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以人为本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徐春明

  摘 要:论文着重从“以人为本”的内涵入手,论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以人为本”的主要涵义,从三个方面阐明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必要性,分析了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以人为本方面存在的三个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这些主要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1-0115-02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人为本的涵义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以人为目的、以人为中心、以人为关键,把为了人、满足人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不断满足人的各方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尊重人的生命与人格,尊重人的劳动与创造,尊重人的利益和权利,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正如马克思所说:“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1]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把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其自身的思想认识、需求发展等实际情况出发,一切为了学生,一切着眼于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不断满足学生各方面的正当需要,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实现大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以人为本的必要性
  (一)坚持以人为本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的群体,其精神需要更加丰富、深刻和迫切,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更是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精神渴求,教育要产生好效果必须关注、满足大学生自身的精神需求,以大学生为本,否则只会造成形式上的轰轰烈烈,效果上的寥寥无几,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陷入无用之地,失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2]。
  (二)当前形势和学生发展的实际要求
  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造成的“多样化”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使学生处于更加开放多样自主的社会背景中,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针对大学生的需求实际、个性实际与发展实际,才能容易使之接受与信服,从根本上克服思想政治教育长期存在的效益差的弱点。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大学生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坚持“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它既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高等学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宗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在于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人的积极性,并最终落实到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提高人的思想认识,实现自己的价值上。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以人为本缺失的问题表现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不够明确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不够明确,过于非“人性化”,“重理论、轻实际”这一问题在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广泛存在,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使思想政治教育变得很盲目,没有针对性。在许多学校里,师生关系是不平等的,是猫和老鼠的关系,是警察和小偷的关系,于是思想政治教育常常以“训示”和“告诫”的方式出现,在这种强制的、一方压倒另一方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是无地位可谈的。另外,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不尊重,如侮辱人格、心理施压、精神威胁、不公正对待等,都会极大的伤害学生的自尊,也严重地阻碍了学生主体性人格的形成[3]。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撼比惩罚更强烈。”对待学生的错误,不要进行简单的批评和使用强硬的手段来压制,也不能急于求成。面对学生的错误,应放平自己的心态,理解学生,以宽容的心态与学生进行沟通和疏导,帮助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4]。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单一空洞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单一、空洞,是以往思想政治工作的通病。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更新速度较慢,使用周期又比较长,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离,偏离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现在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大道理、大口号讲得过多,难以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被动地被传播,学生被动地接受,使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一个单向传播的局面。再加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够深刻,不够全面,教育流于形式而忽略了教育的本质内容,仅注重教育的躯壳而轻视教育的灵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认识不明确,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不够准确,重形式而轻主题[5]。说到思想政治教育,人们马上就会联想到开会、学文件、批评教育等等,人们普遍对内容单调,生硬死板的思想政治教育抱有逆反心理,排斥的情绪,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很难收到成效[6]。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缺乏创新
  目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不够丰富多样、缺乏创新。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多是采用灌输的方法,或是冷冰冰的说教,工作方法上缺乏感性,不能以理服人,以情动人,难以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多是采用课堂教学的途径,难以引起大学生的兴趣。而且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照本宣科的现象太多,教育方法单一,多以说教为主,没有深入学生的内心,自然难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很多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仍延续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多是“你讲我听”,单纯的灌输理论,老师上完课走人,师生之间没有互动,缺乏正常的沟通与交流。时间长了,老师上课没有激情,学生也没有积极性,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四、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人为本的途径
  (一)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大学生处在信息较集中、知识更新较快的高校,这种特殊的环境和氛围,使他们成为接受新技术革命最快的一代。高校要根据青年学生的特点和资质,施以相应的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各类有用之才。学校应根据不同院系、不同专业、每个人的不同特长及爱好,积极开展适合他们施展才能的社会实践活动。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学校要给予足够关注。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鼓励创新,在规范要求的同时发展个性,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标准化教育向多样化教育转变,营造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启发大学生的自觉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服务意识,把握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注重个性化教育。”
  (二)创新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的选取上不仅要反映时代精神,也要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特色,要贴近校园和学生实际。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上,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要敢于探讨国际国内热点问题,要敢于直面国内改革和政治转型过程中的各种思想认识及存在的问题,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尽量不要回避现实政治生活中的不足和弊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切实关注大学生的实际感受和要求,只有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才能真正落实到以人为本的目标上来,才能成为大学生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出发点和推动力,才能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命力和感召力。

  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培养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别是中青年理论家。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三)改革教育和考核方式
  改变教育重点,从注重知识性的教育转变为知行统一、更注重行的教育。“知道为智,体道为德”,道德实践为最终评价教育效果的基本标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克服以往空洞说教、形式口号宣传的弊端,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落实到行为养成和提高上,在实际生活实践中形成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交往环境,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交往合作、沟通理解、考察体悟、躬行践履的方式,形成自由自律的高尚政治思想素质。要优化教育过程,改变单纯思想政治道德知识性的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日常教学活动之中、寓于日常养成教育之中,寓于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之中,使大学生既着眼于道德认识、情感、信念、意志的形成与发展,更着眼于外显的道德实践,把道德的认同上升为道德实践,身体力行,知行合一,才能发挥道德教育的实践功能,把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落实到道德知识的增加和道德行为的改善上。
  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方法,实行操行评分。建立健全学生日常行为表现的记录制度,将学生日常的政治思想表现、遵纪守法状况、诚信状况等思想政治道德表现纳入学校德育的考核体系,建立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考试成绩和大学生操行评分相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核体系,其中理论知识考试成绩部分占总成绩的70%,操行成绩部分占总成绩的30%。理论知识成绩部分由专业课教师打分,操行成绩部分由政治辅导员打分。从知识和行为、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培育、考核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注重养成教育。
  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大意义。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切实树立并贯彻以大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确立大学生的主体资格,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机制,调动大学生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促进自身全面自由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
  [2]王向荣,焦金波.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1):41-43.
  [3]王莉.论学校德育的人性化[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5)85-88.
  [4]汤歌黎.班主任如何在新生中进行人性化教育[J].交通职业教育,2009(4):21-22.
  [5]张树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性化”教育[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6):307-310.
  [6]李超.人性化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构建人文环境和谐社会的基础[J].理论观察,2009,(5):154-15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06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