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数学作业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傅丽香

  摘 要:文章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分析出了高中数学作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关策略,为广大数学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中数学;作业;态度;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3-0092-02
  
  受到课程教学时间的限制,往往教师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将课程的重难点讲解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对课堂学习内容有个初步、浅显的理解,而通过课外作业,学生可以巩固、加深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并将知识融会贯通。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作业则是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数学教学体系中需要学生独立去完成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深化和巩固学生课堂内所学的数学知识,提升其数学能力,同时还可以训练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数学意识。而在实际数学教学过程中,作业作为一种教学形式且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存在着学生不重视,抄袭拖欠严重,教师布置不合理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对高中生数学作业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便全面的了解学生在数学作业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促使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对症下药,解决数学作业相关问题,提高高中数学学习效率。
  一、高中数学作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不同年龄、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作业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其问题出要存在于作业态度、作业上交情况、作业真实度、作业方法、作业正确率等各个方面,当然教师在数学作业布置方面也存在的一些问题。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作业态度不够积极,对作业目的和功能的认识有待转变。数学作业的目的是对学生数学知识的巩固和应用。而大部分的高中生对作业的态度存在较大问题,且随着年级的增长呈上升趋势,一部分学生写作业是为了考试,另一部分的学生认为作业不能促进学习,这对我们教师来说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2.作业的上交情况和真实度存在严重问题。可以说高中学生只有一半的学生能按时交作业,大部分学生存在抄袭作业的现象,可见虽然已经进入高中阶段,但很多学生仍然没有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作业拖拉、作业不交、作业抄袭、作业忘记等现象普遍存在。
   3.大部分学生作业方法不当。目前大部分学生存在着作业方法不当的问题,严重影响着作业质量。①作业前不复习:做作业之前要完成“看书”、“整笔记”等过程,也就是做作业的前的准备工作。很多学生做作业耗费时间较多的一个原因就是上述环节没有完成致使做作业寸步难行。②边看公式边做题:很多学生存在着边看公式边做作业的毛病,这类学生有的做题速度快、正确率高,但是做完题后仍然不能记住公式,还要单独花时间来记忆这些公式,无形中浪费了时间,而有些学生根本不会再花时间去记忆,造成公式没有掌握,考试时仍然不会,这种做法只是强化了计算过程,并没有掌握新学习的公式,出现了本末倒置的后果。③机械模仿例题:学生在作业时往往提笔就做,不去认真的读题、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弄清算理,这就导致了作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机械模仿例题的现象,其目的是为了完成作业,没有达到作业的应有目的。稍有变形或引伸,便错误百出,不利于学生良好数学学习思维的形成。④做题后不复查:有些学生完成作业后,万事大吉,不作检查,造成作业漏洞百出。作业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因此作业做完之后,一定要认真检查完结再交上去,这样就避免了作业中不该发生的错误,久而久之能够提高作业的正确率,为考试时一次性正确打好基础。⑤作业后不反思:实践证明解题后反思是提高效益的有效途径。复查之后,如果还有时间,不妨动脑筋归纳提炼出一般的解题路子,以求举一反三。目前绝大部分学生做不到这一点。
  4.学生对待错题的态度存在问题。高中学生中只有少数的学生把作业中的错题整理成错题集,而在这极少的学生中真正去研究翻看错题的学生更是少数,充分说明了学生对待错题的消极态度。
  5.大部分学生作业正确率及效率低下。解题的要求首先是一次性正确率,包括解题思路正确和答案正确,其次是速度快。但事实上,许多学生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解题速度慢,效率低。
  6.作业后或作业中成功体验少。随着年级的升高,作业量的加大,学生对作业产生厌烦、逆反、恐惧心理也不断增多,大部分学生在作业中很少有或基本无成功体验。
  7.教师的作业布置存在问题。除了学生存在的问题外,教师在数学作业设置方面也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于:作业量不适当、缺乏趣味性、没有针对性、和生活脱节、不具典型性、没有选择性等。
  二、高中数学作业应对策略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高中学生数学作业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归纳起来作业存在问题的学生有以下四种类型:作业态度不积极、作业方法不当、作业习惯不正确、学习基础薄弱。对于这种类型的问题,需要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策略,特别是有些学生存在着以上几种问题,更需要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笔者现提出下几个方法对策。
  (一)端正学生作业态度
  对于“态度型”的作业问题学生,教师应善于与之交流,了解其不愿意完成作业的真实心理,正确加以疏导,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以达到教育目的。教师要让学生对作业的目的有个明确的认识,只有使学生真正明白才能使他们在主观上端正对作业的态度。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老师要积极地和学生交朋友,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而有的学生是由于偏重做难题,而忽视了基础知识,教师要对其加以引导,强调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否则就会进入误区,造成简单的题做不对,难题不会做的局面。
  (二)指导学生作业方法
  针对学生作业方法不科学的现状,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养成仔细审题、及时检查、经常反思等一些良好的作业方法。要求学生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作业前先复习。要求学生每天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然后再动手做作业,就心中有数,练中学,学中练,达到巩固目的,强化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2.)做题前重审题。审题即感知理解题意,清楚题目中的条件与问题,明确题目要求。题目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以及每一个符号、每一个数据都要看清楚、看准确。这里的“清楚”和“准确”有两层含义:一层是看得准确,求“集合的交集”,不要看成“集合的并集”;做选择题时要求选择不满足条件的,不能选成满足条件的。另一层含义是理解得准确,如等差数列{am}的前m项和为20,前2m项和为72,求它的前3m项和。有的学生把前2m项和理解为中间m项的和,从而造成解题错误。
  3.自我检查,及时改正。要让学生自觉养成检查的习惯,首先在每次作业前提醒学生及时检查,逐步加强检查的意识,并教给学生必要的检查方法,复查的方法很多,可以顺着解题的步骤一步一步地检查;也可以重做一遍,看答数是否一致;还可以用另外的方法做一遍,比较结果是否一致;或者把结果代入题中,按题意要求是否恰当,等等。具体用哪种方法复查可由学生根据具体的习题来选择确定。如果检查中发现了错误,除了立即更正,一定不要忽视找到出错误的原因。
  4.作业后重反思。解完题后再思考,想想以前遇到的哪些题目和它有相似之处,对这一类题进行记忆总结,可以提炼出更简捷、更巧妙、效率更高的解题方法,提高探究创新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也能激励学生的信心。

