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考文学阅读探究题之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玉秀

  摘 要: 高考语文探究题是近年来为适应高中语文课改而出现的一种新的考查方式。本文试从探究题的内涵、考点探究、命题分析和应对策略等方面加以探讨。
  关键词: 高考文学阅读 探究题 考点探究 题型探究 应对策略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近年来高考语文试卷与之相呼应,探究问题的能力已是高考考查重点,如江苏、山东、广东、海南宁夏等省市的高考试卷。因此我认为有必要对探究题作更深入的探讨。
  一、探究题的内涵
  2009江苏《考试说明》把“探究能力”界定为:“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在能力的金字塔结构中,它是一种以创新思维为核心的高层次能力。“探究”不是简单地对信息的筛选整合,而是对作品思想内容的发掘、探讨、特有解读和质疑,体现了一种思维上的深度和广度,意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考点探究
  “考试说明”对“探究”有三条要求。
  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以及内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具有丰富的意蕴和人文内涵。文本的丰富意蕴指隐含在文本表层意义之中的含义,即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文学作品的意蕴,有社会、政治、道德方面,有现实、历史方面,也有心理、情感方面。它是作家的思想、意识、情感的综合体。发掘文本的意蕴,要从文本整体出发,通过作品语言的表层意义来多角度、全方位地挖掘蕴含的深层意思。
  所谓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主要指作品中人物、人情、人际关系、社会环境、时代特色等所反映出的民族文化和民族个性。例如中华民族的勤俭持家心理,大和民族的“武士道”心理,等等。高考考查作品内涵的民族心理特征较多,所以要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有一定的概括、储备。如2009浙江卷中的《魔盒》要求赏析贝格斯太太的形象,就有一定的“民族心理”意味。人文精神的内涵更加丰富,我们所说的以人为本,人的民主、自由,人的尊严和权利,人的平等、博爱等方面的思想行为,都是人文精神的内容。命题要求从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入手,探究作品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命题要求考生从作者经历、所处时代、创作动机及作品影响方面进行分析。例如2008浙江卷《乌米》第21题:请赏析《乌米》中“我”的形象与作用。此题要求对文中“我”的形象准确把握,并对这一形象的作用进行追探,从而探究出作者的创作意图。
  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读者的经历、阅历不同,性格、禀赋不同,对文本的理解、想象、推断都不尽相同。命题要求考生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发表看法。如2009安徽卷第14题(2)题:请结合背景,谈谈小说给你带来什么启示?可以允许考生有独到的见解,从做人脚踏实地、厚道本分,学会适应生存,寻求自然本质等方面都可以。
  三、题型探究
  纵观近几年高考语文试卷的探究题,我认为探究题的命题一般有以下一些角度。
  1.要求对文本观点、态度和内容作总体概括或分析评论。
  如2009安徽卷第14题(1)题:文末说“他很快乐“,请举例说明董师傅快乐的缘由。2009重庆卷第17题:作者认为:“大雅寓于大俗之中,无俗也就无雅,不俗也就不雅,雅俗其实是一体的。”结合全文,请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这些题目都要联系文本,概括归纳要点或结合文本多角度评价作者的观点。
  2.命题人对文本的内容、人物形象、作品主旨等提出问题,呈现几种理解,问你同意哪一种,说明理由。或直接提供一种见解,问你这种见解是否合理。如2009浙江卷第15题:有人建议把标题“魔盒”改为“贝格斯太太”,你认为哪一个更合适,谈谈你的看法。2009辽宁卷第11题:小说最后描写一帮年轻人炸掉遗璞,并用它去修水渠,作者在结局上的这种处理是否合理?这些题目都属开放性试题,主要让考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
  3.要求联系现实生活或个人体验,就文中某一问题或某一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如2007山东卷第22题: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她的世界百米冠军梦,虽然没有实现,但在世人心中,奥蒂何尝不英雄!”请结合奥林匹克精神,谈谈你的看法。2009山东卷第22题:文章最后一段说:“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结合全文,谈谈这句话对你的启发。这些题目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和自身体验去发表自己独到的看法。
