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 亮

  奥苏伯尔在《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的扉页上写道: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的所有内容简约成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建构主义理论极其强调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学习知识的影响,基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局限性,并不能够有效地从大量的知识经验中选择与现在学习的、并且可以促进现在学习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有针对性地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丰富的生活经历中选择适当的内容与课堂知识相结合。新课程理念也倡导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在品德教学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做到有实效性、针对性。
  
  一、将学生的现实生活引进课程资源
  
  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即教育”。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尽力做到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如教学三年级上册《爱的港湾》一课时:课前,我先把班上一名学生婴儿时、幼儿园时、小学时的三张照片做成课件,再布置学生准备一些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和与之相关的故事。上课时,我用课件展示三张照片,请照片中的学生谈谈成长中的感受,让鲜活的生活现实与教科书结合成一体,引出了教学主题。再让学生在小组中分别介绍一件自己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并讲一讲有关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位学生带了大大小小近十件毛衣,都是他妈妈一针一线亲手勾出来的。这位疼爱孩子的母亲的事例深深打动了很多人。从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中学生体会到父母在养育子女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从而心中油然升起对家长的爱。
  由于我的教学设计让教材与儿童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进入”的通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因此,课堂上的回归生活使学生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体验。
  
  二、教学方式生活化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可以在各种活动中实现。
  1.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与文本对话。
  课本剧的角色扮演旨在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让学生融入文本之中,让文本中的情境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唤起他们已有的经验和体验,并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参与辨析。
  如教学四年级上学期《当意见不一致时……》的“尊重与倾听”这一环节,我让学生根据教材中提供的几个事例,结合平时的生活实际进行演出。这些事例有很大一部分是班上学生真实生活的写照,表演起来入情入境,对学生的触动较大。这样的角色扮演,不仅使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获得体验,而且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搭建了舞台。表演之后,学生对学会倾听、学会尊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感悟。
  2.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进行价值引导。
  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旨在让学生阅读文本,加上学生已有的经验,再现生活中的某个行为片断,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更重要的是情境中总是蕴涵着十分丰富的行为思想方面的信息,可供他们观察、体验、探究,从而得出自身的价值判断。
  如教学《夸夸我的同学》,在“她为什么受欢迎”环节,教师可让学生凭借文本范例和各自的生活经验,进行小组讨论,设计一些场景,再在组内分工合作进行角色扮演,然后全班展示。在展示过程中,教师随机进行价值引导,诸如:谁最受同学们欢迎?为什么?说说理由。学生通过观察、倾听、评价,感悟到如何真正地学会看别人的长处,感受关心帮助他人、努力学习、克己奉公、大度容人等品质受人尊重,认识到诸如:占小便宜、武力征服他人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辨析能力。
  学生品德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在立足课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模拟”生活,让品德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拓展教学时空。
  
  三、将课堂延伸至生活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善于链接课堂内的生活与课堂外的生活,教学应从课堂生活拓展到儿童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最大限度地、立体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学生要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并通过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生活经验。
  陶行知说“社会即学校”,要“在生活中找教育”。学校课堂上、教材上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必须拓宽到社会上去,让学生去接触社会,学生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走进社会、体验生活,在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在真实丰富的情感体验中,进行自我教育。如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时,可结合学校交通安全宣传带领学生再次实地考察学校大门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探寻导致交通混乱的各种原因;想想提高交通安全的方法,并设计出实施方案。这些建议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校门口的人行横道线标示出来了,有学生出入的标牌也竖立起来了,师生进出安全多了。正是在这富含生活性的情境引导下,把儿童与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生活中,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生活,使我们的教学能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体现回归生活、高于生活、引导生活的理念,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
  
  四、把握教材知识联系,加强课堂教学的综合性
  
  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加强学科间教材内容的融合,把握教材的前后联系,明确课堂教学与学校、家庭、社会的关系,把实践活动落到实处,既能使学生学到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能力。指导学生课前查阅相关的资料,做好课前调查,课上积极体验、阅读、探究、讨论,鼓励学生多动笔,把自己的感受、体验以说、写、画等适当形式表现出来,鼓励学生积极投稿,教师要把学生的作品进行归类、合并、展览,增大课堂教学容量,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和多维的思维方式。例如教学五年级上册《我有一颗感恩的心》这一课,我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让学生搜集一些父母关爱自己的故事,结合语文教学指导学生写一篇给父母看的作文。孙亦阳同学的《唠叨就是爱》,让坚强的妈妈热泪盈眶。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又改善了家庭氛围。
  
  五、积极拓展课外资源,体现课程的生活性
  
  社会就是大课堂,要想教好《品德与社会》这一科,不能使学生局限在课堂知识的学习上,而要树立“大教育”的观念,将教材作为一个范例,不能照本宣科,而要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挖掘教材资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使课堂教学更有现实感,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
  1.让课堂知识在课外得以实践。
  课堂活动形成的知识,需要具体行动的检验,才会真正起到规范行为、养成良好品质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想法设法把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延续到课外,使这种知识得以巩固和升华。
  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善待他人》一课时,课堂上让学生谈谈自己打算以怎样的行动善待他人,以怎样的行动计划去实施,然后指导学生到现实生活中走近老人、走近残疾人,伸出友爱之手帮助他们,把行动落到实处。理论知识与体验生活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从而达到塑造学生美好心灵、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目的。
  2.把课外知识融入课堂教学纵深中保障“悟”的力度。
  冰心说:“我们的生活不是不够丰富,而是缺少发现。”虽然她只是针对写文章而言的,然而对学生感悟生活同样需要发现。生活内容像麻团一般交织着、联系着,怎样让学生在纷繁中有所发现呢?我们强调了学生的纵深感悟。
  例如:在组织《长江两岸是家乡》单元一《家乡特产知多少》一课的学习中,学生自我的学习着力点常常在于家乡有哪些特产,而这个似乎并不复杂。老师继而会在增强学生的自豪感上下功夫。但是,我们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作了这样的探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在我们这里会形成这样的特产?”以问题引导深入研究,学生通过合作、对话,结合各地特产的形成,逐步发现特产的形成总是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或者经济方式紧密联系着,并且带动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懂得要对家乡自然环境进行保护,要加强对特产的保护和宣传,促使学生获得了新的发现,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更强的家乡观念和宣传家乡、建设家乡的责任感。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一种“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要以儿童的生活为主线,以儿童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为内容,以密切联系儿童现实生活的活动为载体,以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为教学空间,让生活走进儿童,让儿童走进生活,《让品德与社会》融入生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06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