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春花
摘 要: 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中,应注重教学目标的设计,对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还要巧设情境以增加学生的投入感;巧设疑问,以开启学生的心智。
关键词: 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与传统的数学教学备课工作不同,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教案的设计既是数学教学设计的总结和书面记录,又是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教师应把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每一阶段所做的工作在教案中具体反映出来。而传统的数学课堂备课活动往往忽略学生的主动性,主要是教师个人的经验对备课的质量起决定作用。因此应在数学教学设计中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设计恰当的教学过程(包括设计教学活动、教学媒体),等等。下面我就教学经验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目标是构建教育的重点,它要求教师必须了解熟悉掌握教学内容,明确教学大纲要求。通过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使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因此我将所有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目标,首先做到完成每课的小目标,而后完成好单元的部分目标,从而完成总目标。我在上课前首先弄清本课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用书上提示的教学步骤,再分析学生达到这个目标的难点是什么。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兴趣爱好,反复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每节课的重难点,同时把教学目标及时交给学生,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从而达到教有目标,学有目标,指导检查也有目标,使之在课堂上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顺利完成指定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深入了解学生,不仅要注意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要注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性格及气质等心理活动)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种复杂的智力因素而且需要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学习困难学生成绩上不去,往往不是因为智力因素,而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他们在学习上缺乏需要和内驱力。因此,培养和提高学习困难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应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以增强其求知欲。
三、巧设情境,增加学生的投入感
为了构建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数学课堂,我把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成数学教学的重头戏,使之成为数学课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课堂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周围。因此,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操作、交流,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如《课程标准》在综合实践的教学建议部分提供了这样一个案例:
要求学生统计自己家庭一周内丢弃的塑料袋个数,并依据所收集的数据展开讨论。其程序是:(1)作为家庭作业提出此问题;(2)学生自主进行统计活动;(3)请某学生在课堂上对结果做现场统计(列出统计表,老师也把自己的统计结果融入其中);(4)统计分析(引导学生根据数据对全班一周丢弃塑料袋情况用不同的算法进行描述和评价);(5)结合问题情境深入领会有关概念(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的含义,并通过问题的层层深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不同统计量来表示同一问题的必要性;(6)问题自然延伸(计算这些袋对土地造成的污染,先估计一个袋的污染,然后通过多种方式计算推及到一周呢?一年呢?全校同学的家庭呢?照此速度要多久就会污染整个学校呢?)。
由此例可以看出,这种模式的一个关键点就是围绕着学生日常生活来展开的,由学生身边的事所引出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和谐关系,朴素的问题情境自然让学生产生一种情感上的亲和力和感召力,可以让他们真正应用数学,并引导他们学会做事。
四、巧设疑问,开启学生心智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点燃学生积极思维的火种,是学生有表及里思维探索的过程,是创新能力培养的突破口。一句话,巧妙质疑可以开启学生的心智。这里的质疑,包括教师质疑和学生质疑两种。
许多老师把“创设情境”仅仅看作是提高灌输教学效率的手段,而忽略了“情境”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因素,具有引导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发展学生素养的作用。为了迎合学生的喜好,应通过情境设计、媒体使用、活动组织、物质刺激等外在手段达成目标。这种“外在化”有一定的效果,但会随着外在因素的消失而消失,是短暂的、肤浅的。只有让学生在思维冲突中发现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本身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持久、深刻。因此在情境教学中要注意问题的引入。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知识背景,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创设问题情境,并使这种情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情感性、生活性,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产生疑惑,激发积极性。发现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源泉和动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只有从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抓住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条件,让学生的日常生活真正带进数学课堂,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才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他们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数学是一门实用的学科,不仅在推理中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在工程计算中必不可少,数学是科学的大门和钥匙,因此把疑问式教学有效地渗透到数学教学各环节中去,就能形成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良好氛围,从而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数学素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基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74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