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题情境,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陆雪琴
摘 要: 本文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在数学课堂上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关键词: 数学教学 问题情境 应用意识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是一种专注的思维活动,而数学思维活动表现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于是数学教学设计就表现为问题的设计。
因此,教师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设计好的问题,组织学生投身其解决问题的活动,就能把学生真正推到主体的地位,数学教学过程便成为提出问题、学生操作、发表见解、倾听别人意见,最后得出结论的生动活泼的过程。教师应创设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问题情境,提供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机会(再发现、再创造),教给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精神(意识),成为数学教学的题内之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中的问题情境,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呢?
一、立足所创设的问题情境的生活化,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是一门需要深入思考、积极思维的学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对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生活是数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课标》教学建议中提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认识、发现数学。同样,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师设法为学生创设逼真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思考的欲望,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问题情境中,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品尝到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感受到借助数学的思想方法,他们会对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现象理解得更深刻,真正体会到数学来自生活以及学习数学的乐趣。
打开数学课本,提供的教学内容是抽象化、概括化、一般化的。正如歌德所说:“理论是灰色的,教育是多彩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际,通过思维训练“生活化”,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如在学习“有理数的乘方”时,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情境:手工拉面是我国的传统面食。制作时,拉面师傅将一团和好的面揉搓成1根长条后,手握两端用力拉长,然后将长条对折,再拉长,再对折,每次对折称为一扣,如此反复操作,连续拉扣六七次后便成了许多细细的面条。你能算出拉扣6次后共有多少根面条吗?而学生在学了乘方的知识后,请学生猜猜把做纸箱的硬纸板对折100次以后有多高?学生七嘴八舌地开始议论,可到底谁说对了呢?学生们都积极地回家去试验,寻找答案,结果超过每个人的想象,是一架喷气式飞机连续不断飞行一年的长度。这样的问题情境自然就把学生的学习带入了实际生活中,使学生在数据的呈现形式和实际活动中逐步认清乘方的意义和用科学计数法表示数的好处。
教师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使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紧紧结合,引入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实例,能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学生分析、思维等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教学奠定基础。
二、加强所创设的问题情境的探究性,培养数学创新意识。
新课程倡导多元的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是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与授受式学习的互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效果。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深刻地揭示了“疑”在“学”与“思”中的重要地位。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问题、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也说过:“最重要的是提出问题,否则,将来就做不了一流的工作。”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思维的发展是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活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质疑能力,进而进行深入探究,锻炼探究的技能,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更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根本所在。因此,教师应尽量给学生提供具有自主探究的感性材料,创设一些合适的问题情景,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探索,只有主动探索才会有创造。教师应使他们以最大的兴趣和动力去深入探究,以达到锻炼并提高探究能力的目的,诱发探究欲望,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培养创新精神。
如教学“走进数学世界――找规律”时,在学生辨析、认识例题中图形的规律后,我让学生尽可能从多方面去探索发现规律。我问:你们想自己创造新的规律吗?从学具中选择两种或者三种自己喜欢的图形摆一摆。学生摆出了各式各样的有规律的图形,令我惊喜不已。这样的探究,旨在使学生感受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促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思考问题,并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又如在“轴对称性质的应用”的教学中,我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在河边的同一侧有两个村庄,要在河边造一个水电站,该怎样选择地点,使铺设的管道最短?这个问题情境看似和轴对称的性质无关,学生进行充分的探究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应科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求知欲望,积极自觉地进行认知探索,在设疑中思索、在释疑中突破。
三、促使问题情境活动化,体验数学的应用思维。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学的主人。这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教师应该采取适当的方式落实这一理念。把问题情境活动化,让学生投身到“问题情境”中去活动,在情景中产生问题,让学生在情景中发现问题,让学生在理解情景的情节与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联想与识别,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有利于保证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对于促使学生从动作思维到向具体的形象思维过渡也是十分有利的。
在数学教学中,无论是知识的掌握还是技能的形成,以及方法思路的明晰,都离不开学生“做数学”。也就是说,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掌握,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去获得。教师应把问题情境活动化,让学生投身到问题情境中去活动,使学生在口说、手做、耳听、眼看、脑想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增长智慧,提高能力。
世界著名教育哲学家杜威在芝加哥大学任教期间创办了一所实验学校。杜威实验学校制定课程表有一条重要原则:课程表的演进必须从实践出发(如种植一个花园)到正规科目(如种植学)再到综合学习(如种植学在自然科学的地位)。不言而喻,杜威强调的是从社会实践再到课本。本着这个原则,在《众数与中位数》这一课例中,上课之前,我布置了调查作业:(1)调查一家文具店不同类型钢笔的售价与日销售支数,说明哪种价格钢笔销售的支数最多;(2)调查一家个体餐馆所有工作人员的工资情况,并计算其平均工资。此举有两个作用,一方面让学生把学到的有关平均数知识应用于实践,另一方面为学习众数与中位数埋下伏笔。
“问题”激发学生思维,学生的思维火花一旦被点燃,燃起的是熊熊烈火。教师通过创设“问题”,可引导学生走进课本,走向生活,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强烈的探究欲望,以及与新课程理念相吻合的探究能力。实践证明,解决问题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创设富于趣味性、探索性、延伸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应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不只是一句口号,也才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43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