  5.认真对待作业中的错题。为了避免学生以后再出现类似的错误,让学生建立错题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让学生把出错的题目按正确方法改正后,完整地做在错题集上,同时将容易错的地方做好标志,将出错的原因分析记录在册,学生在学习和复习时可及时参阅,能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三)纠正学生作业习惯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规定作业时间,要求学生力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同时要求学生避免看着公式写作业、机械模仿例题、套公式等现象,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而且可以强化记忆,提高作业效率。另外,教师应指导学生碰上难题时,先独立思考,实在做不出来就把这道题暂且放过,先做其他题,然后再来思考这道题,也许思路开了,就能做出来。如果实在做不出来,再去请教别人,或同别人展开讨论。对于没有写作业习惯的学生,教师应耐心督促,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其良好的作业习惯。
  (四)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基础薄弱型”的学生不是不想写作业,而是没有能力完成作业。可能他们已经听不懂这门课了,或者根本没有入门,教师应该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如找时间给他们补补基础知识,让他们能够尽快赶上其他同学的学习进度,养成正确、良好的学习方法。
  (五)注重作业形式多样化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来决定要不要布置作业,该布置多少,布置什么样的作业。要根据全体学生的实际,分清层次,因人设题。既要有全体学生都必须做到的基本题、综合题,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尤其在基础题中重视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及基本能力包括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训练。作业中还要有“选做”的开放题,以便供有能力的学生提高训练。在科学布置作业的同时,还要注意在作业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尽量使作业题能够贴近现实生活、充满趣味性,特别是对高中学生而言,趣味性的作业更让他们学习数学的过程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学习过程。如高中数学数列问题教学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对生活中的买房贷款问题加以解决,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能认识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以便强化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意识。
  
  参考文献
  [1]赵云翔.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D].哈尔滨:东北师范大学,2008.
  [2]张福宾.关于高中生对作业的态度和心理的调查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02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