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合作学习,构建新课程理念下的高效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强
摘 要: 新课教学往往效率很低。那么如何增强教学效果呢?合作学习成为新课程理念下一种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教师要营造情境,提供合作学习的时机,精心组织,问题适当,还要不流于形式,杜绝无效,同时还要多反思感悟,加强教学设计,提高备课的实效性,才能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 合作学习 新课程理念 高效课堂
新学期开始了,随之又要面对新一届的高三,同样要面对的是几轮的高三数学复习,而第一轮复习还要像上新课一样再来一遍,这也说明我们在新课教学的时候,教学效果并不是很显著,很多时候课堂教学效率是很低的。那么如何增强教学效果呢?新课程的实施正好为我们提供了这个契机,而“合作学习”就成为新课程理念下一种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
一、教师如何开展“合作学习”课堂教学
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主张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选择,必要时还可以进行适当的转换、调整,而“合作学习”这一活动方式也是目前教学中比较常用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已经成为拓展课堂所学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1.创设情境,提供合作学习的时机。
新课程理念强调,课堂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差异性,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要实现这一目标,前提是教师必须创设一个言论自由、和谐适宜的开放式课堂环境。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围绕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个中心创设民主、和谐、开放的课堂合作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成为一种可能,学生才会感到合作的必要性。因此在小组合作教学中,只有教师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合作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小组合作教学才可能达到预期目标。
2.精心组织,问题适当。
科学合理的问题是开展有效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提供给学生的合作学习内容直接关系到合作学习的效果。因此合作学习的内容就需要在适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体现学生的思维过程,有一定的探究和研讨价值,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为解决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问题,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演绎成问题提出。所以,教师布置给学生的学习任务要符合以下几点要求。
(1)问题一定要针对具体的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合作解决的问题必须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或是本节课的重难点。
(2)问题的设计要清晰具体,有利于学生思考,有些问题模棱两可,学生没有办法思考。
(3)问题必须是开放性的,也就是说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和固定的,这样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利于学生发展。
(4)问题难度适中,个人难以完成,需要多人协作方能完成。教师只有通过巧妙创设情境,在此基础上合理设计合作方案,才能有效促进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二、合作学习要杜绝无效
针对课堂这一环节,我在整理课堂反思和听课笔记的过程中认识到,由于种种原因,合作学习极易流于形式,课堂效率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运用随意,缺少有效的拓展。
不少教师不管时机是否恰当,都要合作讨论,好像只有“讨论”一下才热闹,只有“合作学习”才叫改革教育理念,才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
2.分组随意,小组成员发展不均衡。
小组成员之间知识和能力差异较大,发言往往被个别优秀学生所垄断。
3.评价随意,激励效果不明显。
教师缺少对小组内部的各个成员必要的评价,长此以往,导致小组成员的积极性越来越差,进而影响以后的小组学习的效果。
合作学习失效主要是因为教师的主导作用缺位和学生的个性发展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情境,紧贴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实现课程、师生、知识、社会等多种因素的融合,唤醒学生的兴趣、求知欲和表达欲,使师生不断地开发潜能、创造自我、改善和发展生命,以取得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整体提升。
三、合作学习要多反思感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把课堂交给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大量独立探索的机会,让学生自主地去思考、去发现、去探究。然而,把课堂交给学生,并不是让学生海阔天空,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中,教师不能忽视自身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关键时仍需适时地“站”出来。如果没有教师的有效组织,没有教师渐入佳境地引导和因势而发地促进,学生限于自身的水平,只能在低水平的层面上进行活动与思考,只能实施低效乃至无效的探索。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绝不能因为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感受”,该否定的就不予以否定;不能说要“赏识孩子”,该引导的就不予以引导。对学生的一些独特见解、一些是非分明的问题,教师应毫不含糊地发表看法,为学生指点迷津。须牢记,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课堂教学的脊梁,教师要永远做课堂的主导者。
学生的情感态度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引导者和探索者,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好的教学的标志是:能够促进有效学习的进行。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的兴趣,并在学生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例如:在教学“算法初步”第一课时,老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把大象装进冰箱需要几步?”这个笑话大家都听过,所以异口同声回答:“分三步,第一步把冰箱门打开,第二步把大象装进去,第三步把冰箱门关上。”老师说:“同学们都不错嘛,把我们书上的算法都学会了。”同学们感觉算法原来就是这样简单,兴趣高涨,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四、合作学习要加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高备课的实效性
1.准确定位每节课的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又是教学活动的归宿。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过程具有导向、激励、评价的功能,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一节数学课教学目标的设定,离不开学习《数学课程目标》。教学目标过高或过低,或主次不分都会影响课堂教学要达到的预期效果。
2.围绕教学重点、难点展开设计。
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有几个知识点,需要找出重点和难点,才能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分散。
3.注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教学设计不应落后于学生智力发展水平,要根据“最近发展区”进行设计。
4.注重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独立思考是合作探究的基础,只有在独立理解的基础上,在合作交流中感受他人的思考过程、思维方法,才能反思自己,修正自己。
任何一堂课,当你课后反思的时候,总会觉得有一些不足和遗憾。而你的教学艺术水平正是在不断解决不足和遗憾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相信只要不懈努力,认真研究和解决好以上问题,我们的教学水平一定会不断提高,就一定能实现高效课堂,课程改革一定会取得实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10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