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语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书梅
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教学总目标,要求学生不仅掌握课本中的英语基础知识,而且具有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目前使用的英语教材词汇量大,语言项目多,实践性较强。而学生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农村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都不够重视英语的学习,造成学生基础较差。升入初中后,要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学习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学生对英语学习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丧失信心,进而厌学,有可能形成两极分化的现象。
如何消除两极分化,促进学困生转化,帮助学困生学好教材,完成新课标规定的任务呢?我谈谈几点体会。
一、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激发学习热情,产生内在动力的关键。兴趣是学习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它是学生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物的意识倾向,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着推动作用,也是学生成长动力的源泉。学困生往往困在非智力因素上,表现为缺乏兴趣、信心不足,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畏难情绪较大,自甘落后。因此,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是转化学困生的关键因素。学生学习动机强就会采取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动,就会取得良好的学习兴趣,反之,如果学生学习缺乏动力就会导致恶性循环,没有学习兴趣就会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动,造成学生成绩低下,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这个道理。
兴趣作为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方面,对教学活动起着调节作用,对完成学习任务起着推动作用,对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起着制约作用。保持兴趣不衰,才能避免两极分化,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那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把发展和保护兴趣贯穿在教学的始终呢?
教师应注重实际应用,诱发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活学活用。如在讲授现在进行时时,我利用课堂上的真实情景,让学生进行领会。我以身示范边跑边问:“What am I doing?”引导学生说出:“You’re running.”接着拿出一个苹果,演示吃的动作:“I am eating an apple.”然后让一个男生擦黑板,我问:“What’s he doing?”引导学生说出:“He is cleaning the blackbourd.”再让几名学生上台表演跳舞、唱歌、画画、读书和散步等动作,让同桌学生之间互相提问、回答,通过实际运用,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现在进行时的应用。另外,在每节课上我还让值日生汇报出勤、天气、日期情况,让学生讲述自己听过、看过的故事,谈谈自己或他人的一些情况,内容不限,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应用自己所学的英语大胆地发挥。这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口语水平。教师应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尽量使用多媒体,创设学生学习英语的情境,如在教学牛津英语8B Unit 2 “Integrated Skills” A1和A2部分时,我用多媒体放映出Places to go美景,如大连、青岛、桂林和苏州园林等风景,让学生欣赏人们在大连、青岛大海中游泳、帆船,人们在桂林徒步旅行等景象,让学生讨论回答:“What can we do here?”再让学生猜猜:“When is the best time for sailing/swimming/hiking?”学生积极讨论回答。然后放录音让学生根据录音材料,确定他们的答案,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在快乐的氛围中完成A1和A2的表格。另外,开辟第二课堂,如英语角、黑板报、英语游戏和竞赛等,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兴趣。
二、建立浓厚师生情感,增强教学效果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工作得以成功的保证。列宁说过,“一个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思考”。情感作为一种潜在的动力机制,对人的言行具有激励、诱发和调节的重要功能。因此,教师必须实施爱的教育,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教师在教学中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尤其是对基础差的学生更应如此。当学困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耐心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要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同学生们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动态;当学生取得进步时,要给予表扬和鼓励,不要过多地责备学生,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恐惧心理,使他们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真诚的爱和亲近感;当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融洽、和谐、轻松、愉快的人际关系时,要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班有一位女生,家庭经济较困难,该生知识基础较差,自卑心理较重。我针对这些情况,不仅给予她生活上的帮助,经常给她买个发卡、买支笔、本子等,而且在学习上经常找她谈心,给她讲一些自强不息、积极进步的名人故事,发现有不懂、不理解的内容及时给她补课,在课堂上经常提她回答一些较简单的问题,回答正确,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久而久之,我的行动感动了她,使她有了信心,学习刻苦百倍,经过一个学期的共同努力,她的成绩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学生的学习潜力是很大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引导。
三、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次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灵活多变不同层次的要求。如新授课时多为学困生设置几个台阶,让他们易于接受;在课堂提问中,对好的学生有意识地让他们回答难度较大的问题,对基础差的学生在课堂上让他们回答一些较容易的问题。如在教授8B Unit 2 “Integrated Skills”中Speak up这部分时,我给出三个问题:①Where will Amy go?②Why has Amy’s father gone to Singapore?③How long does Amy want to stay there?有意识地让基础差的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他们很容易得到答案,此时我及时给予肯定。此外在作业布置方面分“必做题”和“选做题”,让基础差的学生不惧怕完成作业,让优等生施展才华,敢于挑战。让他们有成就感,增强自信心。课后加强个别辅导,查漏补缺,日积月累,促其转变。教师不能对学困生提出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要对学困生提出让他们通过努力能够实现的要求,就如“摘桃原理”,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让他们踮足可及。另外,教师可让成绩好的学生对学困生进行“帮扶”活动,解决学困生在英语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督促其按时完成作业,发挥优先的带动作用,激发学生的进取意识,在班上形成一个互帮互学的良好风气。
教无定法,每位教师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转化学困生是一项难苦而长期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师生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才能达到转化学困生的目的,才能完成新课标规定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韩永昌.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2]章兼中.外语教学心理心.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
[3]周成平主编.论文选评与写作导引.河海大学出版社,2001.1.
[4]侯渝生主编.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50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