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凌敏

  摘 要: 现代教学提倡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目标就是要把活力注入课堂。课堂的活力是由学生自身参与才能产生的,要使课堂充满活力,必须真正突出学生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启发、点拨、设疑、解惑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学生 主体作用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这要求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除了要认真学习英语的有关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亲自实践。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主体,衡量教学效果的最终尺度是学生对英语掌握的程度。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传递知识和文明的接力手,是点燃光明未来的火炬手。作为一名大学人民教师,我清楚要成为优秀的新世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工作者,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精神修养和专业文化水平。信息时代的教师一定要勤于学习,勇于创新,用自己辛勤的努力培养出新世纪、新时期的新一代劳动者。学生的主体作用,简单地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只能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引导者或促进者,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能力、品质、性格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本身内部的矛盾性。教师水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对学生来说虽然重要,但外因再好,终究还要靠内因起作用。因此,调动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并确立自身的主体作用意识已成为教师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教师要建立良好的教学观念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育的过程其实就是影响和被影响的过程。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1.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相处的关系。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更需要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环境,这样的课堂气氛有助于沟通理解。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表现出来。在主观上教师要视学生为与自己平等的社会成员,尊重他们,爱护关心他们,使课堂成为一个和谐的教育场,使他们的主体意识得到增强,学习的潜力得到发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多年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我认识到教师要培养和保持学生较浓的学习兴趣,应该把握良机,渲染英语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充分研究教材,认真备课,在各教学环节中增加趣味性;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重视师生情感交流,培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主动参与,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
  以人为本,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每个学生都有其独一无二的个性,由于各自的智力、原有知识水平和认知方式的差异,其英语学习情况也千差万别。为了使英语教学适应于学生的不同情况,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教师必须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性格特点,实行分层教学,给每一个学生必要的自主表现和发展的空间、时间,促使有差异的学生的普遍发展。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在教师发挥指导作用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应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和练习,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我的机会和享受成功的喜悦,充分调动他们积极思维的欲望和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如每日的Duty report,Story-telling,News report等。在这些教学活动中,师生彼此分享感知感受,而学生的想象得以放飞,潜能得以发掘。
  3.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为了确立学生的主体能动意识,教师必须使学生的学习方法符合英语学科的认识规律,在研究学法的基础上探索教法,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法符合英语学科的认知规律。教学的意义首先应该是教授学习方法与技巧,即让学生知道怎么学习,如何去学习,进而能够善于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知识具有双重属性,它既是知识本身,又是训练思维的材料。教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掌握方法,探索规律,学习和掌握简捷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学习策略。学生也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体现自己的主体地位,从而自觉主动和科学有效地学习。
  二、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过程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承担者,是保障其主体地位的决定者。为了能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把自己置于主体地位,我们应努力让学生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以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过去的教学常常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而把学生单纯地视为教育对象,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头脑看作是可以填充知识的容器,忽视教学特点,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广大教师所热衷的教学方法。外语教学中的重点不再应该是“我们该教些什么”,而应是“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这些条件”。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
  1.加强自我调动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对学习兴趣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它是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的基本条件。学生要自觉地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总结学习方法,建立认知结构。从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某种满足感,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的同时,使基础知识转移为语言技能,并发展成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对于中国人来说,学会英语就等于打开了世界之窗,使自己与世界联系得更为密切。学生只有把英语学习的目的与自己全部生活的目标联系起来,才能把英语学习真正作为自己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才能真正增强自己的主体意识。
  2.培养自我创新能力。
  自我创新能力是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找到一个适合自己英语学习的方法对于学习英语来说将事半功倍。教师的教法应符合大学生的学法。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学生要采用不同方法打好语言基础,培养听、说、读、写技能。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有效使用直观教学手段。教师不仅在讲新课时要有计划地以新带旧,使新知识和旧知识有机结合,而且要指导学生复习。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创造性,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英语课程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学生参与程度如何,学习的积极性对提高教学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教师不仅要采取各种灵活有效的方式来突出与强化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主体意识,而且要使自己的教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李丽生.英语新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3]高翠萍.从生活化角度设计英语教学[J].新课改教育研究,2007,(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92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