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及指导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岳秋丽

  摘 要: 随着社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职院校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求职压力,很多学生出现了就业心理困扰。本文旨在分析研究高职院校大学生常见的就业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指导调适方法,并且着重于在心理层面给予学生就业策略的指导。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大学生 就业心理 指导策略
  
  在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形势下,高职院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难是众所周知的现实,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面对就业,大学生的心理是复杂多变的。通过几年大学生活,学生们在知识、能力与人格方面有了积极的显著发展,有着强烈的就业意愿和积极的就业动机,为能尽快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感到由衷的欢欣;但是在就业过程中,又难免出现种种心理矛盾、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若不及时发现、正确疏导和解决的话,则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负面的影响,势必要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未来就业的顺利进行。如何正视大学的就业心理问题,注重就业心态的调适,引导其树立积极的就业心理,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是目前十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常见的就业心理问题
  (一)就业心理压力与焦虑
  目前越来越严峻的就业环境给大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而且这种压力在各年级学生都存在,并且压力有随着年级增高而上升的趋势。学生就业压力体验相当严重,尤其以心理体验最为严重。致使他们有顾虑的主要问题是:所学专业就业前景不好,能否找到一个适合自己专业特长、工作环境优越的单位;屡屡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怎么办;自己看中的单位,父母不赞同怎么办等。尤其是来自边远地区,或性格内向,或成绩不佳(其中以未通过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毕业生为主)的大学生,及生性胆小的女大学生,表现得更为焦虑。这种焦虑,使大学生在毕业时段精神负担过重,紧张烦躁、萎靡不振。学习上穷于应付,生活中长吁短叹。个别学生在应聘屡遭挫折以后,心理更为紧张.甚至产生了恐惧感。
  (二)就业观念存在误区
  在许多高职学生身上仍然存在一些陈旧的观念。有调查显示,大多数高职学生选择到生活条件好、福利待遇高的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工作,而不愿到急需人才但条件艰苦的中小城市和基层小单位。实际上,一些边远中小城镇和私营小企业对大学生尤其是应用型大学生的需求非常大,有的地区由于缺少技能型人才,已严重地影响到了经济的发展。尽管近几年来国家一再出台一些鼓励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但仍有不少学生表示,除非找不到理想的单位才会自己创业,在不少学生的观念中,自主创业相当于失业,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事实表明,陈旧的就业观念已经成为制约高职学生成功就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三)就业人格存在缺陷
  1.自我认知比较模糊甚至出现偏差
  具体来说,对自己的职业目标、需要、价值观及自身特点等没有明确地认识;在就业时不能正视自己的能力、素质和择业的客观环境,不能对自己有一个客观、清醒、全面的评价。两个突出表现就是盲目从众与依赖。
  2.对就业挫折承受力差
  这种承受能力与心理素质有关,也与大学生活和学习的积累有关,如果从大一就开始对就业有个全面的认识,有所准备的话,就不会害怕突然的竞争环境。另外也需要在毕业前进行实践锻炼。不少学生在求职时只想成功,一旦遭受挫折就会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蹶不振,陷入苦闷、焦虑、失望的情绪之中不能自拔。
  3.人际交往障碍
  有些大学生缺乏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高职学生在走出校门、接受社会的选择时,除需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技能与良好的综合素质外,还应具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不少学习成绩优异、在校表现也相当突出的毕业生,常常因为不善于找准时机与场合简明而恰如其分地推介和表现自我,或不能得体地回应考官提出的各种问题,等等,使自己一次次痛失就业良机。
  二、就业心理辅导的基本认识
  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是指为大学生在信息服务、求职训练、职业定向、职业分析、兴趣的了解与测试方面提供各种服务及信息咨询的活动。进行心理辅导的基本条件是具备一定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同时大学生轻度的心理失常部分是能够自动恢复的。教育工作者通过一些辅助措施,诸如增加体育运动,运用音乐疗法,适度地进行一些社会实践,开设心理健康知识课程,创设良好的校园心理健康宣传氛围等可以帮助学生恢复健康心理。教育工作者要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就要掌握心理健康的标准和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其基本表现,当大学生出现心理亚健康和不健康表现时,及时给予必要和有效的辅导。此外,教育工作者还应在教学与日常活动中了解学生,关心学生,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三、就业心理辅导的途径及方式
  教育工作者作为教育者和学生心理的保健师,应培养发展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从惧怕权威,缺乏自尊自信中解放出来。并且他们还应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分析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从而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心理辅导,预防各种心理疾病的发生。
  (一)开设以讲授为主的有关课程
  开设就业心理学课或举办有关的知识讲座,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无疑是必要的。开展心理辅导的关键在于改善大学生情绪状态、思想状态,让他们学会必要的社会技能等。
  (二)开设就业心理辅导活动课
  这是为开展就业心理辅导而专门设计的一种活动课程,其特点在于:形式上以大学生活动为主,内容选取上应充分适合大学生的实际需要,活动组织上以教学班为单位,活动课的目的、内容、方法、程序均是有计划、有系统地安排设计的。学校通过心理辅导,可以对大学生就业的认知、情感、态度、行为各方面有目的地施加积极的影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全班学生在辅导活动中受益,也便于组织管理。将心理辅导列入课程,也使这项工作的开展在人员、时间上有了保证。
  (三)结合班级、团体活动开展就业心理辅导
  不把就业心理辅导作为一门课程单独开出、列入课程计划,而是结合班会活动、课外活动、团体活动来进行,是这一途径的特点。但要注意的是,心理辅导仍需有自身的目标和内容,而不能被班级、团队的日常活动所代替而丧失自己的特色。
  (四)个别辅导
  个别辅导是辅导教师通过与大学生一对一的沟通互动来实现的专业助人活动。常用的方式有个别交谈、电话咨询、信函咨询、个案研究等。个案研究是针对个别大学生(通常是一些有特殊情况的大学生包括资质优异的大学生、受情绪困扰的大学生、行为偏差大学生、家庭处境不好的大学生等)所实施的一种比较深入的、持续时间较长的个别辅导方式,由于心理辅导的精髓在于个别化对待,因此,个别辅导是一种不可替代的辅导方式。
  高职院校大学生既不能回避当下的就业危机,又不能低估其带来的障碍,而应该自我调整心态,走出就业的心理误区,积极应对变化的就业局势。在面临相同的问题时,不同的就业心态和对策决定了不同的就业方式,不同的方式便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有的事半功倍,有的事倍功半。就业工作者的责任就在于,让毕业生们能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树立积极的就业心态,培养正确的择业心理,从而能够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李敏.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心理误区分析[J].大众科技,2005,(9).
  [2]章顺来.高职学生择业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1).
  [3]马小辉.职业生涯发展辅导初探[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28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