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生物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生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闫彩敏
在我们的生活环境里,生物处处可见:花草树木,鸟兽鱼虫,包括人类自身,还有我们看不见却处处都有的细菌。正是种类繁多、丰富多彩的生物,使自然界充满了无限生机、无穷奥秘。怎样利用丰富的生物资源来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能力呢?
1.课上巧设疑,促使学生多思考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因疑而学自然会有奋发向上的动力,但往往由于惰性,学生会被动地接受课本上现成的知识而不去深思。因此,教师应于无疑处设疑,让学生在迷惑不解之后深思,进而有所感悟。如在学习新陈代谢时,我是这样设疑的:“今天的你是否还是昨天的你?”这一歌词式的问题立刻调动了学生的兴趣。“难道今天的我不是昨天的我?”“如果不知道,请到新陈代谢这部分去寻求答案!”这一引导,使他们把“新陈代谢”这一抽象的生物名词与自身变化紧密联系起来,学习热情很高,学习效果很好。
在学习叶子的结构时,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秋风吹过,落叶满地,有谁注意过这些落叶是多数正面向上?还是多数背面向上呢?”大部分学生表示没有注意过,但从面部表情可以看出,他们对这一问题很感兴趣。“现在我们用显微镜来观察叶片结构的装片,看谁能从叶的结构中找到答案!”经过观察思考,大部分学生能推断出:“落叶多数背面向上。”“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接近上表皮的栅栏组织细胞排列紧密较重,而接近下表皮的海绵组织细胞排列疏松较轻。”很快,学生就掌握了叶片的结构。通过这一问一引,学生能够对自然现象产生疑问,并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既加深了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又培养了在课外多观察、勤思考的良好习惯。
2.课下多指导,促使学生善于观察
达尔文曾经说过:“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又没有超人的智慧,只是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生命现象时,精细和深入程度可能在众人之上。”这就是达尔文成功的秘诀之一。可见,观察是研究生物科学的最基本方法。如何引导学生正确、有目的地观察生物现象呢?这就需要教师课下多指导。如2009年夏季雨水较多,学校花园里经常有蚯蚓爬出,我及时引导学生观察蚯蚓的生活环境,分析雨后蚯蚓爬出地面的原因,观察蚯蚓的环带、体节,蚯蚓的运动方式,以及对光线明暗刺激的不同反应,不但使学生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激发了他们的兴趣,有的学生还提出书本上没有涉及的问题,如:“蚯蚓有再生能力吗?”“是不是截开后蚯蚓的每一段都能发育成一个新的个体呢?”对于书本上没有的问题,我组织学生共同去查找资料,或通过实验去寻求答案。
3.多设小实验,促使学生多动手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生物知识,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做小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尤其需要正确指导,鼓励学生发挥聪明才智,大胆设想,改进书本上介绍的实验方法。如果实验失败,教师应帮助他们分析失败原因,千万不能大加指责。如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后,我让学生自带了一些实验材料,诸如西红柿、苹果、树叶、花瓣等,用显微镜观察,有的学生还试着在显微镜下观察头发丝、手指等,当然什么都看不到。这时,我趁机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在显微镜下能看到洋葱表皮细胞,却看不到花瓣、树叶、头发丝的细胞呢?”进而启发学生得出结论: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如果材料厚度不能使光线透过就看不到其微观结构。再引导他们在可能的情况下把这些材料制成薄而透明的装片去观察。这样既肯定了他们的大胆尝试,又从另一个角度使其明确了实验注意事项和选材的原理。
总之,教师应随时发现、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创造灵感,正确引导,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激发他们浓厚的实验兴趣,以提高实验能力,从而使其掌握这一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4.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数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认识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上的真正进步。”因此,不论课上还是课下,我都鼓励学生多提问题,提好问题。如在学完排泄的内容后,有一个学生提出问题:“奶牛产奶是否属于排泄?”我认为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当场给予表扬,并请学生根据排泄的概念和含义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奶牛产奶不是排出代谢废物,因此不属于排泄。
综上所述,要使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教师就要适时地引导学生利用身边丰富的生物资源、生物现象,善观察,勤思考,多讨论,乐动手,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经常体会到学习生物知识的乐趣,积极地去探索自然界无穷的奥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66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