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师资建设突破农村新课改瓶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福显
摘 要:教师是新课改的主要承担者和新课程实施的主体,但农村教师教育观念守旧、负担重压力大、师资结构失衡以及专业素能偏低等师资问题却严重制约着农村新课改的推进。因此,需要从改善农村教师生存状态、优化师资资源配置、增强师资培训实效等方面多方并举强化师资建设,增强农村教师实践新课程的素质与能力,以突破农村新课改实施瓶颈。
关键词:新课改;农村师资;瓶颈;突破
一、师资薄弱成为农村新课改实施瓶颈
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组织者、实施者和新课程推行的主体,教师是决定新课程改革成败得失的关键。众所周知,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普遍不高,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还相距甚远,从而成为制约新课改在农村顺利实施和推进的一大瓶颈。具体表现在:
(一)教育观念守旧。农村发展的滞后必然导致人们观念滞后,如根深蒂固的“以升学率论英雄”的观念等,保守落后的教育观念与新课改所倡导的新理念发生碰撞。作为推行新课改的主体,农村学校教师自然深受这种陈旧落后观念的“耳濡目染”,改革创新意识不强,对新课改的新理念和新要求缺乏深层次的理解,对新课改不是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实践,而是产生了漠视、抵触、畏难和排斥心理。
(二)负担重压力大。长期以来,我国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不少农村中小学校缺编严重难以补充,且农村教师又多为民转公和代课教师,生活、工作负担非常重。教师们大多包班上课,集一个或多个年级的多学科教学任务于一身,特别是在升学率这根考核指挥棒“威慑”下,更是加班加点、满负荷或超负荷地工作着。加之师资力量不配套,专业不对口,更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不仅如此,农村学生基础差,留守儿童不断增多等无疑也都加重了教师的工作难度和负担。另外,地域差异和城乡差别使不少农村教师在与其他职业及他人的比较中心态失衡,教师评职、晋级、聘任机制欠完善,社会对教师评价不合理等等,都导致农村教师心理压力普遍加大。
(三)师资结构失衡。农村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老化、断层严重,青黄不接;教师第一学历普遍较低,正规师范类毕业教师少,多是通过函授、自考、电大等形式取得的后学历,真正的专业水平和能力素质还达不到专科或本科水平;学科分布不合理,专业不对口、跨专业上岗教师多,“教非所学”、“学非所教”现象突出,学科结构性缺编比较严重,按教育部和新课程标准要求学校必须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但所要求的英语、信息技术、体育、艺术和综合活动等学科师资缺口较大;农村教师中,中高级职称教师寥若晨星而初级职称教师偏多,职称结构失衡;师资分布失衡,两极分化严重,村小紧缺而城镇、乡镇政府所在地中小学却人满为患。显然,这些都严重制约着农村教师对新课程的实践。
(四)专业素能低。农村教师基础差,底子薄,“先天不足”,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较低,缺少同化新课程的必要“知识链”,尤其是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差,从而给推进农村课改带来困难。再加上受经费、培训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学习进修不够,无法接受新信息,即使有幸参加培训,也因培训课程的随意性大、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而影响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专业理论知识的完善、现代教育信息的了解和对新课程的把握,新课程转化率不高而很难内化为教师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从而不能高标准、高起点地实施新课程。受地域等因素制约,农村学校新课改工作缺乏上级业务部门经常有效的指导,新课程专业引领落后,从而制约了农村学校新课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多措并举提高农村教师实践新课程的能力
(一)改善农村教师生存状态,增强其实践新课程的蓬勃活力
认真贯彻落实《教师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等法律法规精神,进一步完善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夯实各级政府的责任,建立经费的长效投入保障机制,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支持力度,确保农村教育经费投入。而且,要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改善农村教师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着力提高他们的各种待遇,切实减轻其各种不必要的负担和压力,并在全社会积极营造教师职业良好的公共信任氛围,建立社会的支持系统,增强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和吸引力,最终使广大农村教师“轻装上阵”,有足够的生机活力去实践新课程。
