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森塔尔效应启示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孟 丹 孟 幻
摘要: “罗森塔尔效应”即“期待效应”的启示是: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特殊的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和赞美时,便由此感觉获得社会支持,从而提高自我价值和自我认知,变得自信自尊,获得积极向上的动力。优秀的教师应善于通过激励机制将学生引入音乐殿堂,这既是罗森塔尔效应的精髓,又是教育学中的科学发展观。本文作者结合音乐器乐教学中的教态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将教态问题上升到师德的高度。
关键词: 罗森塔尔效应音乐器乐教学教态问题
在引用和出现频率最高的十大外国典故中,皮格马利翁效应位居第七。这是一则古希腊神话故事。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是一位有名的雕塑家,他精心地用象牙雕塑了一位美丽的少女,并深深地爱上了它,取名盖拉蒂,不断地拥抱亲吻它,真诚地期望自己的爱能被盖拉蒂接受,但它依然是一尊冰冷的雕像。皮格马利翁感到很绝望,于是带着丰盛的祭品来到神殿,祈求爱神阿弗洛蒂黛赐他一位如盖拉蒂一样优雅美丽的妻子。他的真诚望感动了阿弗洛蒂黛,女神决定帮助他。皮格马利翁回到家,当他走到雕像前,再一次深情凝视着它时,雕像发生了变化:它的脸颊慢慢地呈现出血色,眼睛开始释放出光芒,嘴唇也缓缓张开,露出了甜蜜的微笑。盖拉蒂向皮格马利翁走来,她用充满爱意的目光注视着他,浑身散发出温柔馨香的气息。不久,盖拉蒂开始说话了,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它充分说明,强烈的心理渴求,即“痴心”与信念对于目标的实现有强大的助力和促成作用。此后,当一个人对艺术对象有着狂热执著的追求精神,皮格马利翁效应就成为产生艺术感应的代名词。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罗森塔尔(Robert Rosenthal,1933―)受故事的启发,以师生关系的改善与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关系为课题开展实验:他将平时学习较差、受过教师歧视、出身草根的学生列出名单,在交给各班老师时郑重地说:“经过科学测试,这些学生的智能发展有希望高出其他学生。”受到积极暗示的老师此后改变了以往对这些后进生的态度:变“素质淘汰”为提携捧负,改讥刺戏弄为赞誉慰勉。不久,奇迹出现了――在挚爱的温暖和期望的目光中,这些“问题学生”不仅智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而且身心健康的各项指标都有了较明显的提高,这就是心理学中有名的“罗森塔尔效应”(Robert Rosenthal Effect),即“期待效应”。它给我们的启示是: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特殊的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和赞美时,便由此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提高自我价值和自我认知,变得自信自尊,获得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努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进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在坊间它也被戏称为:“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教师的教学态度分为“美态”和“丑态”两类,“本事越大,脾气越大”为后者之一。德国钢琴大师亨泽尔特(A.Henselt 1814―1889)是十九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据说性情极为暴虐,令趋前聆教的弟子众生无不心惊肉跳,以致学生间纷纷互相传告:“别走近亨泽尔特,他会要你的命!”法国最伟大的作曲家德彪西(C・A・Debussy 1862―1918)在尚未成名之前,主要以教钢琴维持生活,他是个琴技超绝的钢琴家,但绝不是个好老师:舌厉口尖,极尽调侃戏弄、挖苦贬斥之能事,尤其鄙视反映迟钝的“笨学生”。
迂事浮躁,是常人的通病,如果能保持冷静,问题就解决了一半。以常人论之,钢琴教师在长期的职场生涯中,面对各种各样的学生所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在“久战不决”的情况下饱受“听觉虐待”,始终能以平常心处理问题的实属罕见。柯美雅说:“如果动不动就五孔生烟,不仅伤害身心,而且浪费精力和时间,也有失尊严和影响别人对你的敬意。”[1]“嘲笑别人是一种令人反感的行为和危险的武器,是把伤人不见血的匕首,不仅伤人,而且自伤。”[2]学生之于老师,如婴儿之于父母。身为诲人之师,“带病”执鞭,动辄对“弱势群体”横加伐挞,出口不逊,甚至美其名曰“反向激励”,此举非但不能取得良效,反而会在损害教师个人的无形资产的同时起到逆示范的作用,是为和谐社会所不齿的一种陋观恶习,必须尽早杜绝并根除。
反观我国已故声乐大师沈湘(1921―1993),在他的课堂上始终充满欢歌笑语,从始至终洋溢着融洽和谐的气息。这位有“点石成金”之术的“明”师说:“我不喜欢在课堂上耍威风,那会弄得学生心理紧张,怎么还能由衷地歌唱?”[3]在这位慈父般的师长面前,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精神压力”和“思想负担”。先生的侃侃而谈像他那优美的范唱声声入耳,如沐春风之感令弟子们舒心惬意。沈先生在传业授道的同时还使学生精神焕发,信心十足。如果学术性课程可以使知识增容的话,那么如沐春浴风之感就可以陶治性情。尤其是后者,可谓弥足珍贵,可遇而不可求。正如美国西北大学校长斯格特博士的名言:“态度比能力更能决定一个人的成败。”[4]
