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探究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本云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用不着教。”学生只有学会阅读和理解文章,才能领悟文章的内涵;只有学会如何质疑探究文章,才能逐步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质疑探究能力。
  一、让朗读成为阅读教学的主旋律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道理很明白,学生对课文的领会、鉴赏,主要是靠读,而不是靠教师长篇累牍的讲解。对于刚升入初中生来说,所学课文篇幅加长、内容加深、难度加大,都毋庸置疑地影响了阅读的速度与质量。快速默读只能粗略提取信息;而朗读,视之于眼,诵之于口,闻之于耳,形成于脑,整个过程调动了诸多因素,对课文的体会、理解、记忆会更有利。由此看来,朗读非但不耽误时间,反而会提高阅读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是指导学法的第一步。接下来就是指导学生初读,可采取自由朗读的形式,力求准确、流利、有感情,将课文中出现的生字与成语圈画出来;也可以让个别学生朗读,师生共同品赏;还可以由老师范读或利用磁带、多媒体课件范读。在朗读过程中,要求学生尽量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经验和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让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在继续指导学生品读课文时,再从语气的轻重缓急、声调的抑扬顿挫、表情的喜怒忧伤中体味文章所蕴涵的情感,进而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从朗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二、把质疑探究能力的培养作为阅读教学的灵魂
  一个学生如能在阅读课文时不断提出疑问,说明他一直在积极思考,对课文的理解在不断加深。教师若能在阅读教学中鼓励引导学生质疑,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能力就能不断提高。
  新课标要求我们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我们不妨先教会学生运用求异质疑法、发散质疑法、添加质疑法等方法,摆出自己在钻研课文中所发现的问题。还要鼓励学生质疑,可以从文章的每一个段落中挖掘问题,也可以从文章的整体结构和思想内涵上挖掘问题。质疑是学生主动探究的第一步,也是创新的基础。鼓励学生质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预留较多的时间鼓励和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而且允许学生随时提出问题,允许学生在回答中出现错误,允许学生改正错误或保留自己的意见,给学生质疑释疑提供较为广阔的思维空间。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候会是五花八门的,教师对于学生的质疑,无论是课始预习性质疑、课中探究性质疑,还是课尾延伸性质疑,都应该提倡、鼓励、引导。通过提倡、鼓励,学生从不敢提问到敢于提问;通过引导,学生从不会提问逐步做到善于提问。提倡学生质疑,通过自己的讨论深究去体味、领悟,并不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学生在学习方法、思维方法上加以引导,体现在教师选择恰当的点拨时机,使用恰当的点拨方法。
  三、用激情点燃学生阅读的创新欲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阅读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因此,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去指导学生,就成了问题的关键。在阅读课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所读的内容,陈述自己的思想感受,说说自己对课文中人物和事件的态度;也可以通过讨论,让学生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更重要的是教师要用自己的激情,来点燃学生的创造欲望,从而培养和发展创造性思维。
  当一篇作品被选入教科书时,提供给教师、学生解读时,他们对作品的理解、体验是不同的。一个具有现代教育思想的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头脑里的文本,这实际上是对人的尊重,对学习者的实际学习体验和学习过程的尊重。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我们不要求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千篇一律。学生对于课文内容、主题的理解可以各抒己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了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教师应针对课文的特点,设计具有发散性思维的题目,让学生能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水平,获得运用这种学习方法的乐趣。总之,阅读教学是开发创造力培养的广阔天地,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关注学生的主动发展,使学生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乐于创新,收获阅读的累累硕果,最终实现阅读教学的目的。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把朗读和质疑探究及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进行质疑探究,在质疑探究的过程中朗读,在质疑探究之后朗读,再在创造性的阅读和理解的过程中朗读,如此循环往复,引领学生感知并领悟文章的语言美、形象美、意蕴美和意境美,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切实得到提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03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