(二)优化农村师资资源配置,提升其实践新课程的整体素质
其一,政府有关部门在核定教师编制时不仅要体现向农村学校倾斜,还要充分考虑农村学校布局分散、规模小及学生居住分散、班额小等实际情况,要动态、科学、因地制宜,科学核编,保证教师师资编制需求。
其二,可以由师范院校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农村中小学师资,坚决执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与探索建立教师资格定期考核制度以严把教师“入口”及畅通出口,在乡镇和村办学校建议设立国家或省级农村教师岗位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农村任教等,以确保农村师资队伍来源的数量及其质量。
其三,每年都应有计划地招聘一批合格新教师充实到农村学校,加快师资的“新陈代谢”,逐步改善农村教师队伍的年龄、学历和学科结构;教育、人事等部门可以因地制宜地在农村学校教师中选拔有特长的教师进行在岗培训,合格后重新分配他们从事英语、信息技术、音乐、体育等急需学科的教学,同时也可以教师资格制度社会化为契机,根据学科结构需求面向社会选招紧缺的音、体、美、外语、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优先充实到农村,逐步解决教师队伍学科结构不合理等结构性失衡问题;全面推进教师聘任制,职称评聘应向农村教师倾斜,建立和完善优胜劣汰、能上能下的竞争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使教师队伍永葆生机和活力。
其四,加强师德建设,大力更新农村教师的思想观念,提高他们对新课改的认识,促其树立课改新理念;建立和完善城乡学校联谊制度,积极开展“携手行动”增进城乡教师交流,一方面可让农村教师定期分批奔赴城镇名牌学校“拜师学艺”,另一方面可由教育部门组织城镇优秀课改教师组成“新课改讲师团”,送新课改下乡,传经送宝;因地制宜拓宽支教渠道,积极开展多途径的智力支教活动,如送优秀教师示范课、教育理论书籍和教育课件下农村等;有关部门及学校要想方设法聘请专家学者积极引领和指导农村教师教育科研和新课改实践,并应大力激励和倡导教师协同合作与个人实践反思以不断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农村教师自己也必须主动创造条件加强自学自研,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用理论为新课改实践导航。
(三)增强农村师资培训实效,提高其实践新课程的专业能力
其一,要理顺管理体制,明确教师新课程培训工作责任制,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统一管理、统筹规划与组织实施,杜绝多头管理、重复培训和乱办班、乱收费,而且要加大各级各类教师培训机构及其师资队伍建设,高效重组和开发优质教师培训资源,不断完善和加强县―乡―校三级新课程培训网络的标准化建设,尤其要大力提高县、乡两级培训机构的运作能力,优化资源配置与统筹。
其二,要立足农村及教师实际,不断创新培训的方式方法,建立乡镇区域教师学习中心,采取专题报告、观摩教学、说课评课、交流互动等多种形式开展联片集中培训,强化校本培训,大力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并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优势实施远程网络培训,组织专家、名师到农村学校进行现场培训,等等。
其三,加强有效的评估激励制度建设,强化农村教师新课程培训监管,使教师参加新课程培训的积极性不断得以激发。要贴近农村学校及教师实际,设计一套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考评指标体系来调动培训双方参与的积极性,促进新课程培训的开展。一方面,加强对教师培训机构培训资质的评估及对校本培训学校管理的评估,以引导和促进培训机构与校本培训的有机结合,使培训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另一方面,加强对受训教师考评,要把过程考评与结果考评相结合,侧重过程考评,并且过程考评还应着重看教师在培训学习中的参与度、积极性、主动性、行为表现以及努力和进步程度等。同时,还要建立教师培训机构与受训教师联系机制,对接受培训的教师进行经常性的教育教学跟踪指导,让教师真正从新课程培训中受益,增强教师参与新课程培训的后劲。
参考文献:
[1]许丽英,袁桂林.我国农村新课改面临的问题与发展走向.当代教育论坛,2006,(20).
[2]王福显.提高农村教师新课程培训的实效.继续教育研究,2008,(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27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