作为园丁,“耕者求沃土,沤者求深源”,本无可厚非。但人的天赋和才能向来不是平均分配的,而是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梭形”分布。最好和最差的学生为极少数,绝大多数为资赋中等的学生。已故西班牙大提琴泰斗卡萨尔斯(P.Casals,1876―1974)说:“天才自会成才。教师,即使是最出色的教师,对天才的成长所起的作用也相当有限。”[5]因此,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这个“绝大多数”构成了基本的“求医群体”,而且肯定还得搭配上几个“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孩子“以观后效”。因此,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医术高明,对患者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医生广受欢迎和尊敬;相反,即使你的医术再高明,对待病人却冷若冰霜,也终将被人们所不亲。亨泽尔特和德彪西的个案即是明证。卓尔不凡的匈牙利小提琴家、教师卡尔・弗莱什(C.Flesch,1873―1944)说:“一个只对了不起的天才感兴趣的教师就像一个人只追求与富人为伴……霍夫曼把学生中的精英都招到自己的班级,而把其余的都扔给了他的同事巴克豪斯、莫依塞维奇和罗森塔尔……我一直更喜欢教那些资质平平的学生,而不是那些精英。”[6]这位有着现代小提琴教师中的“罗马教皇”之誉的一代宗师不仅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学生,而并非仅仅是那些明星级的“天才人物”。弗莱什的教学实践证明,人的智商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经过适当的磨炼,茅塞顿开,必将令人刮目相看。所谓“玉不琢,不成器”就是这个道理。
音乐是主情的艺术,教学是双边活动,有不可忤逆的交流互动,需要两颗心的碰撞与融通。德国诗人歌德说:“没有感情也就不存在真正的艺术,而感情的核心是爱,这个爱是博大、纯洁、深挚和动人的。”教师要让学生感到教师喜欢他、重视他,使其产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学习的动力。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说:“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被人赏识的渴望。”[7]优秀的教师善于通过激励机制将学生引入音乐殿堂,这既是罗森塔尔效应的精髓,又是教育学中的科学发展观。在教师身上应同时体现出教师、父母、朋友三者的化身,师生间不是“君臣关系”、“主仆关系”。所谓“仁者爱人”,尊重学生就是尊重自己。即使学生将来不从事专业音乐工作,这一段音乐学习对其一生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因为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在学生的心里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梅纽因说:“当年,我年仅10岁,埃乃斯库就像面对他的同龄人那样尊重我,认真地看待我。他尊重所有的人。现在轮到我,我也要尊重每个人的做事方式,不去将自己的一套强加于人。”[8]学生再小也是人,千万不要低估他们的理解力。人类是感情动物,学生对于感情的反映是极为敏感的,教师若缺乏耐心,课上吹胡子瞪眼,疾声恶语,间杂嘲谑,甚至啐骂随之,往往使学生不敢回答问题,使表演无法正常发挥。对这样的教师,学生不仅在感情上渐行渐远,学习热情骤然降至冰点,高度紧张也使他们无法在内心深处产生对音乐的共鸣。对于教师来说,发火尽管可以逞一时之快,但对于学生来说,课堂却变成了精神的刑场,使他们陷入到了不可名状的痛苦之中。声乐是自我体验的艺术,器乐则是“心灵的体操”。控制论研究表明:人的大脑、神经系统、运动知觉和肌肉组织形成了一套高度复杂的自动化的“创造性机制”。学生的心理负荷本来就很大,“金刚怒目”好比这一程序的“阻断开关”,而“菩萨低眉”则是系统运作的“助推器”,正所谓“智者和蔼,愚者暴躁”。表现在少数教师中的师生“交恶”和冷嘲热讽决非简单的教态问题、语言问题,而是师德问题,必须重而视之。各级各类学校和从事业余音乐教育的教师必须将师德建设提上议事日程,自我约束,重视师生间的“感情投资”,还学生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
音乐教学中倡导罗森塔尔效应,不等于提倡“快乐教育”。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为了带给听众美好的艺术享受,未来的艺术家们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教师对于尚昧无聪的孩童,尤其要注意良好的学习情境的创设。他们之中有些人本来就对学习音乐有畏难情绪,过于严厉,是他们不能承受之重;一味训斥,无异于暴摧残折。对于那些“不得长鞭不肯行”的学生,教师需用言语方术促其上道入轨,使其永依鞭策,以成远大。总而言之,灌溉培壅,皆有法度。“严格”不等于“严厉”,一字之差,谬之千里。教师应宽严并济,杜绝讽刺打击。“初阳萌动慎培养,万木一本含春滋”。充分运用罗森塔尔效应,膏雨滋润,熏陶化育,诱掖奖劝,以成其事,为发展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美]柯美雅.成功不求人.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54,65,117.
[2]管弦笔耕共交响――龚琪、陈贻鑫音乐文集.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227-228.
[3][英]韦伯.群鸟之歌――大提琴家帕布罗・卡萨尔斯印象录.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78.
[4]卡尔・弗莱什回忆录.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247.
[5]李尤.“官本位”低龄化现象透视.退休生活,2004,(7):10-11.
[6][美]耶胡迪・梅纽因.未完成的旅行――梅纽因回忆录.东方出版社,2001:43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06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