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小学体育课如何开展素质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米海军

  摘要: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促进人的素质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教育活动。
  素质教育具有全体性、全面性、主体性和基础性的基本特征。而学校体育实现素质教育的关键是体育教学。因此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使我们的受教育者在走向社会前具备必要的身体素质,学校体育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对体育教学中如何开展素质教育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体育教育;素质教育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6-00-01
  
  体育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如何抓好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培养好一代高素质新人,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因此体育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体育教学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素质教育”即是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发展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现今我国已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育人。而体育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因此搞好体育素质教育不容小觑!
  与应试教育相比较,素质教育更符合教育规律,我们知道应试教育是以应考为目的的教育模式,分数与升学率是衡量教育质量高低的唯一标准,很明显它忽视了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缺乏鲜明的个性以及创造性;而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它注重学生能力与个性的培养,具有全面性、发展性、主体性和开放性等特点。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二十一世纪的建设人才,如果没有很强壮的身体,就不能担当起如此重任,伟人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因此,搞好中小学体育课教学是一个事关重大的问题。
  下面本人就体育教学中如何开展素质教育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注重基础性教育
  素质教育不能完全等同于基础教育,但基础教育必定是素质教育。中小学教育就是基础教育,它必须为学生的成长打好三个方面的基础:一是打好身体与心理健康成长的基础;二是打好进一步学习或终身学习的基础;三是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打好基础[1]。因此,中小学体育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要做到:第一、培养学生身体基础的同时,还得从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打好基础;第二,不仅要使学生认识和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还要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从事体育锻炼的社会责任感;第三,要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科学健身,为其终生体育打好基础。
  二、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素质教育的提出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它要求每个学生在原有体质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使每个学生在社会所要求的基本体质方面达到规定标准。但是,传统的体育教学基本上都采用:“齐步走、一把抓”的模式,出现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吃不饱”,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1],这就导致一部分学生害怕并远离体育课及体育锻炼。要改变这一现状,体育教育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重视个性发展,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
  因此,教学中要切实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提倡分层教学,不同步达标。教学目标上,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上,对不同的学生,要求掌握不同数量的教学内容。同时要改革那些压抑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思想、借助体育运动的形式和内容,置情感交流于情境之中,反复感受成功与愉悦,在不断完善自我和鉴赏他人能力的过程中,使个人的气质、能力、需求和自我意识等具有社会意义的个性特征得到充分发展。
  总之,各个层次的目标应该是相应水平的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这样才能给各类学生带来体育学习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全体学生的锻炼积极性,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和发展。
  三、加强小群体自主活动教学
  体育教学是在学生集体行为的前提下进行的,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各自发挥着自己的作用。现阶段体育教学受着器材、场地条件的制约、技能组合复杂以及学生群体心理的社会导向作用的影响,因此,以兴趣、爱好为基础的学习小群体,将会越来越普遍,这是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2]。
  培养和造就 21世纪高素质的新一代,要求我们用素质教育的思想对体育教学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探索,真正落实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实践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其身体效益和社会效益,促使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品味、改造社会的精神”。
  四、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一)重视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身体活动的主要特征是运动实践,以健康为目的的学校体育应努力满足学生的身体活动实践,上课提倡教师精讲学生多练。例如 用启发诱导的方法教学,教师提出任务,启发学生去探求完成任务的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再如学生练习跳高,除了教师教的方法之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让学生创造性地尝试其它方法过杆。球类教学多用竞赛法、游戏法等多种形式组织练习,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对动作技术的感性认识,又能让学生在对动作的体会中创造性地掌握动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达到发展学生的个性的目的。
  (二)重视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
  应用能力是指如何把学到的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应用到身体活动中去,例如有氧运动能提高人的心肺功能,其中长跑就是很有效的一种练习方法,但如果让学生反复绕着操场的跑道跑学生是不大乐意的。那么这样一种具有良好健身价值的教学内容,应该怎么样让学生愉悦地接受呢?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学生喜爱的游戏、比赛等形式同样可以达到锻炼目的,与其强迫学生长时间进行枯燥无味的跑步,不如让学生多参加自己有兴趣的又同样有健身价值的有趣运动。当然即便是进行长跑教学,也可以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越野跑、定时跑、让距离跑等形式进行。让学生多练自己感兴趣的能经常坚持的运动项目,同样可以达到提高心肺功能的目的。这既提高了学生应用能力,又有利于学生的个性的发展。
  (三)重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变“应试”教学为全面素质教学的根本方法就是要创新,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现代体育课堂教学就是要体现创新。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造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3]。
  体育运动本身就是在不断地探索、创新中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因此我们要十分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为了充分挖掘这些潜力,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他们的正当好奇心、学习需求和爱好,充分发挥他们的探索精神。要让学生自己去重新掌握、重新建立和重新发现真理。现代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智慧产生于行动[4]。让学生主动学会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重要途径。例如,在准备活动中让学生设计徒手操或游戏内容,上课时分组做准备活动,可以发现学生们设计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大家练习的兴趣也很浓厚,有的组做游戏、有的组花样跑、有的组还跳起街舞来,学生们的积极性高涨、上课的气氛热烈,教学效果也很好。再如复习课教学时,让学生主动探索更好更快地达成学习目标的最佳途径,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想象力,以及不甘落后勇于创新的精神都得到培养。同时个性也得到了发展。
  五、教师注意组织教法的改进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主体性,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多变,如分组练习可按水平、按兴趣、按性别分组,还可按合作、友情、随机、同质等形式分组[5]。教师的教学也应更多的采用引导式、启发式、协商式等等的形式。尊重学生的意愿,尽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一个民主平等、轻松和谐、宽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尊重,主体性得到体现,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开发,个性得到发展。
  另外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转变角色,变主讲为主导,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教师只有真正认识到自己所处的地位和角色,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够实现,课堂教学活动的质量才能够提高。
  综上所述,育体是学校体育的主体功能,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当前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素质教育的发展成为教育改革中的主旋律,以前的学校体育不足以适应当前教育的发展的需要,学校体育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生存教育、生活教育、道德教育、个性教育等方面的功能才能跟上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才能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曹厚军.试论素质教育与学校体育[C].回顾与展望,南方出版社.
  [2]金钦昌.学校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6).
  [3]素质教育的重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中国教育学刊 2000(02).
  [4]培养创新精神――素质教育的核心[J].山东教育科研 2000(06).
  [5]李涤非等.从素质教育角度看体育教师素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97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