  4.命题人注重考查考生多角度分析探究能力,有时涉及文本的结构、内容等方面。有时要求写赏析性的文字。
  如2009湖北卷第19题: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想象中的古墙和疏竹?2009湖南卷第20 题:紧扣《云南看云》一文中的“看”字,赏析该文主题的表达,300字左右。这些题目需综合运用多种语文知识,才可能更深层地理解文章。
  三、应对策略
  探究题的命题方式为课程改革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它方式灵活多样,着重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面对这种探究题,在教学中应注重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性。
  1.审题策略。
  在阅读试题时一定要加强“题干意识”,明确重心。找准重心,弄清题意就需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题干中的限定性词语或提示性词语,特别是词性、修饰成分、句式等,它们常常是解题的钥匙。例如2008宁夏海南卷《二十年以后》第14题:有人说鲍勃值得同情,有人说他罪有应得;有人说吉米忠于职守,有人说他背叛了友谊。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该题题干中“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就是很有价值的提示语,要求我们对一种观点加以探究。如果认为题干中的四种观点都对,并且依据这四种观点一一从文本中找出理由,就会违背题目的意思。其实这四种观点之间是有矛盾的,承认某个观点,就意味着否定另一个观点。只有着眼于题干中关键性词语,深层次去思考,才会保证做题的质量。
  2.注重文本策略。
  任何一个探究题都源于文本,文本是进行探究的逻辑起点。无论题干如何开放,都必须扣紧文本,领会作者的思想倾向。引导学生在文本中寻找关键句,去发现、筛选、整合、吸收有关信息作答。例如2007山东卷《灯火的温情》第22题:作者说人在孤绝的环境中,往往容易采取酗酒、乞助和寻求怜悯等方式来解脱自己。你怎样看待这种认识态度?假若你处在这样的环境又会如何?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第一问,要从文本第四段找出中心句“失意时不失人格,不失风骨,不失高洁”,分析作者对题干中的生活态度是否定的。第二问,回答似乎自由,但要联系文章主旨答题,即身处逆境,至少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在心中点亮一盏温情的灯,保持自我,勇于进取。切不可脱离文本,随意发挥,必须有个“度”。
  3.多元思维策略。
  探究问题,需要考生去个性化解读,而个性化解读要对问题做深层次、多元化的思考。深层次、多元化思考就是要从文本的结构安排、艺术手法、思想内容等角度探究,要多点开花。例如2008江苏卷《侯银匠》第15题: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多向探究。角度一,可从结构安排、行文技巧上看,女儿出嫁是侯银匠生活中的大事,这样写重点突出,避免平铺直叙。角度二,可从小说艺术手法上看,正面描写侯菊,侧面烘托侯银匠的人生况味。实写侯菊,暗写侯银匠。角度三,可从乡土文学的主旨上看,较多描写女儿出嫁前后的情景,是为了深刻表现中国传统的人情美、人性美,意味深长。从答题思路上说,所有的探究题都要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思考探讨。
  4.程序规范策略。
  开放性试题,大多有字数限制,不可能洋洋洒洒地写上一大篇。应采取提纲挈领式,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要做到有理有据、层次分明。行文结构一般有三部分组成:表述观点、分析论证、总结点题。表明论点要正确鲜明,正面反面都可以。论据可以分条列出,结合文本或示例合理分析。总结论题要回应开头。同时还要注意语言通顺流畅、书写工整。例如2007山东卷第22题:请结合奥林匹克精神,谈谈你的认识。解答时首先明确观点,我认为奥蒂是英雄。其次陈述理由,“重要的是参与,不是胜利”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之一。再次结合文本分析,奥蒂的“悲剧命运”令人叹息,但她屡战屡败,不向厄运低头的坚毅和执着,完美地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最后总结失败者未必不是英雄,奥蒂虽败犹荣。
  四、结语
  总之,只要明确“探究”的内涵,“探究”的考查要点,教学中注重解题方法策略的指导、渗透,且辅助以适当的练习,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就可以得到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试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江苏教育考试院.2009年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99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