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和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郝华秀 杨志勇
摘 要: 苏北(江苏北部)农村中小学教师队建设中存在一些不适应基础教育发展课程改革需要的突出问题,其症结主要在于经济发展的差异、政府投入的不足和失衡、良性的教育文化缺位。教育管理者需要重新审视制度安排,建设学习型校园和校内学习型组织,促进教师发展。
关键词: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建设 问题 对策
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是惠及基层百姓,构建和谐社会,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举措。我在苏北农村基层学校工作多年,而研究当地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成因,思考解决问题的应对措施和有效方法,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一、基本问题成因分析
研究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可以从队伍结构和教师素质两大方面进行考察。据有关文献材料、网络资料和个案的分析,苏北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队伍结构方面。
1.总体而言,人员超编与优质师资紧缺的矛盾十分突出。一方面,苏北某区在编在岗教师8000余人,超编1400余人,大量富余人员给教育行政部门,给学校高效运行带来很大的压力和困难。另一方面,教育教学能力和敬业精神强、业务水平高的优质师资群体比例不高,尤其是在远离市区的乡镇学校,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2.在学历层次上,起始学历偏低。据某镇统计数据显示,全镇在编在岗的496名教师中,起始学历为中师的426人,占85.8%。上世纪九十年代教育行政部门在职称评定方面对学历提出刚性要求后,教师的学历水平大幅提高,但最近五六年,学历教育的门槛也大大降低了。
3.在年龄结构上,教师平均年龄偏高。老、中、轻教师人数比例呈现非常态分布,青年教师人数相对较少,尤其是村小教师多为中老年。据统计苏北某区统计,全区七所乡镇初级中学六年来未引进过一名新教师。
4.在地域分布上,教学骨干(如名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分布严重失衡,城区城郊学校聚集较多,而边远乡镇学校稀缺。有的乡镇中心校连一名县区级教学能手都没有。
5.在学科分配上,英语、艺术(音乐、美术)、体育和信息技术学科缺少专任教师,小学表现得更为突出。
(二)教师素质方面。
1.教育观念比较落后,尤其是中老年教师难以形成适应新课程的教师观、学生观和教学观等,“穿新鞋,走老路”现象普遍存在。在新课程的实施中,一部分教师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制约和学科本位的影响,在国家课程的具体实施中有意提高课程标准,追求“高难度、深挖洞”。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及手段不能完全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再加上一些教师专业知识水平和驾驭课堂教学能力的不足,课堂效率不高,在某种程度上,使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无法得以减轻。
2.专业素质不强。虽然教师的学历合格率逐年提高,但是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却未得到提高,具体表现在多数教师教学基本功的不扎实和教学基本技能的不具备上。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上,从总体上说,初中“名特优”教师队伍、管理者队伍等方面相对要逊色于小学及高中(前几年许多完中在实现初高中分离过程中,留给初中的往往是相对薄弱的教师群体)。
3.职业道德有待提高。部分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缺乏职业理想,主要表现在工作积极性不高,不能规范地进行教育教学常规工作,需要树立教育事业心和教育责任感。
导致存在以上突出问题的原因很多,以下几个为主要原因。
(1)苏北乡镇经济实力多薄弱,使得多数地区对教育的投入明显不足,地方政府不能按照教育持续发展的要求足数引进新教师,致使青年教师人数不符合比例要求。
(2)生活环境(包括办学条件)的差异,使得条件相对较好、生活环境较为优越的学校的教师人数超编。其也是部分初中学校“拔高”使用中师学历教师的原因之一。
(3)部分教育管理行为的落后,使得学校重视“考试”学科,而轻视其他学科教师的引进。重学生考试成绩,轻教师专业发展,使得学校文化被异化为“应试”文化,教师失去了和谐的文化氛围和良好的成长环境。这也是导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感和职业道德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
(4)市、县地方政府出于重点培植强校,超大规模学校意愿,动辄对一所或几所学校投资上亿元,而对普通乡镇学校投资缺乏应有的力度,导致学校间物质环境(含设施、设备等)严重失衡,形成了较大的落差。
(5)人事制度改革滞后,导致优质师资向城区学校、向名校超大规模学校集聚。
二、应对策略及问题解决建议
(一)各级行政领导(包括教育管理者)需要站在教育均衡发展是惠及基层百姓造福孩子未来的高度,学习研究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正确对待目前存在的问题,把制定和落实积极的调控制度或政策作为重点和关键。
在公共政策层面,一要稳定初中教师队伍,作出明确规定,不得抽调初中教师到高中任教;二要有优惠政策,吸引优秀教师到初中工作;三对晋级、评选优秀教师和特级教师要逐步加大比例;四要有计划培训名校长、名教师,并规定在本区域内定期交流。在专业引领层面,一是激发初中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热情,引导他们把初中教育作为一个重点研究的领域;二是提高初中教师的研究能力,把研究初中学生作为研究的核心主题,进一步认识学生、发现学生,引领学生发展;三是提高实施课程能力,尤其是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宗旨,自主开展具有鲜明特色的校本课程;四是提高研究和改革课堂教学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为核心,探索初中课堂教学的规律,创造具有初中教育特点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为此,建议做如下制度性安排:
