟.情感因素在外语教学中的介入[J].外语界,2002,(5)64-66.
  [3]E11is,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Shanghai: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9.65-72.
  [4] Freeman, D.L &Long, M.H. An Introduction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1991.36-4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24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