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声乐演唱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 锐
摘 要: 文章阐述了歌唱中声与情的辩证关系,以及关于美学上对歌唱声情并茂的理解,指出了如何达到声情并茂这一歌唱的最高要求和基本原则。
关键词: 声乐演唱 歌唱艺术 声情并茂
歌唱是一门用声音表达的情感艺术,好的歌唱应该是感情真实动人、语言形象准确、技法运用自如、声音优美悦耳。声乐演唱属于表现艺术范围,是由“声”与“情”的高度结合来体现艺术的审美感情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声情并茂”。它是声乐演唱艺术的灵魂和核心,只有正确处理好“情”与“声”的关系,才能情思横溢,以情动人,叩击心扉。所以,声情并茂是声乐艺术演唱中主要的审美特征。所谓“声”,是指声乐演唱的发声技巧,而“情”,则是指声乐演唱者在演唱时,用正确的情感揭示歌曲的思想内容,“情”同时也作用于“声”,强化“声”的艺术感染力。声和情在艺术表现中为统一的表现整体。其中,声是情之“体”,情是声之“魄”。“声”、“情”二者以技巧的组合为纽带,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一、情是声之“魄”
优秀的歌唱者在演唱中能把歌曲中的喜、怒、哀、乐之“情”充分地表现出来,达到“一声唱到融神处,毛骨悚然六月寒”,一曲唱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这就要求歌唱者有较高的思想和艺术修养,对生活、对音乐有深刻的理解,有较深的艺术造诣和较高的歌唱技巧,只有这样才能通过表情将自己的感受用具有丰富色彩和特有风格的美妙声音,去拔动听众的心弦,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首好歌,只有通过歌唱者创造性的劳动,才能将它唱活。一个好歌手能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文化修养和丰富的想象力,对歌曲细致地分析,在体会歌曲内容与情感的基础上,进行加工自理,用深切的感情,充沛的激情的咬字、吐字、共鸣、用气,精巧装饰等声音技巧,将歌曲内容深刻地有特色地表达出来。俄国男低音歌唱家夏里亚宾说:“你知道什么是歌唱吗?你脑子里怎样想,心里怎么感觉,你用感情唱出来。这才是歌唱。”那么,“情”从何处来?“情”从人“心”来,将眼中所见的人、事、物、景转化为心中所想,再转化为口中所唱,歌唱者一定要将自己的全身心,自己的灵魂投入到歌唱之中去,歌声才能打动听众的心。古人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必唱者先投身处地,摹仿其人的性情气象,宛若人之自述其语,然后其形容逼真,使听者心会神怡,若亲对人,而忘其为度曲矣。”可以说要想唱好一首歌,必须首先了解作者及其创作意图,反复吟唱曲调和朗诵歌词,理解其中表现的情感和形象特点,投入到歌曲中的意境;分析歌词的语言韵律,点出歌词中的逻辑重音和感情重音;分析全曲的重点的高潮,然后决定用什么情绪,什么演唱气势,什么声音色彩,力度,速度和什么咬字吐字方法来唱,什么地方强、弱、连、断,什么地方“刚”、“柔”、“撤”、“催”都要设计好,自理细致,尽量用技巧表现,这样才能有层次,有高潮,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二、声是情之“体”
歌唱是用人声来表现人类思想感情的艺术,它以唱情为主,但要想唱情,必须借助于“声”,没有声之功,也难以达到传情的目的。声音是表达情感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声音可以带来感情的变化,优美、动听的声音使人心情舒畅、愉悦;凄惨、悲凉的声音使人恐怖、哀愁。“情”只有通过“声”才能得以完美地表现。
歌唱技术主要包括呼吸、发声、共鸣、语言、润腔等几个方面。作为歌唱的基本要素,呼吸、发声、共鸣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通过正确地运用和控制气息,把声音送到已建立的发声管道和共鸣腔体中,从而形成优美动听的歌声来。只有科学地协调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统一关系,使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建立起正确的歌唱发声状态。
歌唱是音乐与语言相结合的艺术。优美动人的旋律通过与自然、清晰的咬字吐字相结合,才能塑造出深刻、丰满的艺术形象。同时,生动清晰的语言对抒发和表达歌曲中的情感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正确掌握语言的基本功,是歌唱者的重要素养之一。
歌唱技术的建立,需要一个长期不懈和积极探索的过程,只有具备了扎实的演唱基本功,才能自如地运用声音来表达声乐作品中的情感,正如世界著名钢琴家霍夫曼所说:“艺术上的自由,需要有充分地运用技巧的能力。”歌唱技术掌握得越纯熟,表现手法越多,在演唱中越自由,就越能根据情感表现的需要来运用相应的技术手段。
三、声与情结合的方法
声情并茂是我国声乐美学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想真正做到声情并茂的演唱,就必须从歌唱的“艺术表现”这一中心环节入手。一个优秀的歌唱家既要有扎实的歌唱技术,又要具备综合运用这些技术的能力和全面的艺术修养,只有把各项条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更深入地表现作品的思想内容,更完美地表现情感。
首先,表演者言演习以情带音,以音抒情,对每个段落的音乐思想的计划,进行完整的刻画和表现。也就是把练习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动作意识,与感情心理进一步地整合、巩固、加工完善,让心中之情与嗓中之音相互融合、协调,达到情动音发,音中孕情,音情相互依存,如身体与精神之不可分离的理想境界。
其次,要练习段落与段落之间的情绪转换,在每一个转换之前,其实是有准备的,在这里又是理智在起作用了。思绪要走在动作之先,把前后段落都照顾在内,才能自然地适当转换而“天衣无缝”。这就要求表现者沉醉在感情体验之中时,处于既醉又醒的边缘地带,在这些“节骨眼上”,理智必须与感情很好地配合,才能使表演者的感情与作品的客观要求相统一。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练习重复进入“规定情景”也就是“获得”同一感情体验的能力。在现实生活当中,情绪不需要也不可能重复。在音乐表演中,感情体验也不可能原样重复,但是,必须进入一种有控制的状态,至少应该能够相对稳定地重复同一类感情体验。进入“规定情景”的训练,是把想象中的情景,作为“客体”,以引发感情体验,这是非常有效的手段,也就是所谓的“未成曲调先有情”。
综上所述,歌唱艺术的表现魅力是蕴含于“声”与“情”之中的,真正高超的歌唱技术只有在和情感完美的结合中,才能获得理想的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4.
[2]刘朗主.声乐教育手册[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5.
[3]杨霰.情感体验――开启音乐大门的钥匙[J].青海教育,2007,(Z1).
[4]马棠华.情感体验中的诗、乐、舞[J].中国音乐教育,2005,(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92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