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阅读习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梅羽

  摘 要: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是学生识字的主要途径,有利于巩固语文知识,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只有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才能展示学生的个性,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本文从课堂中的正确引导及课外阅读氛围的创设两方面进行培养,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低年级学生 阅读习惯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是学生识字的主要途径,有利于巩固语文知识,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学生的学习越困难,他的脑力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就像感光力弱的胶卷需要更长的感光时间一样,成绩差的学生,智力也需要更明亮和更长时间的科学知识之光来照耀。”《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要“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只有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才能展示学生的个性,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然而,兴趣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后天因素的逐步培养。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事低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的我从如下几方面进行了培养。
  一、课堂中的正确引导
  1.通过有效提问,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
  提问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手段,能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师的提问要问到学生的心里去,让学生产生疑虑,有一种要解决问题的冲动。如:在《小松鼠找花生果》中,我说:“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从课题中知道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件什么事情?同学们说是小松鼠找花生果的事。那小松鼠为什么要找花生果呢?它是怎样找的?最后找到了吗?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找到正确的答案,并能和同桌进行分享。”通过这样的提问,同学们早已跃跃欲试了,带着这样的问题阅读,真正成为读书的主人,在反复的朗读中强化对课文内容的感知。
  2.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把握课文大意。
  虽说游戏贯穿于幼儿的整个活动过程,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同样向往游戏。通过游戏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三个小伙伴》,在教学此课前,请三位学生分别扮演小象、小野猪和小袋鼠一同上山栽树的情景。在欣赏角色表演时,学生们目不转睛地看着。在游戏结束后,同学们对空手栽树遇到的三个问题:“没有锄头挖树坑怎么办?”“没有箩筐运肥料怎么办?”“没有水桶浇水怎么办?”展开讨论,气氛异常活跃,都能一下子说出是如何解决的。在这样的角色扮演下,同学们已能很清楚地把握课文的大意,从而使阅读更加便捷。
  3.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多是形象思维,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阅读教学时应尽量使用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现如今,多媒体教学已逐步走进课堂,因为它最能反映课文内容,展示学习情景,使学生在图、文、声等多维刺激下产生稳定的注意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这种教学情景中,学生的创造思维得以激发,主动参与意识明显增强,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例如,教学《雨点》时,怎样让学生体会雨点在池塘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跃呢?我制作了课件,将四幅情景图中雨点的不同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让学生在惊喜的同时体会到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很快,学生不仅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更能诵读出来。
  二、课外阅读氛围的创设
  1.建立班级图书角。
  为了学生每天人手一本,我亲自从图书馆挑选了五十本好书,放在班级图书角里。另外,让学生自愿捐赠好书补充图书角,并挑选两名图书管理员,负责每天下午第二课后的分发及早晨的收集、借阅。比较薄的书每天交换一次,厚一点的书两三天乃至一个星期交换一次。学生们拿到书后,如获至宝,纷纷阅读起来,形成了“好书大家读,快乐共分享”的读书氛围。这样的“流动书屋”,书籍常常是新的,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借阅,还可以促进学生间的阅读交流。
  2.师生同读一本书。
  教师的一言一行将会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一名教师不喜欢读书,不爱护书籍,怎么可能培养出爱读书、爱书籍的学生来呢?要想让学生喜爱阅读,教师首先要喜爱阅读。因此,我将晨读课及班会课和星期三、五的午休半小时定为阅读时间,利用班会课的时间和学生同读一本书。在这段时间里,我选择某一位学生认为特别好的书读给其他学生听,或者挑选一本书的一部分来读,剩下的部分由学生来读,共同体会书中所讲的内容及重要的意义。
  3.开展亲子读书活动。
  为了树立正确的读书观念,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家长明白:在读书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究性活动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家长和孩子共同读书的活动中,增进家长与孩子的交流。我采用家访、家长会及告家长书的形式,倡导开展亲子读书活动。要求:给孩子一个读书的空间和时间;每周星期天利用一小时的时间为“读书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家长和孩子每天坚持一起分享20分钟左右的阅读时光,交流故事中的环节、人物及阅读的感受,引导家长为孩子营造书香家庭的氛围。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积极引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保证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让他们主动地读书,并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从而产生独特的个性化感悟。实践证明,只要教师启发得当,引导有方,学生的阅读习惯就会逐渐养成,阅读水平也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5.
  [2]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3]黄欲晓.巧创情景 多样朗读[J].福建教育,2007,(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42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