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 菊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发现现发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新时期教学的重要目标,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材给数学教学提供了一个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平台,我充分利用人教版中的“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等栏目和“阅读与思考”、“观察与猜想”、“实验与探究”,给学生提供思维空间,注重对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在教学中取得了很大成效。下面我就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提问能力谈几点做法。
  
  一、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兴趣能力
  
  好奇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科学家牛顿正是凭着极强的好奇心和敏锐的观察能力,对人们司空见惯的“苹果落地”这一现象提问,进而发现了万有引力。中学生正是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的阶段,有培养提出问题能力的心理基础。从本质上讲,好奇心是人们对不了解的事物所产生的一种新奇感和兴奋感,往往表现为对新事物的注意,以及为弄清它们的因果关系而提出各种问题,是潜在的创造力。
  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轴对称”这一课时,我首先借助于多媒体,让学生欣赏几幅天安门、蝴蝶、飞机等图片,并请学生指出这些画面的共同的结构特征,引出主题“对称”。接下来我追问:飞机为什么要左右对称呢?学生的回答,道出了“对称”体现出的物体的力度和占空间位置的均衡的特征,揭示了“对称”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均衡”是人类从自然界和社会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已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军事、交通、建筑等各个领域,“轴对称”显然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而且有趣的课题。这样仅用3分钟左右的时间,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观察兴趣和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学生在观察中深深理解、牢固掌握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而且充分激发了学习兴趣和创作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求知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适时地向学生介绍一些古今中外著名专家、学者,创造发明的事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一个学习不主动,没有求知欲望,懒于思考,不会问的人,也就无创新可言。提出问题能力的提高可以促使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提问,敢于挑战权威,积极主动去探索知识的奥秘,成为自觉的学习者。从数学中定义的概念是如何得来的?定理、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条件、结论分别是什么?作用是什么?可有哪些变化?如何应用?等等。这些可使学生产生一种悬念,以便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使学生感到数学并不难,从而引发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进而使学生在求知欲的驱动下,愿意向老师、同学、家长提出问题。
  在人教义务教育课程七年级下册“平行线的性质”的教学中,我在教学中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创设生活情境性问题,设置疑问让学生思考,学生提出问题。其次,播放一组幻灯片:①火车行驶在铁轨上;②直尺的两边;③练习本的横格线。接着,我进一步提问: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平行线,你能说出直线平行的条件吗?学生活动,思考回答。然后我向学生出示: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最后,我启发提出问题:若两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呢?
  
  三、培养学生的求异心,引导学生立体提问
  
  在数学教学中,“一题多解”的训练并不是要求每一题都有多种解法,但可以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发现不同问题。教师应提供给学生足够多的思维空间,使学生习惯找寻不同的问题,增强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对学生提出的疑问,教师应根据所提问题的特点,灵活运用以旧带新、操作演示、比较讨论、观察发现、启发诱导、自学等教学方法进行释疑。随着学生学习的发展,教师还应教给学生求异策略。根据问题的类型,分别运用发散求异、逆向求异、对比求异的方法,解决相同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科思维的严密性和灵活性。
  在教学人教版“多边形的内角和”内容时,如按书本上的教学常规思路,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多边形一个顶点出发画对角线,数一数分成的三角形的个数,把三角形的内角和相加,就得到多边形的内角和;然后找出“边数”与“分成三角形个数”之间的关系为“个数=边数-2”,即(n-2),最后归纳出求内角和的公式(n-2)×180°。为了训练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我让学生先根据课本提示,讨论出两种不同方案,然后分成两大组进行检验,在讨论中学生提出了不同的问题,都通过小组讨论而解决了。最后我引导学生一起归纳:从中心分割法、边上任意一点分割法中,与原来的方法比较有何相同点,又有何不同?由此学生体会到了“殊途回归”的妙处,学习更有兴趣了。这样的教育,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使学生在解题时学会运用转化的思想,敢于质疑,提出问题,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挑战心,形成学生提问习惯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提问是思维的起点,没有提问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只有学生感到自己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时候,思维才真正启动。提问能力的培养应贯穿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教师既要培养学生针对课本提出问题:这一章、这一节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概念、定理、公式有什么含义?有什么条件?公式如何运用?又要培养学生针对例题、习题提出问题:这个问题有没有其它解法或更简捷的做法?用这个问题的解法可否解决其它问题?一般的情形又是怎样?……
  在学习初中人教版几何的习题“顺次连结矩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菱形”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提出如下问题:(1)若将条件变化,如将“矩形”换为“任意四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正方形”结论会发生什么变化?(2)若将结论变化,如将“菱形”换为“矩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条件会发生什么变化?(3)问题一般化,“顺次连结四边中点”一般化为“任意四边形”后,命题是否依然成立?是否存在任意四边形的内接平行四边形?是否存在任意四边形的内接菱形?这些提问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探究能力。
  
  五、消除学生的害怕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需要勇气,学生提出问题存有“三怕”心理:一怕在课堂上,有的碍于面子,害怕提问;二怕有的不求甚解,不愿提问,怕老师责备;三怕有的不得要领,难于提问,怕问题不符合要求。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可以采取分组的方法,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由于学生知识原型少,有时候提出的问题十分幼稚或不符合要求,教师不要压制或不理睬,可以在小组内先评议一下,哪些问题比较简单,就在组内解决。大家觉得需要讨论一下的,整理后再提出来。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又能逐渐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教师要把握时机,让学生质疑,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考虑,尤其是关心中下学生,鼓励中下学生质疑,及时解决在学习中碰到的问题,逐步消除害怕心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达到敢于提问的目的。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评价,多表扬、多引导,使学生感觉到有一种成就感,对学生提出问题提供保障。教师要按“培养学生敢提,敢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再培养学生会提问题”顺序,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面对问题情景,就想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努力创设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与教师共同探讨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喜悦。人教版数学教材为学生创设了探索和交流的机会,加大了学生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交流、提问的空间。教师可通过教材中设置的“观察”、“思考”、“讨论”、“探究”、“归纳”等栏目,让学生通过探索活动来发现结论,经历知识的“再发现”过程,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05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