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阅读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建华
《语文课程标准》就阅读教学对7―9年级学生提出要求:“阅读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阅读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显得尤为重要。问题情境的创设要以课堂为舞台,以语文教材及相关材料为载体,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构造一种适合学生探究的学习环境,通过学生主动动脑和动手探究,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发展他们比较、分析、归纳、综合、评价等探究性思维,最终学会学习。
一、尊重主体,张扬个性,诱发主动性。
教育家陶行知曾指出:“行动是中国教育的开始,创新是中国教育的完成。”可见,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会创造,而学生的创新精神存在于学生问题产生的过程中。中国的语文教学呼唤“人”的回归,学生是人,他们有独立的人格,有灵敏的情感,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善于发现和开发学生的别才别趣别志,尊重其特智特能特长,调动他们内在的潜能,采取多种形式为学生创造积极主动参与问题情境的机会,启发他们创造性地学习。
1.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创设民主氛围。
在传统教学中,我们注重教师教,忽视学生的学。而21世纪呼唤创造型人才,如何有效地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其创造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充分相信学生,千方百计使学生成为问题情境的主人。魏书生曾说:“语文学什么,怎么学,课怎么讲,教材怎样处理,怎样留作业,怎样考试,我都和学生商量。凡是学生不愿做的,绝不强加于学生。”(选自魏书生,《教学经历回顾》)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因为学生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就意味着学生主动的参与及自身发展,以达到他们主休性充分发展的开始。
2.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张扬学生个性。
个性发展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的真正体现,它既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又强调个体发展的自主性、差异性。个性,在心理学上,指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如性格、兴趣、爱好等)的总和。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在教学中,非理性因素的发展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创设轻松、自由的问题情境,张扬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在接受知识、发现问题的过程中,相信他们对问题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培养出独立、完满的主体人格。
3.发展学生问题能力,诱发主动热情。
对学生而言,要使自己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展,使自己成为教育活动和自身发展的真正主体,就需要自身具有与之相适应的问题能力。教师应尽一切方法发展学生的问题能力。因为学生的问题能力发展水平愈高,他就愈能充分利用外部条件发展自身,从而发展自己的主体能力。鉴于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解放思想,放开手脚。
二、激励兴趣,激活教材,强化感受性。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习的先决条件。所谓兴趣,即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是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重要的推动力。在语文课上,特别是阅读教学中,教师强化学生的主体感受性,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索教材,引疑设问,将是学生自觉地学好语文的动力。
1.于平淡无奇处引疑。
有些课文,乍看起来,似乎一目了然,平淡无奇,学生浮光掠影地读读,不知其中奥妙,兴味索然。如引导学生寻根究底,见其自读之未见,闻其自学之未闻,学习兴趣定然激增。这就需要教师于平淡无奇处创设问题情境。
2.于深层蕴意处设疑。
典范文章中常常有许多曲笔、奇笔、神笔,或含蓄丰厚,或结构精巧,或韵味优美,或饱含哲理,往往蕴藏着极深的含义,老师精心地引领设疑,会增强学生主观感受性,使他们积极主动探索文章主旨。
3.于课文关键处解疑。
所谓关键,就是课文的重点,即能表现主题或线索的词语及段落。抓住关键引疑,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点到面,全面透彻地理解课文,牵一发而动全身。正如钱梦龙所说的:“努力在每一篇课文中找到合适的一个问题,一个情节,或一个句子,甚至是一个词……作为分析的‘口子’,由此入手,带动全篇。”文章一经教师抓住关键引发疑问,同学一定会凝神寻觅,发挥能动作用。
4.于新知与旧知的比较中激疑。
引导学生把新知与旧知作比较,可用旧知推新知,把新知纳入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去,不断增长知识信息量。如学《鹤群翔空》时,我要求学生与《我心中的鹰》一文作比较,提出疑问。经过比较,有学生提出:同是写鹰,为什么在《我心中的鹰》中,作者把鹰写得很好,对这种了不起的鸟表示深深的怀念和神往,对鹰的消失表示深深的感慨和遗憾,而在《鹤群翔空》中把鹰写得很坏?经过热烈的争论之后,学生理解了:就鹰而言,有两面性,就看作者着眼于哪一面。由于两篇散文表现的主题不同,前者主要是写鹰,后者主要是写鹤,因此在两篇文章中鹰这一角色截然不同,这都是由于文章的主题需要。经过这样的比较,学生不仅懂得了“鹰”在文中的作用,而且懂得了所选材料要根据文章的主题而定,材料要为中心服务。这样的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浓厚兴趣,强化了主体感受性,诱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整合质疑,激活课堂,渗透教育性。
语文作为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其丰富的人文性和社会性使其对语文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语文课堂这一舞台上,问题情境的创设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才能提出了挑战。
1.语文教师要有“角色转换”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确实,师生关系对语文教育质量、教学效果和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我探索、自我发现,教师是退居二线的援助者,“自己去探索吧”;以社会性结构心理学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强调师生互相交流合作,教学相长,“大家一起做,共同探索,共同总结”,教师起整合质疑的作用。
2.语文教师要有“情境创设”意识。
罗斯杰认为,一个人的创造能力只有在他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佳表现和最大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授”和“教导”语文知识,而应该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为学生学习语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与氛围,增进教学民主,消除学生在学习中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传授知识的无声的媒介,是开启智慧的无形钥匙,是陶冶性情的潜在力量。语文教师必须彻底转变语文教学偏重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教学方式,把思考和重心放在如何创设一种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和谐的氛围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深入到学生的情感世界,充分挖掘学生的智慧,张扬学生个性,为学生营造一个活泼生动的课堂舞台。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教师精心地创设问题情境,巧妙引疑,引疑之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就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定会与日俱增,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57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