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议大学英语教学中对文化意识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广翠

  摘要: 大学生英语学习中文化意识的薄弱在当今英语教学中成为越来越突出的问题。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本文的宗旨所在,作者从文化与语言、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如何推进大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三个方面着手,阐述了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文化意识培养
  
  一、文化与语言的概念和相互关系
  
  从文化二字的语源来看,culture或德文Kultur一字,本由拉丁文cultura而来,而拉丁文cultura一字,又出自Cultus,Cultus这个字,含有两种意义:一为cultus Deorum,一为cultus Agri,前者含有拜祭神明之意,而后者含有耕作土地之意。
  人类学家格尔兹在《文化的解释》中说到,文化是一种通过符号在历史上代代相传的意义模式,它将传承的观念表现于象征形式之中。通过文化的符号体系,人与人得以相互沟通,绵延传续,并发展出对人生的知识及对生命的态度。就语言教学而言,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从英美两国人类学家下的定义来看,英国人类学家Edward Tylor的著名定义是:“所谓文化和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的一种综合体。”(胡文仲,1997)美国人类学家Kluckhohn对于文化的定义是:“所谓文化,指的是历史上创造的所有的生活样式,包括显形的和隐形的,包括合理的、不合理的,以及谈不上是合理或不合理的一切,它们在某一时期作为人们行为的潜在指南而存在。”(胡文仲,1997)“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环境下生存,他们在各自的历史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并在各自的文化氛围中继续发展”。从对比的角度看,同一概念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时会传递不同的文化信息。中国文化重和谐、求平衡,重心理时空和时间顺序。西方文化则重形式论证、逻辑分析。
  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它包括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以跨文化交际为目的的外语教学思想丰富,其文化内涵对外语教学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以研究文化与语言的关系为主旨,以提高语言教学质量和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为目的。
  新视野第二册教材Unit 1是一个很好的文化意识培养的个例。但是笔者在教学中发现中国二语习得的学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意识的影响,并不能完全理解美国人的时间观念。如:“Time is treated as if it were something almost real.We budget it,save it,waste it,steal it,kill it,cut it,account for it;we also charge for it.It is a precious resource.”学生在理解翻译过程中出现了偏差。在北美、北欧等地方,准时是很重要也很必要的,尤其是重要场合下,迟到是很不礼貌的行为。但是在中国受复杂的人际关系网及集体生活方式的影响,建构优良的人际关系网在日常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分量,而且消耗了大量的时间用于关系网的建立。时间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看不见摸不着,无法衡量,更不用说如何去“cut it,or charge for it”。面对如此的文化差异,如果没有细致的文化知识的学习,外语学习中必然出现母语负迁移现象,最终影响二语习得的成效。教学大纲已经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素养,所以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让语言与文化教学更富有成果也便成了英语教师的重要责任。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文化意识应遵循的原则
  
  外语教学中应该首先搞清楚“哪些是外语学习者已经知道的,哪些是不知道的”,然后再确定教学内容和重点,对于语言和文化关系的理解,不应该一谈文化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就简单地将文化作为教学中的出发点和归宿,忽视语言自身的教学,要从文化的角度教语言,而不是从语言角度教文化。
  语言教学是文化教学的基础和必要条件,而文化教学又能反作用于语言教学,拓展语言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有效提高语言教学的质量。外语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知和实践过程,需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中正确地应用文化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很有效地转化为交际能力。贯穿于整个外语教学的主线,对教师而言,它是一个“语言文化基础教学和跨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过程;对学生而言,它是一个由点到面、由表及里,将语言知识内化为自身素质,并逐步转化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学习发展过程。
  语言是传播文化的载体,也是保存文化的手段,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特征和生活与思维方式。语言和文化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语言的学,除了学什么、怎样学的内容之外,还包括了对语言的文化内涵的感悟和认识,语言学习就是语言学习者和语言使用者共创并使用文化资源的过程;而语言的教,就不可不涉及对人类文化学概念的考量,不可不涉及对跨文化教学意识的关注。学生对大学英语的学习不能只是语言的再堆积,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活动本来就是“世界中事物的意义在具体情境中的诠释和再诠释的过程”(Lave & Wenger,1991)。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推进文化意识的培养
  
  文化意识的培养可分为三个层次推进讲授目的语的语言结构知识,消除外语学习中影响理解和使用的文化障碍。重点是导入有关词汇的文化因素和有关课文内容的文化背景知识,较系统地导入相关的文化知识,根据每篇课文或每册书的内容,归纳出能涵盖课文或全书内容的文化框架;导入更广泛的文化内容,包括一个民族的历史与哲学传统,即综合与概括一种文化的社会模式及其价值系统的文化表现形式。这些论述很有见地,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英语学习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对语言文化的学习需要在活动中得到深化。李润新(1994)用化学公式形象比喻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相互兼容关系:语言+文化+教师(催化剂)=语言交际能力(有机化合物)。姑且不谈这一公式的论证,依笔者来看,其已经向我们清晰显示了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文化意识的培养对整个英语教学的重要作用了。大学英语教学中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语言、文化与教师这三个因素的共同作用:1)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能否落实到位,教师应该是关键因素,建立教师跨文化知识长效培训工作机制,不断提高教师的跨文化知识素养。2)学生的学习动机也是很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动机是指学生面对要达到或者避免达到的目标或者任务时作出的选择,也包括他们在这一方面所作出的努力程度(Keller,1983:389)。教师应该有意识地鼓励引导学生将所学的语言文化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教师组织、引导学生以值日(duty-report)、对话(dialogue)、小组活动(group work),角色表演(role-play)、演讲(speech)、英语辩论(debate)等活动进行语言训练,给学生提供舞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作出正确的动机选择;3)利用教材中的文化信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阅读文学作品是了解一个民族的习性、心理状态、文化特点、风俗习惯、社会关系等方面最生动的最丰富的材料,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之中穿插讲述一些文学作品的片段,然后要求学生利用报刊、书籍、杂志、网络进行相关学习。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二版)已经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尝试;4)教师可以利用图片、电影教学等直观教具组织教学。电影是一个国家丰富的语言和文化载体,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电教化的多媒体教学为我们提供了一切方便;5)加强学生的课外学习,增加知识积累,鼓励学生与外籍教师进行交流,参加English Corner,创造文化交流的便利条件,让语言与文化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更新,提高个人文化素养。6)笔者认为大学英语考试的形式和内容应该顺应教学改革的要求,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加入文化知识和语用能力的测试,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已经将文化知识纳入考核范围,文化意识的培养不能只是停留在目前阶段,需要用测试的指挥棒不断促其进步。
  
  四、结语
  
  当今大学英语教学中追求实用之风颇盛,语言已经成为职业化和技能化的学科。学习一门语言而不去探析其文化如同研究一个生物体而不去考虑其生存的环境一样毫无意义。越是细致深入地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等,就越能正确了解和准确使用这一语言。
  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参考文献:
  [1]Brown,H.D.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陈序经.东西文化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上海人民出版社.
  [4]林汝昌.外语教学的三个层次与文化导人的三个层次[J].外语界,1996,(4):1-6.
  [5]张友平.对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再认识.外语界,2003,(3).
  [6]谢之君.文化中的语言与语言中的文化――试论“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定位.外语界,1999.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12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