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语言的变异泛化及其幕后认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建平

  摘 要: 隐喻作为语义变异的基本方式,通常表现为表意的偏离和语义的变异,但符合表达“效率原则”。本文从认知的视角,集中分析了变异隐喻是如何以模因的方式重新复制传播,最终实现语义的衍生与泛化。
  关键词: 语言变异泛化 变异传播 幕后认知
  
  1.语言的变异泛化
  隐喻的本质决定了隐喻认知的思维方式,必然是两个不同语义领域间的相互关联、投射映现。隐喻的生成依靠背景和经验知识,通过把不同的认知领域相互联系起来,刺激、引导认知主体采取有效的认知策略,唤醒储存与知觉表象,展开敏锐的对比与推理,用熟悉、具体的经验结构去阐释陌生抽象的经验域,最终达到对要认知的目标领域作出正确的识别。投射的过程依赖于心理基础与事物间相似性的联想,是认知者的主观感知与事物客观特征的融合所产生的合成相似。这种互动必然会牵涉到更深层的整个语义范畴的对比、映照和互动(杨文全,2006:131)。心理语言学实验发现,隐喻涉及到语义的转移(束定芳,2000:44)。这种具有方向性的转移是跨范畴的,由此实现了对本体概念的重新组构,对逻辑范畴的重新分类。Fauconnier和Mark Turner(1998)发现了反映许多语言现象中的一条重要的心理空间的认知操作――概念整合(conceptual blending)。它是把两个输入空间的结构投射到整合空间上去。后者继承了两个输入空间的部分结构,逐渐形成自己的创生结构,建立相互映现的心理空间网络,并以各种方式整合成新的空间。两个为输入空间(input spaces)之间建立跨空间的映现。跨空间映现创造或反映了两个输入空间所共享的更抽象的空间――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整合空间(blended space),是从输入空间中进行选择性的映现而来的,它可以各种方式形成两个输入空间所不具备的创生结构(emergent structure),并可把这一结构映现回网络的其它空间中去。由于源域和目标域在范围上的可选择性和多样性,多种源域可以指称同一个目标域或是不同的目标域指称同一个源域。一些偶然的语言信息与不同的语境结合产生出新的模因组合。比如,汉语中的“吃”字,中国人从方方面面的体验出发,映射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从古到今,大到治国,孟子说义利之辩,“熊掌与鱼不可得兼”。毛泽东说实践的重要,“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尝一尝”。小到“谋生”,为“糊口”,职业或工作为“饭碗”。裁缝、瓦匠等吃的“手艺饭”。靠消耗最初的资本维持生计叫“吃老本”。老本吃完是“坐吃山空”。无本可吃,就去“喝西北风”。最保险的属吃“皇粮”,那是“铁饭碗”。碰壁回来,是“吃了瘪”,“吃闭门羹”。需要“承受、遭受、挨”就说“吃得消、吃不消、吃不住、吃苦”。“耗费”是“吃劲、吃力、吃重”。形势紧张就叫“吃紧”。独吞集体利益的人叫“吃独食”。从买主支付的价款中获得佣金叫“吃回扣”。即使什么都没吃到,也是“吃亏”。非等闲之辈说成“不是吃素的”。得到特殊待遇是“吃小灶”,多管闲事就是“吃撑了”。受欢迎是“吃香”。没有用的人就成了“饭桶”,北方叫“吃白饭”。未尽职尽责人叫“吃干饭的”。思索叫“咀嚼”,体验叫“品味”,情感嫉妒叫“吃醋”,幸福叫“陶醉”,司空见惯叫“家常便饭”,轻而易举叫“小菜一碟”,学风浮躁叫“浅尝辄止”,理解深刻叫“吃透精神”,广泛流传叫“脍炙人口”,改变处境叫“苦尽甘来”。吃出了“以食为生”的中国哲学,吃出了“泛食主义”倾向的民族特征。
  这种模因现象被复制传播正是经历了一个经常性使用的循环往复过程,词义发生了一个或多个转移,与原义共同构成了一个系统的、连贯的、开放的庞大义项群。变异隐喻是根隐喻的外在表现,是围绕根隐喻派生出的相关隐喻。同时,各种义项的地位也可能发生颠覆性的变化,本义会退居幕后,隐喻意义则往往会闪亮登场,以至各义项的边界会变得模糊,词语的跨领域运用变得随意而自然。至此,通过隐喻变异语义泛化最终得以实现。
  2.语言变异传播的幕后认知
  语言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语言现象。凡是活的语言,应当说无时无刻不在变异之中。语言正是语言模因不断变异而丰富和发展起来的。语言模因是文化传递的单位,它能够通过“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并像基因那样得以传播。它是传染的信息模式,可以感染人的大脑,从一个宿主到另一个宿主,往往是在被新的宿主选择并在随后被传递。语言模因成功的基础是引起宿主的注意,进入记忆使其受到感染,并最终获得他们的接受和认同(陈琳霞,2006:43―46)。模因可以是简单模因或模因复合体(memeplexes)。简单模因就是单个模因,模因复合体就是相互结合在一起而能够同时被复制的一组模因。尽管它的形式或内容会不断变化,但它始终保留着原始模因的定型或精髓,继承着原始模因的基本特征和性质。人们凭借对原来模因的认识、理解和感受,在头脑里经过类推、联想会很快辨认出新模因的形式,或者轻松破译新模因所表达的涵义。从语言形式上看,它是对旧模因的复制;但从内容上看,更形成一种独具匠心的新概念,让人们在熟悉的言语经验中悟出新意。可见,模因变异是语言发展、进化的一种重要方式。
  心理空间说用概念整合描述这种关系的构建过程。心理空间之间可相互连结,并随着思维和话语的展开不断地得到修改。语言是作为强有力的和标示不足(underspecified)的一组提示(prompts),用来引起动态的处理和相应的意义建构,在空中建立相互映现的心理空间网络,使幕后认知形成一个连续体,帮助说话人把环境和背景知识与语言信息整合起来,使其即时理解和行为(Fauconnier,1998:133―187)。这为诠释无法直接通过来源域和目标域的隐喻映现获得的突生结构提供了研究思路。
  隐喻的本质决定了隐喻存在着进化过程,作为模因现象,新隐喻经过同化、记忆、表达和传输后成为变异模因体被重新复制,广为流传,其隐喻意义作为隐喻词义的一部分沉淀在语言中,变异为“超隐喻”,作为复制模式成为语言常规的一部分,在特定的语境中被激活,创造一语双关的效果。
  3.结语
  隐喻变异作为语言模因现象,是语义衍生、泛化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它通过纵向的基因传递,使隐喻的代际间形成内在的系统性、连贯性,构成有“血缘”(基因)关系的家庭成员语义群,另一方面通过横向“嫁接”传递,由于隐喻的使用受社会环境、种族、地域(包括方言、文体、亚文化(包括宗教、文学、心理学等)等生态环境,以及历时、发展的和个体的因素等的影响,开放了固有的认知逻辑边界,使多种源域可以指称同一个目标域或使不同的目标域指称同一个源域。模因信息模式的模仿复制,使变异模因表现出明显的正负两面的修辞效应和感染效应,时常带有浓郁的时尚气息和潮流感,呈现出自身特有的艺术性和临时性。
  
  参考文献:
  [1]Fauconnier, G. Mapping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2]Dawkins,R..The Selfish Gene[M].New York:OUP,1976.
  [3]何自然,谢朝辉,陈新仁.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4]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张天伟.认知与文化研究的新视角[J].外语研究,2007,(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07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