1.完善教师准入机制,严格教师录用程序,提高进入教师队伍的门槛。建议实施省级以上考试,划定统一分数线,严格面试程序,确保让那些愿意乐意从事教育事业的优秀人员当教师。
2.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师退出机制。对品德差、工作态度差、业务能力差,而且不思学习不思进取的教师作出刚性规范,使其离开教学岗位。
3.规范编制工作,提高编制使用效益,形成补充农村教师的长效机制。改变一方面编制名额被其它机关包括乡镇一级政府机关(常以借用形式出现)占用,另一方面一些优秀师范毕业生因编制问题进不来的状况。
4.明确教师的国家工作人员地位。吸引优秀人才进入义务教育领域。可参照欧美或日本的做法,或直接将教师纳入国家公务人员序列,或设立教师公务员序列,真正落实教师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工资水平的国家承诺,以吸引优秀人才流向教育领域。再也不能让连普通高中都考不上的学生批量进入师范学校的现象发生。痛心疾首地回顾上世纪90年代师范院校大规模扩招的那一段时光,其对农村师资队伍的负面影响已经显现。
5.建立高效的教师培训网络,有计划地培训教师。从政府层面,整合属地师范院校,县市级电大、教师进修学校资源,构建高效的培训机制。面对随着生源减少学校撤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富余的现实,有计划地分批次地培训教师,让教师脱产轮训,时间以学年为限,政府成为组织教师轮训的责任主体。从学校层面,以县(区、县级市)为单位制定学校教师培训标准,推动学校为主体的校本培训工作有效开展。
6.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名师培养机制。在继续教育、评优表彰、资金支持等方面给农村教师同等机会,促进优秀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让农村优秀教师脱颖而出。
7.建设农村教师“一专多能”的培养机制。农村教师在许多联办初中、教学点撤并之后一方面富余,另一方面部分学科紧缺,面对不能大幅度分流和辞退的现实,着力推进“一专多能”,培养综合型的教师成为现实而有效的举措。
8.实行学区制,设立学区督学。在同一县区(包括市级县)之间分地域从便于教学研究和集中管理方面考虑设立学区。每学区推选有良好专业素养又较强行政管理能力的人员1―2名任督学,督学必须有一定年限的校长经历,督学的主要职责就是督查国家教育方针的落实,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开设,学校的行政管理,以及教师的业务管理状况。
9.建立教师易地任职制度,推动教师交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真正落实教育公平,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要做的工作很多,但软件建设难度最大,尤其是人力资源的均衡配置显得更为突出。由于城乡差异、区域差异的存在,优质师资往城市和经济发达区域流动成为常态,改变这种状况尚需时日。在当下实现教师易地任职交流可以缓解这一矛盾。相关的制度设计,配套设施应及时跟进。如特岗计划,支教行动应当说均是可行的制度设计,待条件成熟时应出台刚性的轮岗制度。
10.设立教师奖励基金,强化教师队伍的考核和管理。完善教师退出机制是强化教师队伍管理手段之一,但更重要的是对教师的常态考核与管理。建议将实施的绩效工资中用于考核发放的30%直接定义为教师奖金基金,以公用经费的形式拨款给学校,由学校制定奖励标准考核发放。因为奖金是奖勤罚懒的,工资是教师应得的本分,是教师群体普通的价值认同。
(二)学校管理者需要研究各地各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提出改善本地本校教师发展的策略和方法。
1.积极争取政府对学校的经费投入,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合理使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和教师生活环境,以条件、环境的改善吸引教师、留住教师。
2.加强教育管理人员培训,通过校长任职资格培训、提高培训和其他教育干部培训,更新教育管理观念,变革学校管理行为,提升队伍管理水平。
3.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明确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目标,实施符合本校实际的发展思路。通过教师考核、评优评先等方法,发现和培养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和专业指导作用。
4.重视教师继续教育,通过制度激励和制约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提高学历;以校本教研为载体实施校本培训,实施“研训一体”培训策略,引导教师不断提高师德水平、专业技能,提升专业素质。
5.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引导教师在和谐的校园文化中学习、成长。不少学校鼓励和支持教师建立教育博客、参与BBS的专业研讨和网络环境的教学研究活动。
(三)教师需要积极主动利用现有条件和资源,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不断地提升师德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1.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活动,自主学习,观课、议课,诊断反思,案例分析和行动研究。这已经成为教师专业生存的主要方式之一。
2.自觉参加继续教育专业培训,学习专业理论,研究实践问题,训练专业技能,尤其是学习新课程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知识、新技能和新技术。
3.自主参与远程培训和网络实践研修。通过远程培训转变自己的学习方式,提高培训学习的质量和效果。通过网络实践研修,发表教学经验和实践反思,参与突破“本校”局限的教学研讨,获取专家、同行的专业支持,等等。
4.主动开展教学研究和教科研活动。不少教师已经把教学研究和教科研作为促进自身成长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并化作自觉的行动,有效地提升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参考文献:
[1]江苏教育研究,2009.10.B.
[2]人民教育,2009.8-201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97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