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村的孩子也拥有科学的晴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徐筱改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而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农村学校教学资源较为匮乏,师资水平相对落后,加之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科学学科得不到学校和家庭应有的重视。一些学校根本不开设课程,有的学校即便开设,也被师生同认为是“副科”,有语文、数学老师“捎带”凑合。这样,科学学科的教育目标得不到落实,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也就成了一纸空文。随着我国科技事业的迅猛发展,提高国民的科学素养已刻不容缓。针对目前农村科学教育现状,我认为要搞好农村科学教育,需要从以下四方面做起。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语文、数学学科高于一切”、“学生学习分数高于一切”,固有的思想,牢牢地束缚着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手脚。因而教师在科学课堂上,以传授科学知识为主,偏重结论,忽视生成,把学生当成理论知识的储存器。原本鲜活生动的科学课堂,成了学生死记硬背科学结论、定理公式、实验结果的场所,学生原有的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一节节毫无意义的科学课中消失殆尽。在家里,孩子们偶尔搞些小制作、小发明、小调查也被家长视为不务正业,他们的科学兴趣得不到应有的呵护和培养。再加上孩子们本身也认为在课堂上学到的死东西和实际生活联系不紧,意义不大。久而久之,科学课便失去了它应有的光环。
要想从真正意义上抓好农村科学教育,必须下大力气,从解放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入手。要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学习,把科学教育摆到重要位置上,让他们知道,科学教育是以培养人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为目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造精神,为学生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基础。要增加教师的使命感,让他们深刻意识到,引领学生学习与周围世界相关的科学知识,呵护孩子们的好奇心,培养科学兴趣和探索欲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必须打破以前僵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引导学生发现新问题,运用新方法,提出新见解。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动手实验、操作、制作,在课外搞调查研究、发明创造。要让家长也从短浅的“应试教育”的狭隘意识中解放出来,为孩子的科学研究提供足够的支持,并能和孩子一道投入科学实践之中。同时也要让孩子真正体验科学学习的意义,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科学与生活密不可分,从而主动探索,大胆实践。只有彻底转变观念,学校、家庭与社会共同关注,农村科学教育才有可能实现大的飞跃。
二、立足课堂,上好科学课
科学课程是以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起关键作用。我认为,农村科学教育还是应该立足课堂,从上好每一节科学课入手。
1.让科学教师“专一”起来。
目前,农村学校科学课大都是由语文、数学教师兼任的。因为是兼任,教师没有精力去认真备课,深入钻研教材。科学课大多是“信手拈来”,教师以传授科学知识为主,学生以死记硬背为主要学习方式,科学课堂上出现了许多非科学的因素。因此,要想真正改变农村科学教育现状,必须从选定肯钻研、富有创造精神的“专职”科学教师入手。只有“专一”起来,教师才能够精力充沛地研究教材,挖掘教材,找准每一节课的入手处和落脚点。积极主动带领学生去观察发现,质疑探究,大胆进行科学实践,使每一堂课都上出意义,每一次活动都富有成效。
2.让科学教师“专业”起来。
科学教师应做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引领者。而教师本身必须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用科学方法教育学生,对科学的理解需是正确而深刻的。目前,农村科学教师知识涉猎面较窄,对科学知识了解不多,对科学现象不能科学全面地进行阐释。因此,科学教师除了加强学习,富有钻研精神外,上级主管部门应多组织比较系统的学习培训,让科学教师增加科学知识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让他们能较好地驾驭科学课堂,能胸有成竹地带领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发展和提出问题,制定探究活动计划,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探究欲望,逐渐提高科学素养。
3.让学生课堂“灵动”起来。
科学教育的首要目标是激发学生的欢乐感和兴奋感,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素质,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下,学生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要想真正激发孩子们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教师需努力让学生在科学课堂上“动”起来。首先,应让科学课堂成为学生“动脑思考”的空间,让他们多开动脑筋,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只有大胆质疑,才能引发实践。其次,应让科学课成为学生“动手操作”的平台,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己亲手做实验,亲手制作,获得最直接的知识,获得最真实正确的结论。最后,应让科学课堂成为学生“动口争执”的辩论场所,多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让问题在争执中得到最恰当的解决,让学生逐步形成“求真”的科学态度。
三、发挥优势,科学延伸
科学课程是以大自然为研究背景的综合学科,学生在校外大环境的实践活动中,能促进全面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农村科学教育虽没有城里的条件优越,但充足的农村教学资源是城里所不具备的。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石一鸟,都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加之农村孩子生活空间更为广阔,接触自然机会多,对动物、植物了解比较直接,比较丰富。也受家庭和社会影响,对植物种植栽培,对动物饲养保护,观察了解得较多,他们的自然知识相对丰富。另外,农村的孩子大都会干一些农活,也肯吃苦,有毅力,这些都是农村科学教育的优势。教师和家长要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努力把科学教育从课堂向课外延伸,从学校向家庭延伸,从书本向大自然延伸。并鼓励学生把科学学习和科学研究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广泛实践,激活创造
科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需要带领和指导学生参与观察、实验、动手制作等活动,以培养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适应现在社会生活的能力、获取社会信息的能力,以激发多元智能。农村孩子有着广阔的实践空间,溪边山野,田间地头,牛棚猪栏,都是学生的实验田。教师要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鼓励并组织学生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实践活动。学校可以举办科技节,可以让学生搞社会调查,也可以让学生搞小栽培,小饲养,等等。在这些实践活动中,教师应让学生的好奇心充分得以满足,好动性充分得到体现。这样他们的奇思异想就会像泉水一样喷涌出来,他们就会多方面获取信息,汲取知识,增长才能,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就会充分激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48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