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模式要多样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燕红
摘要: 教师在教学上应当有自己的特色,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知识层次选择恰当的授课方式,通过“使用语文”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通过“享受语文”来升华人性,并通过能力和人性的合金来建塑人格,体现语文教育“工具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
关键词: 语文教学模式多样化
教师在教学上应当有自己的特色,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知识层次选择恰当的授课方式。但教学方法不应程式化、单一化,更不应变化无常。如在教学实际中,有的教师认为语文课不能上成文学课。“文学课”就是“大讲文章分析”,“大讲形象分析”。所谓“大讲”无非是指讲得过多,这固然要反对。但是,“文章分析”、“形象分析”是语文的基础知识,为什么在语文课上不能分析文章和形象呢?这就牵扯到对过去那种上课必讲作者生平、时代背景、生字新词、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内容分析、写作特点的“老一套”教学方法的看法问题。这种教学方法已被很多探讨语文教学的文章否认。但是,我认为这些都是教师在备课时需要熟悉和顾及的,甚至可以说,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
只是这些内容并不需要呆板地排着队在学生面前展示,教师应选用多种方法,如指导学生自学解决,结合课文讲故事等。而“文章分析”、“人物形象分析”即使讲得多了,也不应大惊小怪,更不能断定一定会与培养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相矛盾,与精讲多练相抵触。当前中学生字、词、句、篇等方面的知识还不扎实,分析文章和人物形象的能力更是欠缺。所以对“语文基础知识”这个概念理解得应宽泛些,这样语文教学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再者,对某一问题的看法,由于各人有个人的认识,因而会导致多种不同的教法。是不是理解上必然有是非之分,而方法上也必然有好坏之别呢?我以为不见得。例如有的教师以写作为中心,组织语文教学,这是一种方法;有的教师掌握了课文思想内容的几个侧面,凡是对属于同类型的基础知识教学,在一堂课中作了调整和安排,表面看,可能是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文中所涉及的一应俱全,但由于都是为某一知识点所统领,因而就可以做到“精讲多练”;有的教师从“精讲多练”的具体实践中归纳出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再回到实践中去指导精讲多练。在方法论上探索精讲多练的道路,而方法论上的每一次突破就是一次飞跃。
因此,我们没有必要为肯定某一种方法而否定其他。更何况,对一些问题从不同角度理解,在实践中往往是殊途同归的。
我从事多年的中专语文教学,教材和学生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让我乐此不疲的是我对语文教学的热爱。每当拿起语文书走进教室的一刹那,我都期望这堂课是最好的。即使是重复的两节课,我也力求后一节更比前一节让我满意。下面谈谈我在语文教学模式上的一点做法和体会。
一、指导思想
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人人都有参与和发展的机会。
1.在参与中获得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参与动手、动口、动脑,完善他们的语文基础知识结构。通过读,学生能背诵课文,积累语言材料;通过思,学生能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品味文章的思想内涵;通过记,能消化吸收课文中的字、词、句、段、篇等知识要素。
2.在参与中发展智能。语文教学过程,应成为学生获得充分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我的教学目的不仅是讲授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在参与中完善人格。参与是一个人生存的一种基本能力。“课堂教学对参与者具有个体生命价值”。(引自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的确,对学生进行长期的、正确的参与行为训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而且对他们将来形成良好的生活工作态度、道德情感、社会责任感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参与作为一种行为方式,存在于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参与作为一种人格品质,完善于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因此,参与过程本身就包含着一系列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要求。我的教学意图是使学生在自主参与的同时,学会知识、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生存,最终能主动发展。
二、基本特征
1.教师活动特征。导入激趣―导读提示―导引点拨―导情设境―导标反馈―导练拓展。
2.学生参与特征。唤起参与―自读质疑―精读评议―披文入情―自我小结―举一反三。
3.认知动态过程。认知准备―整体感知―深入理解―情感内化―理性加工―巩固运用。
当然,上述特征只反映教学中各环节的基本关系,具体到每一篇课文或每一节课是因人而异、因文而异、因时而异的,可作适当的调整。
三、操作程序
1.导入激趣。课前导入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形象、多样、新颖、简洁,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驱动学生的学习需要。这一环节要善于运用电教媒体、实物、挂图、范读、游戏等手段,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唤起学生参与的欲望,引起学生参与的兴趣,产生良好的教学心态和学习心态,心理准备充分,做到“课伊始,趣亦生”。
2.导读提示。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求:在整体上让学生初步感知全文,了解课文内容,引导、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导引点拨。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求: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先精心设问,让学生“碰壁”、“遇险”;接着组织课中评议,并适时点拨;再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中理解,理解再读,品评课文的语言美、结构美、思想美,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主动积累,运用语言。
4.导情设境。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求:教师要进入课文角色,创设情境,带着学生一起去体验文章所表达的感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这种感情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因素。
5.导标反馈。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求:教师要依据课前的既定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理性加工,自我小结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所用的学法,并将结果反馈给教师,培养学生学习新知的能力。
6.导练拓展。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求:教师要依据目标设计有层次、多形式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举一反三,顺向迁移。
书本和生活是学习语文的两只翅膀,脱离了生活的语文教学不可能腾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语文英才,一靠课堂教学的努力,二靠课外阅读的启迪,三靠语文课外活动的锻炼。我们可以尝试开设课外“四课”:一是“书法课”;二是“收视课”(让学生定时收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第二起跑线”等栏目,坚持写收视日记);三是“活动课”;四是“阅读课”。总之,教师要使学生从多种渠道吸取多方面的知识,开阔视野,以获取创新的源泉。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综合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其本身包容了严密的科学性和强烈的艺术性,其听说读写的要求蕴涵了丰富的创造性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和运用创造性因素,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而促进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不论使用何种教学模式,教师都要通过“使用语文”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通过“享受语文”来升华人性,并通过能力和人性的合金来建塑人格,体现语文教育“工具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我想,这也正是新时代语文课堂教学的深层命意。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1267.htm